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21-5-17 10:51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21-5-17 10:52 編輯

ASV48 發表於 2021-5-17 10:47
問題核心係管理不善, 無理由要巿民去埋單.
我一向話係經營不善。
如果你覺得係管理不善,大可由你提供解決方法。

例如如何管理可以止蝕。

交牌真係少事,但唔好交完牌又唔重新招標,或者流標迫政府接管,打算由全體納稅人硬食。
你睇我咁多個post都知,我從來無話過政府接管係出路。

nickk 發表於 2021-5-17 10:56

索性全線統一收費,10好似對面1A咁加到全程$7.6,8P加到$9

peterkwan 發表於 2021-5-17 10:57

LN9267 發表於 2021-5-17 10: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RZz1lgXls

參考兩鐵合併,前後要花3年10個月,證明合併不是一朝一夕可 ...

兩鐵合併係比兩巴合併複雜得多, 因為政府係地鐵大股東, 又有唔少軟硬件要處理.
兩巴合併相對無咁複雜, 因為只係兩間子公司合併, 政府角色上相對無咁大, 車隊又可以互用 (最多好似新巴接中巴手時, 連車身顏色都趕唔切改, 只係在中巴色車身貼 logo 就算), 最多係收費同轉乘果 part 花時間改軟件.

wingho_cwh 發表於 2021-5-17 10:59

本帖最後由 wingho_cwh 於 2021-5-17 11:15 編輯

nickk 發表於 2021-5-17 10:56
索性全線統一收費,10好似對面1A咁加到全程$7.6,8P加到$9
十號車收七個六,不如執咗佢算啦
大道東出中環轉車都係差唔多價錢,留十號嚟做咩?


053h4 發表於 2021-5-17 11:04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21-5-17 11:06 編輯

其實大方向肯定有,例如宏觀角度審視巴士服務,以區內路線互補,即係長途車兼營區內服務。但現時係連政府都唔知東鐵過海紅隧有咩影響,自然無人係現時申請調整,而係2023年先做。其實大家都知合併加價幾乎無可能,抽資源就會。
好似106如果可以長做,與多條東隧路線聯合出雙向分段食左82大部分時段服務就非唔可行。

現時睇就點搞到搞唔到10號,但113肯定係高危。


mrm23 發表於 2021-5-17 11:18

LN9267 發表於 2021-5-17 10: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RZz1lgXls

參考兩鐵合併,前後要花3年10個月,證明合併不是一朝一夕可 ...

兩鐵合併係有 Legal procedure,完全冇得比喎。
私人公司併購要玩四年?一早死左啦

peterkwan 發表於 2021-5-17 11:20

政府回應: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2074524/%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6%96%B0%E5%9F%8E%E5%B7%B4%E5%80%A1%E6%94%B9%E9%9D%A9%E5%B7%B4%E5%A3%AB%E7%A5%A8%E5%83%B9%E8%AA%BF%E6%95%B4%E6%A9%9F%E5%88%B6-%E6%94%BF%E5%BA%9C%E8%A1%A8%E6%98%8E%E7%84%A1%E6%84%8F%E5%A4%A7%E6%94%B9

kay 發表於 2021-5-17 11:21

其實兩巴合併,如果政府考慮市民立場,會否合併後要凍結票價一兩年?兩巴合併市民正常唔會受益,重疊路線重組,選擇同班次都只會少左。不過善巴係班次同票價都好有意見,已經唔係剩係重組路線講野,某程度反映港島重組完應該只會減蝕賺唔到錢

053h4 發表於 2021-5-17 11:23

mrm23 發表於 2021-5-17 11:18
兩鐵合併係有 Legal procedure,完全冇得比喎。
私人公司併購要玩四年?一早死左啦
...

巴士比兩鐵合併更困難,因為巴士由政府監管票價由行政會議審批。

Fong_2132 發表於 2021-5-17 11:27

ASV48 發表於 2021-5-17 10:47
問題核心係管理不善, 無理由要巿民去埋單.

成間屎水發展方向錯晒, 港島好多乘客流失去小巴, 而家折惰到線皇2X都走去減班, 一睇就知無心戀戰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新巴城巴月蝕數千萬 倡改革票價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