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0-18 20:59

原帖由 LAK2 於 2008-10-18 16: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先比較下佐敦站及奧運站先後出現在幾多年, 可能十幾年後大角咀呢個名就好似官涌咁得番左市政大廈。

好似「普慶」咁, 十年前都仲有唔少人講, 依家?!

小弟翻查部份資料,原則上最常出現的官涌地區是現時泛指佐敦彌敦道西面的核心地帶(即官涌山),
而現時官涌市政大廈的位置,實為官涌海邊,以地理中心角度而言,市政大廈以西海邊為官涌西。

至於大角咀,現時所指的奧運站(大角咀西)一帶,始終與舊大角咀的內城區有一定差異,
反正奧運站只是在大角咀西填海地上,舊大角咀一名將不會被「奧運」同化。

declan 發表於 2008-10-18 22:15

原帖由 AVW56 於 2008-10-18 19: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君匯港 (Harbour Green)
咪就係 奧海城第3期 囉

只不過, 佢唔用 "奧海城" 呢個舊名

原帖由 dcyw 於 2008-10-18 20:0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因為發展商不同,不用「奧海城」這個名稱不足為奇。

君匯港 = 奧運站發展項目三期 ≠ 奧海城三期

MTR 的奧運站發展項目分開三期推出,
首兩期項目的的住宅部份由信和投得,發展成現在的奧海城 I & II 期,
奧運站第三期用地招標時,則由新鴻基投得,興建了君匯港。

另一方面,在奧海城 II 期隔鄰,一街之隔的政府地皮於前年推出拍賣,
信和投得該地皮,決定沿用「奧海城」的品牌,興建奧海城 III 期。

superbus 發表於 2008-10-18 23:34

原帖由 LAK2 於 2008-10-18 16: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另一方面, 大家估下大角咀呢個名會o係幾耐之後好似官涌咁無乜人識?!
響唔少人眼中,大角咀係一個舊區
與奧海城冇乜大關係
除非將大角咀舊區全部重建成奧海城X期、奧海城Y期
否則大角咀呢個名冇咩可能消失

cmho1010 發表於 2008-10-19 02:04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0-18 20: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非也,Prince Edward、Jordon 同城市發展有一定關係,
既然是在太子道西及佐敦道附近,以此名稱絕對正常。

小弟的問題是,閣下認為這些是「怪名」,
但事實上,不見得當時有做錯,更不見得有對錯之分,更不是殖民地年代遺留下來的產物 ...

其實兩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命名/落成的地鐵站,
怎會不是殖民地年代遺留下來的產物呢?

另外,到底太子同佐敦跟城市發展有甚麼關係呢?願聞其詳.

AVW56 發表於 2008-10-19 07:44

原帖由 declan 於 2008-10-18 22: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君匯港 = 奧運站發展項目三期 ≠ 奧海城三期

MTR 的奧運站發展項目分開三期推出,
首兩期項目的的住宅部份由信和投得,發展成現在的奧海城 I & II 期,
奧運站第三期用地招標時,則由新鴻基投得,興建了君匯港。

另一方 ...

原來是這樣, 多謝指教

因為無論是網上中原地圖, 抑或是零售袋裝地圖
大多稱 君匯港 為 "奧海城第3期"
故令我一直以來都搞錯...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0-19 11:22

原帖由 cmho1010 於 2008-10-19 02: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兩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命名/落成的地鐵站,
怎會不是殖民地年代遺留下來的產物呢?

另外,到底太子同佐敦跟城市發展有甚麼關係呢?願聞其詳. ...

問題是,不見得是否殖民地年代,
基於是位於太子道西地底而命名的車站,所以出現太子站一詞。
佐敦站的情況也是如此,車站因此命名,只是因為該處的地標而生,
頂多只能說原始的街道是殖民地年代遺留產物,引致當時決定使用上述站名,
反而與因為殖民地而用上「佐敦站」一名無直接關係。
(某板友是指命名的標準以殖民地色彩命名的「怪名」,並非因為殖民地年代與建的意思)

以現時的情況,未知某板友又有否認為「添馬站」有問題?是否用上政府總部更加合適?
回歸與否,地名的歷史是有人創造,殖民地色彩的車站名稱根本不是「怪名」,而是代表香港歷史的一部份。

城市發展也是因為街道及鐵路車站的擴充,形成一個獨立的社區,
先假設太子站、佐敦站不存在,人們仍會以「太子道(西)」/「佐敦道」形容他們身處的位置(地理所重視的location),
在地理角度而言,這早已是一個「區域」名稱(Area),只是此「區域」名稱的分類較小,以「旺角」等大區而言有一定差異。
只要有人用上上述的小分區名稱,自然會因應城市發現而有更多人以此命名,
所以街道的出現,因為街道的根本是「小區域」,只需時間發展,便有可能因此衍生一「大區域」。

而鐵路車站的出現,同樣也是一種比街道較大的「區域」,
同樣只需時間發展,便會衍生現在泛指的「太子」、「佐敦」等「大區域」。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10-19 11:36 編輯 ]

DIH 發表於 2008-10-19 12:54

假如沒有地鐵,相信有不少人會叫佐敦站一帶做「裕華」。:lol
官涌,我的家人完全不會使用,我媽在油麻地長大(1950s出生,1980嫁人才搬走),
佢會知官涌市政大廈係乜,但叫佢講出官涌係咩地方,佢可能都唔識講。
(原來1906年官涌山已經被移山成油麻地避風塘防波堤。)

同樣地,我媽唔知咩叫渡船角,佢只知「文英樓嗰頭」。
至於為何不是其他七座,偏偏是文英,我就唔知喇。

問一個40歲以上的人,該新車站所在的地區係乜,佢極有可能係答「佐敦道碼頭」。
夠認受性喇卦,但唔通我地要叫一個無船搭的車站做佐敦道碼頭?

不過,該站又並非正正在柯士甸道下面。
叫匯翔又唔夠多人識,失去以街名為名的原意。

其實該站住置係「渡船角西南對開海上」至「官涌西南對開海上」,原本就係海,叫咩好呢?
不如都係叫返九龍西......:L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0-19 15:22

原帖由 DIH 於 2008-10-19 12: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該站住置係「渡船角西南對開海上」至「官涌西南對開海上」,原本就係海,叫咩好呢?
不如都係叫返九龍西......

無錯,的確「九龍西」/「西九龍」是最合適不過,
但在「九龍站」以東的問題上,原以不能以「九龍西」/「西九龍」命名。

SunnyJacky9094 發表於 2008-10-19 17:51

回復 98# 的帖子

咁不如將九龍站改名叫柯士甸(取名自柯士甸道西) , 新站叫九龍西咪得lor!

AVW56 發表於 2008-10-19 18:04

原帖由 SunnyJacky9094 於 2008-10-19 17: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不如將九龍站改名叫柯士甸(取名自柯士甸道西) , 新站叫九龍西咪得lor!

唔駛咁煩
索性將九龍站改名做九龍西站
西鐵新車站就叫九龍站

咁樣做, 一黎滿足到地理方位的要求
二黎, 機場快線用九龍西站名
都有一定的區域性, 同過往九龍站呢個名字的性質相近
遊客同樣知道佢地身處九龍 (西部)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位於九龍西的"柯士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