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5878 發表於 2020-10-4 02:09

RH7685 發表於 2020-10-4 00:17
唔鍾意可以落地底



咁點解唔係 寶林 (98D/297/694/798)/將軍澳(296A/296C/296D/796P)/調景嶺(796C/796X)/康城(98/797)既人落地底?

nwfb1001 發表於 2020-10-4 02:23

因為康城is more equal

Waiyin12 發表於 2020-10-4 02:29

GW5878 發表於 2020-10-4 02:09
咁點解唔係 寶林 (98D/297/694/798)/將軍澳(296A/296C/296D/796P)/調景嶺(796C/796X)/康城(98/797)   ...

如果可以796P真· 全日比尚德放走296D直出,我覺得可以296D兜埋寶林,98D坑日直出,齊齊寶順路入隧道

nwfb1001 發表於 2020-10-4 02:35

RH7685 發表於 2020-10-4 00:17
唔鍾意可以落地底



咁點解方國珊又不斷要求巴士線入晒康城?

RH7685 發表於 2020-10-4 02:45

RH7685 發表於 2020-10-4 02:47

kc_loo 發表於 2020-10-4 02:48

sai_chung 發表於 2020-10-4 00:52
我唔貪心 坑口直出隧道 半個鐘一班我都ok

30 分一班要來做咩??

kc_loo 發表於 2020-10-4 03:06

tkglobe 發表於 2020-10-4 01:15
先天性地理位置問題,又養唔起一條線,使唔使每個區都獨立開一條先線

地理問題其一, 歷史因素其二
比較大因素係因為將軍澳發展山上, 寶林, 先到坑口
道理上寶林人係最先入伙, 坑口最初發展, 只得安寧花園, 所以巴士由最少人地方開出, 之後98D, C 由最入位置, 最才人位置, 開出去寶林接客,
山上又好, 入隧道都好
而寶林個總站位置都轉過好似兩三次...


當年新都城未起好, 最多人上車係寶林北路堆站, 即係景林, 寶仁樓之類位置, 反而唔係而家茵怡花園, 新都城果堆位
將軍澳之後再發展, 呢個配答咁多年都無改變,

又係因為咁, 點解咁多年坑口都係頭位開出...
其實日出康城入伙本身係一個好機會去大執, 但都唔似會咁做


利申: 89年寶林居民

記憶亦可能有錯, 始終真係變左好多次


dennis28a 發表於 2020-10-4 03:15

PPRBBI 發表於 2020-10-4 01:58
地理位置同客量冇大問題,反而先天規劃先係主因。

而每區各自一線其實一直發生緊,以觀塘道轉巴士為例, ...
我係隔離文講左,將軍澳交通問題源於地鐵通車大倒退兼將藍隧道太遲起。

當年將軍澳無地鐵,93A、93M、95M、98A、296A、298、796A、796S、796M 開齊晒正線加特車先搞得掂觀塘藍田問題。
但源於保鐵政策,運輸署取消大量觀塘藍田駁腳線,又唔大搞跨區直出線,咪成咁啦。

有深信有一半將軍澳人好憎去觀塘轉車,但同時又唔可以唔去觀塘轉車。
如果中九龍幹線同九展起個轉車站出黎,再重組巴士線,咁樣先係解決問題。

RH7685 發表於 2020-10-4 03:21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坑口啲垃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