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新聞]
青嶼幹綫全綫封閉作緊急檢查, 巴士服務受影響 (2145 已重開)
[複製鏈接]
|
我睇都唔係唔用得,只要條航線係來回機場同港澳碼頭/中港碼頭,而旅客又喺港澳碼頭/中港碼頭辦理咗離境手續,照計可以合法直入禁區。 |
|
|
|
|
送機旅客﹐機場/飛機員工又點辦?
東涌人又解決唔到問題。
或者可以講﹐即時唔會做到﹐如果真係封三五七日﹐或者有機會作出此安排供飛機客使用。
|
|
|
|
|
白車都講程序﹐不過唔需要跨越政府同私人公司﹐而且無時無刻都做緊﹐所以咪運作好暢順囉。
封橋call船﹐多年來除了演習外﹐都未做過﹐仲要唔知經幾多人才可以去到決策人去做決定叫民間幫手﹐所以咪慢囉。
想快?
睇下會唔會下放權力去到基層前線員工囉﹐他們見到勢色唔對便可call民間團體幫手﹐咪慳好多時間囉﹐但係又會引起基層前線員工的權責問題。
|
|
|
|
|
今次政府慢唔慢我唔知﹐事關政府好講程序﹐做齊所需時間都唔短。再由商船公會去call船﹐又唔知要幾耐。
不過點解我講埋青衣航線﹐這同機場快線有關的。
荃灣集中火力去做東涌接駁﹐青衣集中做機場接駁。
青衣站去青衣碼頭﹐步行大約15-20分鐘﹐即使派接駁巴士都係相約。
香港站及九龍站的旅客可以用機場快線去到青衣站再轉船﹐同一時間A線機場巴士都以青衣碼頭做落客﹐於青衣站做上客(分流免碼頭擠塞癱瘓)。
荃灣碼頭的環境﹐你都講了﹐東涌人可以善用西鐵去其他地區。
註 : 有青衣航線的前題係鐵路在市區段有足夠的列車﹐可能提供市區段的服務。如果市區一段因為無車唔夠車﹐未能提供服務﹐這便一律用荃灣碼頭便可。
|
|
|
|
|
其實搭飛機客用中港及信德,先出境,去機場check in
去東涌就荃灣, 用小豪灣運巴士入做區內接駁
|
|
|
|
|
財赤頂多係令工程順延幾年,直到有錢先開工,如果仍然係值得去做的話
整項青龍大橋工程擱置後完全無風聲,好明顯係根本唔值得再起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東涌直接用東涌新發展碼頭啦﹐仲要小蠔灣?
嶼巴37號自然會加班﹐同埋部份人可選擇步行返回港鐵站一帶。
|
|
|
|
|
青龍大橋如果以今天的發展去睇﹐有些少問題﹐唔係太值得去建。
這條路/橋如果係跟當年的構想﹐大嶼山一帶會係貨運港﹐再配合另一邊的新路直通中國(如果可同時完工的話)﹐的確係唔錯。
可惜係貨運港重要性在香港已經走下波﹐再用這條走線唔係太值。
如果作為東涌機場的另一條出入幹道﹐這便有另一個問題﹐大嶼山有一大段路都係用番現時的路段﹐即係解決唔到北大嶼山公路日後增長的車流﹐只係分流到青馬橋的車流。
同時﹐北大嶼山公路只要有任何事情要封(即係現時青馬收費亭至小蠔灣一帶)﹐例如重大意外﹐山泥傾瀉........ 都係同現時一樣﹐路面都係全封﹐2條橋都用唔到﹐淨番鐵路運作。
所以針對東涌及機場對外交通來講﹐青龍大橋走線上唔係理想的。
反而現時的屯門連接路﹐可以機場經人工島 或 北大嶼山公路小蠔灣附近支路進出人工島往返屯門﹐這才是理想的走線﹐可以講2條獨立的幹道﹐難以出現共用路段出事2條路攪炒﹐令到東涌機場齊齊與世相隔絕。
|
|
|
|
|
睇返資料,2002年否決研究十號幹線當日,
政府已經開始著手研究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
(當時連港珠澳大橋會唔會起,同埋伶仃洋大橋仲會唔會起同喺邊度落地都未知)
其實,無左貨櫃碼頭嘅十號幹線,
除左令大嶼山東面多一條出入幹道外,跟本就已經無任何作用
而家發生封橋事件,
只可以怪哩件事唔係發生喺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 通車之後發生
|
|
支持巴士裝主動安全系統,長遠推駕駛自動化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