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20-10-10 03:14

為何油塘一直都唔多就腳及好用既巴士線?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20-10-10 03:29 編輯

留意到油塘近代先至有214,603,613之類。
但214來往深長荔既效果麻麻地,
亦唔係有很多油塘客重用。

603,613要咁樣逆走埋油塘係老運主意,
因為要完全避開右轉入東隧既塞車而設。

油尖旺線亦係發霉,睇條14X就知。
新界東線就直頭完全冇諗過拉89系74系277系入去,
雖然近年似乎真係幾想sell 88X,但都仲未認真成事。

尤其是油麗邨客更加唔使講,梗係東隧口見。

到頭來得港鐵及東隧口出入叫做最方便,
雖然東隧口有心行既話沿油塘道茶果嶺道行去其實都唔太遠,但係唔多人真係行慣。

唔同例如紅隧口來往尖東,廣源邨來往大隧口果D人流級數。

而區佬亦冇積極爭取油塘道茶果嶺道沿線行人路加建上蓋之類改善行路觀感......

Tummy 發表於 2020-10-10 03:18

MTR

qunow 發表於 2020-10-10 03:32

喺觀塘道尾,又冇直駁公路出入口,開唔到快線咪冇人搭

F428Z 發表於 2020-10-10 04:47

冇意得罪油塘或者藍田, 但有冇諗過新界客寧願要線去觀碼更甚於藍田同油塘鯉魚門?

jpoon 發表於 2020-10-10 04:55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0-10-10 05:00 編輯

連將南都有小巴去地鐵站,但油塘唔少地方都冇公共交通到,其實應該整條小巴來往地鐵站
另,本來219X拉去油塘都叫有用,但好似麗港城唔放

P.S.油塘另一個死症係違泊,甚至見過有D車冇續期就咁泊咗響馬路度冇人理


TYChow 發表於 2020-10-10 06:19

本帖最後由 TYChow 於 2020-10-10 06:20 編輯

F428Z 發表於 2020-10-10 04:47
冇意得罪油塘或者藍田, 但有冇諗過新界客寧願要線去觀碼更甚於藍田同油塘鯉魚門? ...

其實屯廠線出到觀塘,去到開源道同觀碼已經非常足夠,甚至我會覺得258D去到藍田,以及259D去到油塘係有啲多餘。

自己在兩三年前曾經試過在某個平日下繁時段由大本型經鯉魚門道,行到油麗邨信麗樓之後左轉東隧收費廣場搭車過海,結果見到由大本型去到信麗樓嗰四個巴士站,不論來回方向,62X同259D每班車乘客也不足20人(有時連十人也没有),跟運輸署在RDP原則,其實62X同259D理應可以縮短,差在藍田、觀碼仲有無位。

而另一個情況係,某個平日下午兩、三時,自己在觀塘道的臨時民政處,見到屯廠路線,除咗258D能每班車上能維持約20人外,其他屯廠路線如259D、268C、269C每班車上也少於10個客入新界。

雖然黃大仙可能會有客上車入西北,但自己總是覺得除了258D因同時服務兩邊工廠區而有客,只要設計到一條路線能同時服務屯門工廠區、市中心(吉之島)、黃大仙龍翔道、及觀塘,咁其他屯廠出東九龍的路線只係做「兩味」都得,因為可以用33、42C去荃灣轉M線入西北。

而西北M線出到荃灣之後「上山」、入邨、同接駁城隧、青沙路線,其實比起開大長途特快線更加有用。

香港急行バス 發表於 2020-10-10 06:43

TYChow 發表於 2020-10-10 06:19
其實屯廠線出到觀塘,去到開源道同觀碼已經非常足夠,甚至我會覺得258D去到藍田,以及259D去到油塘係有啲 ...

你收聲未,派完膠未,你以為自己了解真正需求?掉62X/259D出返觀塘實一堆人鬧死你

TYChow 發表於 2020-10-10 07:38

其實單靠油塘住宅區的乘客量,其實不足以開辦前往新界的巴士路線,最重要是將軍澳線過海鐵路及大老山隧道巴士線之間的協作,而自己心入面覺得最理想的做法,是油塘大本型巴士總站,應優先安排予沙田廠大老山隧道特快線使用。

1989年東隧、藍田站(連巴士總站)初啟用時,因有「公共交通協調政策」,除170之外,新界區並不能開設其他過海隧道巴士線,而屯門、荃灣、青衣直接前往港島就是只有油麻地小輪的渡輪服務。

但因為當時紅隧、地鐵荃灣線過海容量飽和,中環港外線碼頭船隻泊位亦有不足,北角往來九龍城、觀塘的汽車渡輪也有排長龍情況,海港西面的客運交通其實存在樽頸。

東隧的作用其實是分流港島東部往來九龍、新界的交通需求,藍田地鐵站巴士總站面積較大的原因,就是方便乘客在藍田轉乘地鐵過海。(另外,當時東面過海仍依賴觀塘碼頭,所以觀碼總站仍有大量老牌巴士線做總站,但巴士與渡輪間的轉乘客量已大減)

當時的情況與現時不同的地方包括:

觀塘未變商貿區、龍翔道不如今日繁忙,而機場仍在啟德。另外,當時將軍澳和馬鞍山的新市鎮仍是初發展,大老山隧道及西隧仍末通車。

但現時的格局是:

大老山隧道通車製造了新界東與東九龍之間的交通需求,而起動九龍東便令跨區通勤需求及龍翔道、觀塘道、東隧以至東區走廊IEC車流大增,易有擠塞

機場核心計劃除了搬機場之外,亦令西面過海交通轉移至西隧和東涌線上

東隧過海鐵路原由觀塘線使用,但在2002年之後則被將軍澳線取代,藍田站不能直接使用鐵路過海,失去過海轉駁功能,但以轉駁東隧過海鐵路而設站藍田之路線(例如42C、89D)又没有相應地延長至油塘以轉駁將軍澳線過海鐵路,結果東隧塞車也仍需依賴680、681、682,不必要地浪費燃油和隧道費!

如果大本型總站專供大老山隧道巴士線使用,將軍澳線過海乘客,會因為總站有位坐而於油塘轉車,從而提供一定數目的乘客量。

znc1911e 發表於 2020-10-10 07:42

本帖最後由 znc1911e 於 2020-10-10 07:45 編輯

jpoon 發表於 2020-10-10 04:55
連將南都有小巴去地鐵站,但油塘唔少地方都冇公共交通到,其實應該整條小巴來往地鐵站
另,本來219X拉去油 ...
宜家有架24S俾近海堆私樓去MTR;P
高超道山上面其實有24小時全天候瓦遮頭通道8分鐘到MTR
老人家唔想行咪照樣坐2蚊巴士

219X就真係無奈
14X證明油塘靠自己唔多養得起尖沙咀快綫
係應該要同其他區夾埋黎做
無奈當年就係實行唔到
MTR始終太方便

TYChow 發表於 2020-10-10 07:50

香港急行バス 發表於 2020-10-10 06:43
你收聲未,派完膠未,你以為自己了解真正需求?掉62X/259D出返觀塘實一堆人鬧死你 ...

咁我會話比你聽,觀塘去沙田的客量一定多過去屯門,尤其沙田、大埔、馬鞍山大量公屋住戶乃因1980年代因公屋及市區重建而調遷,傳統上已有一定客量需求,屯門無咁多!
沙田條89除了是「大線」之外,甚至出現百靈樓、淘大去黃大仙、天馬苑嘅全費流水客,62X有無?更何況62X長年也只是兩味線?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為何油塘一直都唔多就腳及好用既巴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