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e0856 發表於 2007-2-18 12:21

其實果個位好少車長會過車
因為都差唔多到收費廣場

KR1691@102 發表於 2007-2-18 12:32

明報報導:

九巴爬頭撼櫃車男客拋出亡
車身劏開18傷美容師彈地毀容命危

巴士高風險座位 六成沒裝安全帶

工程師﹕上層脆弱 碰撞如以卵擊石

運輸署早前曾就替這批巴士補裝安全帶的問題,諮詢生產本港大部分巴士的車身製造商
亞歷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Alexander-Dennis Limited)。其中單是2900部1997年前生產的巴士,就約有30款......

......估計單是每個型號所需的設計費用便高達340萬元,分析需時18個月......

......巴士要接受改裝工程,才能負荷安全帶裝置的額外負重,每部巴士的改裝工程約須15萬元。
以此計算,單是這批巴士要補裝安全帶,成本就要最少5.3億元以上......

五億幾差不多等於一年買新車o既投資...... :o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王國興強調,運輸署及巴士公司絕不能以成本問題拒絕安裝安全帶,「人命是最寶貴的,怎可以用金錢衡量?」


佢應該跟口講埋「呢D係巴士公司o既責任,唔可以將額外成本轉嫁俾乘客而提出加價」?:L

天瑞總站 發表於 2007-2-18 12:51

053h4 發表於 2007-2-18 13:36

da54 發表於 2007-2-18 13:58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2-18 13:36 發表
巴士車長應該是以正常車速行駛

但巴士cut線時, 車身點都會向外"西"少少
因此, 今次上層車身損毀較下層車身嚴重

西少少都不至於有咁大分別丫....
結構分別都係主因。

ksmbh 發表於 2007-2-18 15:12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7-2-17 23:58 發表



完全冇科學證據證明lee兩點會導致意外率上升


巴士見報發生嚴重傷亡意外,
有好高比例都是與貨車或貨櫃碰撞而致,
咁多貨櫃車及貨車與巴士同時行走的公路自然較易發生,
因此解釋了西北區路線多嚴重車禍之原因,
過去例子包括265MNeoplan, 去年67X開罐同今次意外.

西部通道通車帶來更多貨櫃車行走西北區公路,
路面更繁忙,
但道路設計無將兩者分開,
自然使得發生意外既機會提高.

tomchen 發表於 2007-2-18 18:01

原帖由 KR1691@102 於 2007-2-18 12:32 發表

工程師﹕上層脆弱 碰撞如以卵擊石



貨櫃o既殺傷力都唔弱,我諗即使車身硬如 neoplan 撞埋去都唔係少事。

ccicoltd 發表於 2007-2-18 18:09

原帖由 tomchen 於 2007-2-18 18:01 發表
貨櫃o既殺傷力都唔弱,我諗即使車身硬如 neoplan 撞埋去都唔係少事。
從新聞片段所見,巴士車頭盡毀的同時,貨櫃只是微微變形……其剛度不能被忽視。

da54 發表於 2007-2-18 21:24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07-2-18 18:09 發表

從新聞片段所見,巴士車頭盡毀的同時,貨櫃只是微微變形……其剛度不能被忽視。
貨櫃本身用鋼造,需要抵禦大洋上的狂風巨浪及海水腐蝕,
強度必須充足,玻璃纖維豈能抵擋?

所以巴士撞巴士好少會開罐頭....

hksubways 發表於 2007-2-18 23:08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大 欖 隧 道 車 禍 一 名 男 乘 客 不 治 13人 受 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