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droid
發表於 2018-5-15 23:37
hokachung 發表於 2018-5-15 00:43
宜家係講緊加速度,唔係極速
即係假設塞車塞到停低,前車一郁後車可以快啲追返貼,減少佔用軌道嘅時間
如 ...
港鐵計車程時間唔計塞車吧?
如果話起步加速時間快咗咁可以理解嘅
但加速相差時間可以快幾多呢?
始終要睇實際操作先肯定
hokachung
發表於 2018-5-15 23:58
tonyng 發表於 2018-5-15 23:04
紅磡至金鐘最多29班唔係咩新聞, 而且最多29班亦唔係因為消防問題,詳情請刨2015年11月及2018年4月的文 ...
題外話,知唔知東鐵綫日後會唔會保留月台長畀Signal車長關門嘅運作方式?
kei_hk
發表於 2018-5-16 10:29
ryandroid 發表於 2018-5-15 23:37
港鐵計車程時間唔計塞車吧?
如果話起步加速時間快咗咁可以理解嘅
但加速相差時間可以快幾多呢?
而家批舊車﹐根本唔夠動力的﹐問題就出於此處。
換車後可加快時間﹐你講了其中一個原因﹐就係起步加速快﹐用到一個較短的距離就完成加速。
另一個原因﹐就係好多時批舊車都 跑唔到 / 需要好長距離加速﹐才可以在相關路段的最高行車速度﹐例如明明應該行 100KM/H﹐舊車點出力都只係去到90KM/H(或者需要極長的距離加速)。
換車後動力增加﹐就可以輕鬆行足 100KM/H﹐這個原因就解釋到點解換車可以提升速度。
根據其他人所講﹐SP1900 初初投入服務﹐就因為經常追到前車(舊車)﹐令到班次完全唔平均﹐舊車一出站新車已經可以入站(甚至要等入站)。
結果就要調校批SP1900 加速慢少少﹐在行車設定再著手調整﹐令到配合番舊車的性能﹐唔好成日追貼前車。
這就切實反映新車點解可縮短行車時間﹐一切源於舊車性能實在太雞。
同樣係換車﹐前地鐵市區線換車﹐就唔會有明顯的縮短車程的效果。
換車只係得你提及的加速快﹐但節省時間唔會太多。批M車唔會行唔到相關路段的極速﹐這一部份新車就唔會有差異而慳到行車時間。
053h4
發表於 2018-5-16 13:34
mckhgc
發表於 2018-5-16 18:59
053h4 發表於 2018-5-16 13:34
東鐵MLR設計上就唔係預停得咁密,連電阻制動都無,玩左咁多年算係咁
批MLR由黃頭引入至今,東鐵綫並無明顯停密 ,唯一真係停密左,只係大埔墟站同粉嶺站之間加左太和站。翻新成MLR時代起計,只係曾經幾年停多個尖東站。
「唔係預停得咁密」又如何說起?
053h4
發表於 2018-5-16 19:58
mmlcs36
發表於 2018-5-16 21:57
kkwong80
發表於 2018-5-17 00:18
唔好忘記東鐵線還有城際列車
跟本每小時最多加到一班半班
我覺得沙田以北等日真係難上車
053h4
發表於 2018-5-17 03:07
DIH
發表於 2018-5-17 10:04
mckhgc 發表於 2018-5-16 18:59
批MLR由黃頭引入至今,東鐵綫並無明顯停密 ,唯一真係停密左,只係大埔墟站同粉嶺站之間加左太和站。翻新 ...
-加長到12卡令同一班次之下列車間距減少
-路線沒有明顯增長之下,加入千九令車隊數量大增30%
-因居民投訴而令多處增設臨時限速
以上因素令列車不能暢順行駛,同80年代相比都算係明顯改變。
但千九退場之際我都冇在繁時搭東鐵了,唔知而家有冇減少入站塞車。
如果批MLR開10分鐘一班就唔使成日停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