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估計
以前官塘都係衛星城市/工業區
將軍澳其實離九龍傳統彌敦道旺區好遠
而且將軍澳基本上成個都係填海填出來,一開始有其他地就唔洗急住填海 |
|
|
|
|
會否是政治因素?當年將難民遷入調景嶺,而當時調景嶺亦是隔世孤島,也是政府刻意安排的 |
|
|
|
|
原帖由 S3BL470@98A 於 2015-4-19 12:53 發表 
發展其他新市鎮都需要填海。
發展荃灣需要填海,葵涌都需要。發展屯門需要在青山灣填海;發展沙田需要在沙田海填海。
之後發展第二代的元朗、大埔、北區需要填海。 ... 元朗、北區唔洗填海
將軍澳叫"junk bay"
可能同堆填區有關 |
|
=0=
|
|
|
原帖由 SSBT 於 2015-4-20 00:09 發表 
元朗、北區唔洗填海
將軍澳叫"junk bay"
可能同堆填區有關
在1922年已有地圖顯示將軍澳對出的海灣為 Junk Bay
而將軍澳堆填區則是94年啟用
敢問有何關係 |
|
|
|
|
元朗、北區貴為香港兩大天然平原,新市鎮範圍全無海岸線,何來「填海」?將軍澳曾為拆船工業區,應有一定水深,填海成本肯定比其他新市鎮所在的淺灘昂貴。
觀塘是香港首個「衛星城市」(即新市鎮的前身),與荃灣同期開發,當年為新興工業區,根本不算市區。
第一代新市鎮是以「自給自足、均衡發展」概念設計,務求發展成經濟蓬勃、設施齊全的中小型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可於區內解決,無需跨區就業、就學。與傳統市區的距離,以及之間的接駁交通,自然不太重要。正因「自給自足、均衡發展」概念失敗,才出現屯門公路塞車、東鐵不勝負荷的問題。
另一方面,和將軍澳相比,屯門、元朗、大埔、北區均位於舊新界環迴公路或九廣鐵路沿線,元朗、大埔、北區更在新市鎮發展前已是繁盛的墟市,在發展方面自然有優勢。 |
|
|
|
|
原帖由 S3BL417 於 2015-4-20 00:19 發表 
在1922年已有地圖顯示將軍澳對出的海灣為 Junk Bay
而將軍澳堆填區則是94年啟用
敢問有何關係
Junk 是戰船的意思,不是垃圾。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以前可填地,海, 港英官唔怕人人反對新區, 議員唔出聲!
而家唔可以新界東北發展, 離島填海新區......人人同議員反對呀!!!特首做唔到, 頭痛!
覺得人人同議員戀愛英國......唔愛中國....對嗎?
點解呀!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