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4-18 22:44 發表
不過,削卡同時加班,問題可以暫停解決。
如果正如九鐵的方案,將東鐵的信號系統升級至與西鐵採用的Seltrac移動閉塞系統,
最密行1分45秒一班(每小時每方向33班),則較現時每小時每方向22-24班多出約10班車。
33 x 9 = 每小時有297卡載客
24 X 12 = 每小時有288卡載客
載客容量不跌反升,如果將MLR列車更換為SP-1900列車(甚至取消頭等車廂),
則東鐵過海亦是可行的方案。 |
|
|
|
|
原帖由 waichiu 於 2006-4-18 23:32 發表
我都知不大可能建重鐵,
但深圳4號線已動工, 沙中線也必定起, 咁10年都起好啦!
佢說話係咪暗示已經知道政府比地鐵起南港島線呢?因為南港島線話上年尾會決定起唔起, 但到而家都無聲氣, 連海洋公園計劃都通過左 ...
暫時南港島線(東段)主要涉及六大問題:一,區議會,早已表態支持;二,沿線居民,原則上支持,但需視乎票價及環境影響而定;三,其他交通機構,強烈反對,但地鐵及政府早已消化此反對聲音;四,城規會,正在審議中;五,立法會,原則上支持,視乎民意取向;六,政府財政支助,因西鐵高價興建而卻步,不過支持南港島線效益。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4-19 00:38 發表
如果正如九鐵的方案,將東鐵的信號系統升級至與西鐵採用的Seltrac移動閉塞系統,
最密行1分45秒一班(每小時每方向33班),則較現時每小時每方向22-24班多出約10班車。
33 x 9 = 每小時有297卡載客
24 X 12 = 每小時有288卡載客
載客容量不跌反升,如果將MLR列車更換為SP-1900列車(甚至取消頭等車廂),
則東鐵過海亦是可行的方案。
其實東鐵可否使用 MLR 過海呢?因為使用西鐵信號系統,MLR 在新系統應未能發揮最佳效果。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4-19 01:06 發表
暫時南港島線(東段)主要涉及六大問題:一,區議會,早已表態支持;二,沿線居民,原則上支持,但需視乎票價及環境影響而定;三,其他交通機構,強烈反對,但地鐵及政府早已消化此反對聲音;四,城規會,正在 ...
MLR車夠唔夠力咁上上落落 海底隧道可以好斜 |
|
|
|
|
原帖由 waichiu 於 2006-4-18 22:36 發表
今日地鐵主席話地鐵未來10景願係可直接由深圳北坐車去香港島最南面, 咁東鐵必定要過海, 可能連南港島線都改為重鐵,由東鐵Ext.去港島南區?
=.=你曲解了 佢話網路覆蓋範圍
如果佢真的話直接坐車 拆關口才行 |
|
|
|
|
原帖由 tonytsang_hk 於 2006-4-19 08:15 發表
MLR車夠唔夠力咁上上落落 海底隧道可以好斜
東鐵尖東延線及落馬洲支線的隧道的最斜坡度為3%。
而過海方案,東鐵會在旺角站後鑽入地底,到紅磡站時
已經在頗深的位置,而銅鑼灣北站亦為於地底,所以
海底隧道的坡度應能控制在3%以內。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4-19 10:30 發表
東鐵尖東延線及落馬洲支線的隧道的最斜坡度為3%。
而過海方案,東鐵會在旺角站後鑽入地底,到紅磡站時
已經在頗深的位置,而銅鑼灣北站亦為於地底,所以
海底隧道的坡度應能控制在3%以內。
請問你對北環線和區快的定線有何看法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4-19 00:38 發表
如果正如九鐵的方案,將東鐵的信號系統升級至與西鐵採用的Seltrac移動閉塞系統,
最密行1分45秒一班(每小時每方向33班),則較現時每小時每方向22-24班多出約10班車。
33 x 9 = 每小時有297卡載客
24 X ...
其實如果減卡...
但 system 可以令到每小時車卡數量冇跌反升....
咁住上水既當然十個想希望東鐵過海啦...
(包括我)
但如果減卡減埋頭等.....
我覺得唔係咁好...
其實都有好多人坐頭等,
好多時朝早係多人到要企頭等...
如果路線變得長左咁多...
應該 (我諗) 唔少人會繼續坐頭等...
頭等又好賺喎, double 車費喎...
又舒服 (比較上, 好過 d 普通坐位先啦)
如果唔減頭等, 反而將頭等變成雙層...
可唔可行呢? (幻想中)
ps. 有咩講錯唔岩聽, 唔好鬧我, 只係個人感受同意見.... |
|
|
|
|
現時東鐵翻新列車型像這麼差,估計到東鐵真的要過海的時候,不是已被更換就是大改
故此其行走能力應該影響不大。
反而直通車才是真正麻煩的地方。 |
|
|
|
|
原帖由 里奧 於 2006-4-19 18:43 發表
其實如果減卡...
但 system 可以令到每小時車卡數量冇跌反升....
咁住上水既當然十個想希望東鐵過海啦...
(包括我)
但如果減卡減埋頭等.....
我覺得唔係咁好...
其實都有好多人坐頭等,
好多時朝早係 ...
我曾經有過咁的建議:
由南面數起,將第四(普通)及第九(頭等)兩卡改為雙層新車卡,
上層是頭等,下層是普通等,頭等與普通等總容量都會有所增加,而全列車的普通等都可以貫通,
雙層卡每邊兩道門,一道通往上層頭等,一道通往下層普通等。
將第四卡也更改的用意是第四卡位置的電梯也是頗多的,也令整列車平衡(純粹個人感覺),
之前有人提過現在的頭等位置是因為該卡的電梯最多。
空出來的車卡可以作後備用(如計千九的話只有16卡,不太多),也可以加入西鐵及馬鐵。
與此同時,翻新車要被拋棄,因為帶雙層車會太慢,維持現有編組又有人不能搭頭等。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