原帖由 RE2303 於 2014-1-5 23:54 發表 
看來以後搭要等EWL要等返千九/千九五/KRS991
btw:MOL千九五加卡有8列是從EAL千九調線重組,請問其餘8列加卡的處理方法是?加卡有沒有包括在1141A內?
28列西鐵7卡列車
24列重編7卡列車 (16列馬鐵+8列東鐵+16個新購車卡)
10列新購7卡列車
共62列 (57列服務 + 5列後備)
加卡及改編本屬於合約1151內, 但2年前被港鐵從工程合約網頁中抽起。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4-1-7 19:32 編輯 ]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1-7 18:55 發表 
28列西鐵7卡列車
24列重編7卡列車 (16列馬鐵+8列東鐵+16個新購車卡)
10列新購7卡列車
共62列 (57列服務 + 5列後備)
加卡及改編本屬於合約1151內, 但2年前被港鐵從工程合約網頁中抽起。 ...
第二項有8個車卡剩餘,莫非係頭等車卡會被閒置 |
|
|
|
|
話說SP1900 幾時會有翻新大計,佢大大話都行左成十二年,到時會唔會索性新車用新裝修? |
|
|
|
|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14-1-7 23:11 發表 
第二項有8個車卡剩餘,莫非係頭等車卡會被閒置
正是,而那8個剩餘的F卡可以在擴編至8卡時改裝為H卡,不至於浪費。 |
|
|
|
|
更正#12
#12(7) 兩項計算結果有誤,已予更正:
「7. 按照閣下資料,南北線「終極班次」(羅湖/落馬洲/大埔墟 3:2:1 @ 1.9分鐘)共需列車47列(連後備),取消短途列車的話,則需50列。東西線「終極班次」(烏溪沙/第一城 2:1 @ 2.1分鐘)共需列車66列(連後備),取消短途列車的話,則需70列。」 |
|
|
|
|
原帖由 ate_58x 於 2014-1-3 13:28 發表 
計埋啲外來因素就唔只45 分鐘啦
例如衝門 讓車等
現在羅湖至紅磡42分鐘,將來羅湖至金鐘45分鐘,我睇法係綽綽有餘。
以下因素令平均車速提高:
取消現有何文田-紅磡彎,改為地底車速暢順好多。
列車編成短了,通過限速位的時間縮短。
過海段的定線及固定道床軌道有助於提高全程平均車速。
因東西線分流客量,大圍站/九龍塘站不再難上車。
最後一點不提也罷也不是重點:就係新車行得快咗...... |
|
|
|
|
原帖由 RE2303 於 2014-1-5 11:54 PM 發表
看來以後搭要等EWL要等返千九/千九五/KRS991
btw:MOL千九五加卡有8列是從EAL千九調線重組,請問其餘8列加卡的處理方法是?加卡有沒有包括在1141A內? 原帖由 DIH 於 2014-1-6 10:49 AM 發表
四方自己一個造?
btw,我孤陋寡聞,早兩日見到,西鐵可以做到前車剛剛離開朗屏站,
後車(返廠)過站不停,只係減速少少之後再追,我諗前車在錦田天橋可以望到後車。
如果照前面計要用63抽車,現時所知的列車數都係未夠。 ...
唔係呀麻 1141A又批比中國製
有川崎都好d,中國製都無o甘大問題
但如果係四方自己一個造,咪即係強國版SP1900
不過如果加訂既係四方自己一個造車設計同現時的係咪一樣
應該無理由突然有十列「少數民族」
[ 本帖最後由 GK9141 於 2014-1-8 00:54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