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602 發表於 2018-10-24 23:32

日本有喺現有車站向下擴建嘅經驗,有錢就得,只係港鐵只注重地產,唔太想花錢喺鐵路基建上。即使要封將軍澳站一兩年去改建,我覺得仍然值得,最多期間派免費接駁巴士來往調景嶺及坑口站。

你好嗎 發表於 2018-10-25 00:13

ArnoldC 發表於 2018-10-24 22:52
又唔可以噉講。
1970年報告入面,成個「理想系統」都係以1986年為設計年。而顧問公司嘅估計係,到時彌敦 ...

家陣2分鐘10卡車都做得到啦,荃灣線港島線甚至第時西鐵都可能十卡先應付到。查實機鐵如果可以加到十卡,點解唔比東涌線十卡埋?

YY487 發表於 2018-10-25 00:33

PB602 發表於 2018-10-25 08:34

cong 發表於 2018-10-16 23:36
以前顧問報告係超前思維,預埋人口增長,點會好似依家咁短視,金鐘整個超級轉車站好似好方便,東鐵12卡轉9卡 ...

我相信港鐵有考慮過起預留位,但建預留位會增加建築成本,港鐵上市前後緊張自己盤數多過社會責任同未來規劃,所以都係用最低成本搞掂就算。

港鐵已成一隻大怪獸,一方面透過上蓋物業發展操控大量房屋供應,鐵路營運又只顧海外發展令人才資源分散。唯一出路係政府出資私有化,拼入九廣鐵路,將地產同車務分家,鐵路上蓋全部改為居屋、綠置居及港人上車盤,並全面出售非本地業務。只有回到從前,港鐵先至會重新專注本業。

bombardier 發表於 2018-10-25 23:25

謝謝分享~    原來TKO地底有樁柱頂住KTL,個設計冇遠見,好可惜.........要改又要花大舊錢同時間,應該設計TKO下層做 turn back + 後勤,起碼多d空間可以用 xD

...曾見過早期概念設計,TKO係有兩層月台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10-26 01:53

PB602 發表於 2018-10-24 23:32
日本有喺現有車站向下擴建嘅經驗,有錢就得,只係港鐵只注重地產,唔太想花錢喺鐵路基建上。即使要封將軍澳 ...

但例如挖空少少現有建築物地基改佢少少樁柱(只改一排)跟住起新建築物以日本既智慧有冇試過呢?;P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18-10-26 08:36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10-26 01:53
但例如挖空少少現有建築物地基改佢少少樁柱(只改一排)跟住起新建築物以日本既智慧有冇試過呢?
...

近左眼前嘅紅磡站都係要鋸椿起,問題係將軍澳邊度有地方做工地同仲有無人夠膽咁玩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10-27 13:28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8-10-27 13:40 編輯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18-10-15 20:33
咁樣讓觀塘線避過將軍澳站駁番康城支線ok嗎?
(西行線剷落寶邑路;東行線剷上唐德街避過大廈樁柱,先掘深 ...
咁樣都係妙計。
但觀塘線新站除非改例如設在清半(雖然都係好事),否則若果點都要在爆谷場一帶設新月台既話兩邊月台會拉得太開(雖然健力士會很多謝港鐵貢獻新奇觀)可能令市民感到奇怪。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18-10-27 15:32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10-27 13:28
咁樣都係妙計。
但觀塘線新站除非改例如設在清半(雖然都係好事),否則若果點都要在爆谷場一帶設新月台既話 ...

1. 我將兩條隧道調到咁遠都唔諗住設將軍澳或新站啦????
目的只有一個,延長觀塘線去駁住其中一條支線。

2. 另外基於此可以令兩邊班次都可以加密至每兩分鐘一班車,我建議封住現有寶琳站C出口位置以增建地面月台,而大堂就搬上地上一層(近A和B出口一帶地方),類似荃灣站結構。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10-27 16:39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8-10-27 17:04 編輯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18-10-27 15:32
1. 我將兩條隧道調到咁遠都唔諗住設將軍澳或新站啦????
目的只有一個,延長觀塘線去駁住其中一條支線。



我夠知你既方案認真諗既話,可使觀塘線如將軍澳線般開叉,一邊調景嶺站直駁坑口站寶琳站,另一邊就設新站例如清水灣半島站峻瀅站將軍澳工業邨站。;P
但普遍市民能否接受在唐明街寶邑路搞大堆明挖回填但到頭來只是讓觀塘線路過咁樣可能創意過頭既價值?
留意設新站既價值在於一來讓港鐵有新地插旗起樓支持鐵路發展二來將軍澳確實仍需盡量補新站符合公眾期望。根本上例如將軍澳東部果邊得個爛鬼康城站鐵路覆蓋實在太少。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觀塘線調景嶺站以後的渡線伸延到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