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6-4 08:16 咁深水埗肯定唔會完全無客,我上面都話深水埗本身都旺 但問題係深水埗多客,唔代表單憑深水埗可以撐得起 ...
16X由深水埗去長沙灣,基本上只係約10分鐘車程,俾盡你加2部車已經搞掂 至於油塘安泰 都係一句,去得油塘做接駁基本上都係轉港島線過海既客 要處理班客,補條新既接駁線只係斬腳趾避沙蟲,長遠都係要重組601/619系去解決問題 而我一向覺得駁鐵客以外既區內客應該係要用小巴去做,因為巴士真係太疏
我個方案入面,順利既班次由本身既15/20加到落個位數字已經係一個好大既進步 (你上面計漏咗,214另一邊班次唔需要加密甚至可以拉疏,私一私牌已經拉到10分鐘以下) 至於青衣,我上面已經講咗,青南本身有條做得非常垃圾既405 就算唔招標新綠小,都可以處理得到個漏洞 拆彈難我當然知 但你唔拆然後條條線都只係得15/20分鐘一班仲要唔理成堆線重疊,對乘客同巴士公司都絕對唔係好事 根本42巴士公司擺得上RDP搞佢,都知條線唔好景 本身九東42獨市只係做兩條邨,一個叫彩雲一個叫順利 一開條214,彩雲西九客一走無回頭,42條數會搞成點? 又,你個版本條214咁長,加班要用既資源係非常驚人,根本條線本身已經係一個炸彈
舉報
S3BL100 發表於 2016-6-5 00:16 唔加班就可能加兩部車都搞掂,但 16X 如果拉去長沙灣,需求上升,就應該唔止加兩部車咁少,結果你又增加緊旺角車流 而如果 214 好似我上面建議,長沙灣尾站直上龍翔道,放工返屋企去碧雲道真係會快過 16X 唔少,當然如果係招標版定線就算吧啦。 有好多時唔止要睇條線住宅區點行,出到巿區點行都好重要 好多深水步線唔做埋旺角就唔夠客,但做埋旺角對長沙灣返放工客真係太慢 至於油塘安泰,本身條線就係要做一部分類似 14D 功能,人地班山頭議員爭取全日過山線咁耐,你估佢地會唔會同意行返回頭路,用小巴去做? 我自己就唔認為呢條線會真係有人用來駁地鐵過海,一來有車海 213M,二來油塘駁鐵站位行路其實差過藍田,但區內穿梭係有一定需求, 開一條電梯線又會唔夠客,214 算係用最少資源做最多客的方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然我同意如果 214 掃晒安達至四順,要拉上石礦場會比較容易,但以而家格局基本上唔使諗
實際我個版本的 16X 同 214 全程行車時間應該唔差太遠,如果你話 214 加班要用的資源係非常驚人,咁拉埋 16X 入長沙灣再加班,一樣都係 另外,我地兩個上面都計漏左一樣野,就係 青衣荔景段,就算人地同意小巴代 42 做醫院/返學功能都好,都無乜可能同意一次過由佢地個區打劫 9 部車,尤其是荔景山本身已經唔多對外線。 佢地點都要交換禮物,當然有好多野可以交換,但結果又要扯多好多條線重組,分分鐘摺 42 都要分返 4-5 部車俾佢地先收貨,到時慳車唔成分分鐘倒蝕 你又保唔保證到,咁多個項目可以同時推出、同時通過、同時執行?要花多幾多時間? 況且如果要交換禮物,青衣要摺的第一條都會係 41,因為無乜獨巿客,淪為執雞線,但 42 點睇都唔係執雞線 兩邊區議會都會強烈反對的前提下,殺 42 無異於緣木求魚 反而我同意 214 會對 42 客量有影響,但最盡都係彩雲往返長沙灣商貿區, 況且如果因為咁而令客量下跌,其實唔一定係壞事,大不了咪減一部車將班次推落全日 20 分一班,仲可以改善頭重尾輕情況, 反正四順只要在順利邨女人有生之年都唔會放甩條 42,咁已經係最好的結果 況且 214 如果長沙灣尾站、蝴蝶谷上落,根本就有佢獨特功能,你個版本就做唔到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6-12 02:59 Sorry 前排好忙,長期閉關,無時間覆
講真,如果因為條線係長途流水牽涉太多區所以唔搞得 40、42、41、93K、70等路線只會千秋萬世咁蝕錢 我個方案既補償,已經好過巴士公司40/70當年既重組 至少42取消之後,得白田需要用BBI補償,其他地方全部有直車
HF3204@243M 發表於 2016-6-12 09:09 路過加飛住嚟睇 214 行界限街好過行南昌街
S3BL100 發表於 2016-6-12 10:38 42 個情況根本同 40 41 70 93K 有好大分別 舊 40 41 70 93K 全部都係執雞線,沿途有大量重疊替代,獨 ...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6-6-12 12:38 我真係見唔到42同40/41/70/93K有幾大分別 40/41/70/93K其實各自都有好幾個位做緊獨市生意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0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