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83
發表於 2008-11-18 11:10
原帖由 JA5674 於 2008-11-18 12:10 AM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6/11上午拆既...
唔通西鐵車廠上的logo也會照拆?
KZ9314@YCC
發表於 2008-11-18 16:51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8 00: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見得,九鐵時代,有不少客務中心因為人流不足需要「關門大吉」,
尖東站、大圍站、南昌站、荃灣西站一律正因此問題而需結業。
而且,以小弟九鐵時代在沙田站及羅湖站所見,遊客問路及乘客不滿主力在票務處/補票處,
而旁邊的 ...
真是奇怪
兩鐵合併應是可令服務更完善
但是合併後服務卻倒退了
倒退的地方更是集中在前九鐵網絡
落馬洲站大量商店結業,並取消了落馬洲站優惠
大量真真正正的客務中心結業,令乘客少了一個向鐵路公司直接接觸的途經
沒有了列車書室,乘客不能免費借閱圖書
東鐵站務員被加長工時3小時才有特別獎金
瓦片外牆變成油漆外牆
還有……先前有post指火車頭不會搬到大埔墟站
注意,合併說法是由九鐵投得沙中線後,恐怕地鐵盈利受損後而起
兩鐵合併與給沙中線公開競投的做法背道而馳
並有官商勾結之嫌(為何要偏幫地鐵?)
AVW56
發表於 2008-11-18 17:45
講起九鐵 "票務處/補票處" 及 "客務中心" 被港鐵公司合併為一的問題
如部分板友所言, 而家的排隊時間比以前耐好多
地鐵的客務中心就24小時都排隊排到嘔架喇
係九鐵年代, 儘管客務中心的人流較少
但其真係起到分流作用,
最起碼唔駛個個都迫晒去 "票務處/補票處"
以前去票務處, 邊駛排隊架?
而家? 問野又係合併為一的"客務中心"
買飛呀, 增值呀, 交表呀, 咩都係佢搞
最慘就係, 職員數目無增加到!
以前, 九鐵客務中心兩人當值, "票務處"亦係兩人當值
而家, 得返一個合併為一的"客務中心"
一樣只係得兩個人做野
講到尾, 想慳返人工姐......
係呀, 一個客務中心, 唔駛乘客兩頭走
但問題係, 排隊排得耐呢
如果咁都叫服務有所改善的話
小弟就真的無話可說
h2o
發表於 2008-11-18 18:31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7 23: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班次,個人是指班次的彈性,總不會受制於旅遊巴士的固定班次,令乘客在一定時間上車,
至少乘客自行可在 12:45 出發,不一定只在 10:00 出發。
當年 702 轉乘優惠的主要目的根本為泓景臺新住宅區/海麗邨/蘇屋,深水埗/長沙灣只是必經之路,
現在 702 優惠最大損失者只為蘇屋居民,道理何在,閣下自知。
除了 701 轉乘優惠取消的影響最大外,不見得其他主要問題沒有可行解決方法。
你都識講有小巴 81K, 咁西鐵乘客會咁得意唔係美孚轉小巴, 而搭多個站再轉巴士?
經 702 去深水埗的人實在也不少 (合併前), 深水埗有 102, 112, 117, 118, 171, 904, 905, 970, 970X 過海隧巴, 加上深水埗因電腦商場而帶旺, 轉乘優惠不見得少人到應該取消.
同埋 701 的問題更加是焦點所在. 難委有人 (不是指閣下, 只是街外人) 話新界西再入閘費減得多, 但根本彌補唔到加一程地鐵的車費.
da370
發表於 2008-11-18 19:08
原帖由 KZ9314@YCC 於 2008-11-18 16:51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真是奇怪
兩鐵合併應是可令服務更完善
但是合併後服務卻倒退了
倒退的地方更是集中在前九鐵網絡
落馬洲站大量商店結業,並取消了落馬洲站優惠
大量真真正正的客務中心結業,令乘客少了一個向鐵路公司直接接觸的途經
沒有了列車書室,乘客不能免費借閱圖書
東鐵站務員被加長工時3小時才有特別獎金
瓦片外牆變成油漆外牆
還有……先前有post指火車頭不會搬到大埔墟站
mtr真係做咩都錯
落馬洲站大量商店結業又關mtr咩事?落馬洲站本身人流咁少,做唔住就緊係執ga啦,使唔使mtr貼錢俾佢地做生意?
marioso
發表於 2008-11-18 20:16
原帖由 da370 於 2008-11-18 19:0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mtr真係做咩都錯
落馬洲站大量商店結業又關mtr咩事?落馬洲站本身人流咁少,做唔住就緊係執ga啦,使唔使mtr貼錢俾佢地做生意?
仲有落馬洲既問題真係唔可以賴MTR
港鐵一接手已經出哂Promotion, 大家有眼睇既
但都係頹落去, 冇計
|_arco
發表於 2008-11-18 21:18
mmlcs36
發表於 2008-11-18 21:35
AVW56
發表於 2008-11-18 21:50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11-18 21: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討論又去到爭辯九鐵好定港鐵好的問題
而且仲要次次炒冷飯
如果有人對現時的鐵路營運公司咁不滿ge
你咪去罷搭lor, 又唔係冇巴士你搭
唔好話乜野乜野經濟因素, 鐵路公司用d不知什麼的手段
要令你被迫搭鐵路
既然你對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11-18 21: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有人對現時的鐵路營運公司咁不滿ge
你咪去罷搭lor, 又唔係冇巴士你搭
唔好話乜野乜野經濟因素, 鐵路公司用d不知什麼的手段
要令你被迫搭鐵路
最慘就係, 真係冇巴士我地搭 :L
以前有條叫64M的物體, 收費$8.4
但係, 有左西鐵之後, 就被取消了
迫人搭$10.7的西鐵
南線開通, 咁大大條268b 269b運吉又唔夠膽取消ge
不過, 減下班次咁囉, 等多d人上唔到車
變相迫人搭西鐵咁解姐
tony兄剛在昨日新開一條主題
講的正是南線開通後的交通重組方案
所謂重組, 咪即係削減現有巴士班次
去迫人搭鐵路囉 :L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1-18 22:20
原帖由 h2o 於 2008-11-18 11:01 發表
做乘客當然希望直接得到求助, 但統一, 甚至單一的客務中心, 那條長龍要你等起碼 2-3 分鐘, 同按鐘等人相比, 又點呢?
冇錯, 減少服務點係可以直接拉高使用率, 如果 10 個人 1 個櫃台使用率是 100%, 2 個櫃台就只會得 50%, 但 100% 使用率帶來的係排隊時間會明顯增加.
乘客要等的時間增加, 鐵路公司可以不屑一顧, 唔知係咪與服務指標無關. 有關的只係列車準時呀, 冷氣故障呀, 車票損壞呀.
排隊人龍長仲有個好處, 總有人等唔切會走人, 咁使用櫃台的總人數會減少, 增值會搵便利店, 問路會搵其他人, 話唔定亦係鐵路公司樂於見到!
原帖由 AVW56 於 2008-11-18 17:45 發表
地鐵的客務中心就24小時都排隊排到嘔架喇
係九鐵年代, 儘管客務中心的人流較少
但其真係起到分流作用,
最起碼唔駛個個都迫晒去 "票務處/補票處"
以前去票務處, 邊駛排隊架?
而家? 問野又係合併為一的"客務中心"
買飛呀, 增值呀, 交表呀, 咩都係佢搞
首先,究竟現在的所謂「長龍」,是否比是否 2-3 分鐘,甚至由原來的「邊駛排隊」變在「24小時都排隊排到嘔」。
小弟不見得合併前,票務處無須排隊,小弟在合併經常要在九龍塘站/沙田站排隊,現在也如是,時間也是相若。
當中也有時間減少,亦有時間增加。明顯「邊駛排隊」一詞有所偏頗,小弟不相信所有票務處不排隊。
而小弟亦試過在中環站/南昌站無須排隊,而天水圍站需花數分鐘等買全日通,
此問題,同時涉及另一個因素,在非繁忙時間,一樣無須花時間排隊,繁忙時間,要本身覺得不用排隊車站也需排隊。
反正部份交表工作為非必須,似乎交表,亦可在非繁忙時間交表,此分流事在人為。
不過大家當年在輕鐵客務中心取消時講左一句,明明本身有一個客務中心(票務處),
為何要強迫別人走去某西鐵站客務中心(票務處)/客務中心交表,而不保留輕鐵客務中心交表。
客務中心服務擴展,此為利民之舉,至少部份沒有九鐵客務中心的乘客,仍無需走至獨立的客務中心交表,而需支付額外車資。
(在學生八達通交 $20 延續時,也有此投訴出現過,交表的低技術現在技術工作可在各站客務中心(票務處)進行,根本不用支付額外車資)
因此,原來港鐵要求別人在市區的客務中心交延續費為不當,而當年九鐵要求乘客在個別九鐵客務中心交表並非不當,
似乎大埔區/馬鞍山的乘客有點可憐,區內沒有九鐵客務中心,要刻意前往個別九鐵客務中心交表,又無票價補償。
其次,原有的九鐵客務中心車站取消後,現在客務中心(票務處)排隊時間延長問題上,究竟是否一大問題?
每天有多少乘客需要利用九鐵客務中心交表?本身九鐵客務中心的人流不多,將有關人流分發在各車站上,會否造成嚴重樽頸。
如非,多花數分鐘時間,有何問題?部份增值工作無須在客務中心(票務處)進行,
如果乘客只懂得在客務中心排隊,似乎是乘客不懂變通,身旁有增值機,也有部份車站有便利店。
我又不明白利用便利店有何問題?現時有大量乘客也是這樣處理。
買飛,相信是處理購錯車票/失票問題而已及羅湖車票/全日通,每天有多少乘客因購錯車票/失票問題需在票務處處理?
兩鐵票務系統統一,單程票互通,購錯車票機會率下降,此亦為當時票務處求助上升的另一因素。
而且,不少旅遊玩樂套票取消,亦有助減輕票務處的工作量(雖然人數不多)。
順通回應補票處問題,個人發現,需要利用補票處的乘客,總是因為出不到閘或是有其他緊急求助,
在地鐵客務中心及部份九鐵合併票務處/補票處,也會先行處理收費區內的問題,似乎要閘內乘客等候 2~3 分鐘,必要性大於閘外乘客。
原帖由 h2o 於 2008-11-18 11:01 發表
升降機問題都幾複雜, 不過用個簡單的比喻: 如果請你去 B2 版議題發言, 係咪可以同 R1 呢度一樣流暢?
想問你上次搭西鐵係幾時? 西鐵沿線有幾多翻新工程, 你又知唔知? 問題係冇翻新的話, 原來的指示牌拆左做咩? 同地鐵統一? 唔好意思, 上星期經過兩個地鐵站, 但指示牌都係完好無缺.
美孚、南昌兩站正需處理合併後工程,部份指示需要處理。
而小弟上周亦經過數個地鐵站,至少發現牛頭角站的系統暫未使用。
PS: 上述比喻答案是可以,只是沒有興趣。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8 22:2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