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
發表於 2008-11-18 23:15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8 22: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究竟現在的所謂「長龍」,是否比是否 2-3 分鐘,甚至由原來的「邊駛排隊」變在「24小時都排隊排到嘔」。
小弟不見得合併前,票務處無須排隊,小弟在合併經常要在九龍塘站/沙田站排隊,現在也如是,時間也是相若。
當中也有時間減少,亦有時間增加。明顯「邊駛排隊」一詞有所偏頗,小弟不相信所有票務處不排隊。
而小弟亦試過在中環站/南昌站無須排隊,而天水圍站需花數分鐘等買全日通,
此問題,同時涉及另一個因素,在非繁忙時間,一樣無須花時間排隊,繁忙時間,要本身覺得不用排隊車站也需排隊。
反正部份交表工作為非必須,似乎交表,亦可在非繁忙時間交表,此分流事在人為。
不過大家當年在輕鐵客務中心取消時講左一句,明明本身有一個客務中心(票務處),
為何要強迫別人走去某西鐵站客務中心(票務處)/客務中心交表,而不保留輕鐵客務中心交表。
客務中心服務擴展,此為利民之舉,至少部份沒有九鐵客務中心的乘客,仍無需走至獨立的客務中心交表,而需支付額外車資。
(在學生八達通交 $20 延續時,也有此投訴出現過,交表的低技術現在技術工作可在各站客務中心(票務處)進行,根本不用支付額外車資)
因此,原來港鐵要求別人在市區的客務中心交延續費為不當,而當年九鐵要求乘客在個別九鐵客務中心交表並非不當,
似乎大埔區/馬鞍山的乘客有點可憐,區內沒有九鐵客務中心,要刻意前往個別九鐵客務中心交表,又無票價補償。
其次,原有的九鐵客務中心車站取消後,現在客務中心(票務處)排隊時間延長問題上,究竟是否一大問題?
每天有多少乘客需要利用九鐵客務中心交表?本身九鐵客務中心的人流不多,將有關人流分發在各車站上,會否造成嚴重樽頸。
如非,多花數分鐘時間,有何問題?部份增值工作無須在客務中心(票務處)進行,
如果乘客只懂得在客務中心排隊,似乎是乘客不懂變通,身旁有增值機,也有部份車站有便利店。
我又不明白利用便利店有何問題?現時有大量乘客也是這樣處理。
買飛,相信是處理購錯車票/失票問題而已及羅湖車票/全日通,每天有多少乘客因購錯車票/失票問題需在票務處處理?
兩鐵票務系統統一,單程票互通,購錯車票機會率下降,此亦為當時票務處求助上升的另一因素。
而且,不少旅遊玩樂套票取消,亦有助減輕票務處的工作量(雖然人數不多)。
順通回應補票處問題,個人發現,需要利用補票處的乘客,總是因為出不到閘或是有其他緊急求助,
在地鐵客務中心及部份九鐵合併票務處/補票處,也會先行處理收費區內的問題,似乎要閘內乘客等候 2~3 分鐘,必要性大於閘外乘客。
跟 AVW56 的意見有點重疊, 我只回應部分論點:
- 好明顯你真係對九鐵運作認知好少. 根本九鐵只有輕鐵有學生八達通的優惠, 所以能辦學生身份的地點, 只需覆蓋輕鐵主要車站 (所有站就真係唔多可能啦), 所以輕鐵幾個客務中心就差唔多. 但東西馬鐵根本冇優惠, 學生要辦的話都係辦地鐵的優惠, 當然係去地鐵站啦 (唔知同大埔墟/馬鞍山有乜關係 :L ).
- 另外, 你似乎以為排隊者一定係為交表? 不少人都有不同原因需要找客務中心, 可以有乜原因? 地鐵近兩年加左塊橫額係客務中心頂, 全部理由都可以搵佢, 你應該唔會未見過掛. 仲有一樣好重要. 乘客變通係可以, 不過乘客唔係奉旨要變通. 提供客戶服務根本係營運一部分. 人地搭完你車八達通冇晒錢要增值, 唔通搵你站內客務中心唔應該, 搵便利店至應該? 你如果覺得鐵路公司係免費提供呢項服務, 咁便利店又何嘗唔係? 況且鐵路公司係八達通大股東, 反而便利店冇一間係股東!
- 一個觀察所得: 客務中心處理閘內同閘外的乘客, 通常係內一個, 外一個.
JA5674
發表於 2008-11-18 23:44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8 22: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究竟現在的所謂「長龍」,是否比是否 2-3 分鐘,甚至由原來的「邊駛排隊」變在「24小時都排隊排到嘔」。
小弟不見得合併前,票務處無須排隊,小弟在合併經常要在九龍塘站/沙田站排隊,現在也如是,時間也是相若。
當中也 ...
我覺得AVW54講唔駛排隊既意思係, 唔需要用太長時間去排隊姐...
而家港鐵果真係經常要排隊既...
你冇咩需要咁執住呢個point來講囉...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1-19 00:29
原帖由 h2o 於 2008-11-18 23: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跟 AVW56 的意見有點重疊, 我只回應部分論點:
- 好明顯你真係對九鐵運作認知好少. 根本九鐵只有輕鐵有學生八達通的優惠, 所以能辦學生身份的地點, 只需覆蓋輕鐵主要車站 (所有站就真係唔多可能啦), 所以輕鐵幾個客務中心就差唔多. 但東西馬鐵根本冇優惠, 學生要辦的話都係辦地鐵的優惠, 當然係去地鐵站啦 (唔知同大埔墟/馬鞍山有乜關係).
- 另外, 你似乎以為排隊者一定係為交表? 不少人都有不同原因需要找客務中心, 可以有乜原因? 地鐵近兩年加左塊橫額係客務中心頂, 全部理由都可以搵佢, 你應該唔會未見過掛. 仲有一樣好重要. 乘客變通係可以, 不過乘客唔係奉旨要變通. 提供客戶服務根本係營運一部分. 人地搭完你車八達通冇晒錢要增值, 唔通搵你站內客務中心唔應該, 搵便利店至應該? 你如果覺得鐵路公司係免費提供呢項服務, 咁便利店又何嘗唔係? 況且鐵路公司係八達通大股東, 反而便利店冇一間係股東!
- 一個觀察所得: 客務中心處理閘內同閘外的乘客, 通常係內一個, 外一個.
學生八達通是一個例子,藉此說明同為交表/交錢這動作(比較),並非以學生八達通比較,
為何現在港鐵要求取消輕鐵客務中心時,部份板友以不便及額外車資為由不滿港鐵(因乘客不能再在有關車站交表),
而在九鐵時代,東鐵乘客交某些其他表格又是在特定九鐵客務中心交表,也沒有乘客不滿?
客務中心提供詢問、交表、交錢、購買紀念品外,排隊只是其一例子。
事實上,原九鐵客務中心取消後,除詢問、交表外為人流大增,不見得有何很大差異性。
儘管為鐵路公司的必要服務,但是服務水平是否真為下降,還是乘客在身上有 $100 紙幣而不用無人排隊增值機,而自願而成選擇客務中心(票務處)排隊?
個人不見得排隊人數上升與服務水平下降為對等關係,反而閣下以此作例證。
竟然內外各一乘客,合併票務處及補票處能否解決閘內補票處無人當值,而閘內乘客的必須處理情況(個人認為按鐘等人相比是重要於閣下所謂「長龍」)?
因此,合併獨立票務處及補票處根本可令服務水平上升。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9 00:35 編輯 ]
hr1918
發表於 2008-11-19 13:04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9 00: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學生八達通是一個例子,藉此說明同為交表/交錢這動作(比較),並非以學生八達通比較,
為何現在港鐵要求取消輕鐵客務中心時,部份板友以不便及額外車資為由不滿港鐵(因乘客不能再在有關車站交表),
而在九鐵時代,東鐵乘客交某些其他 ...
好似有前東鐵站合併到今時今日都要係"客務中心"按鐘補票..:lol
[ 本帖最後由 hr1918 於 2008-11-19 13:06 編輯 ]
h2o
發表於 2008-11-19 22:39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9 00: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學生八達通是一個例子,藉此說明同為交表/交錢這動作(比較),並非以學生八達通比較,
為何現在港鐵要求取消輕鐵客務中心時,部份板友以不便及額外車資為由不滿港鐵(因乘客不能再在有關車站交表),
而在九鐵時代,東鐵乘客交某些其他表格又是在特定九鐵客務中心交表,也沒有乘客不滿?
客務中心提供詢問、交表、交錢、購買紀念品外,排隊只是其一例子。
事實上,原九鐵客務中心取消後,除詢問、交表外為人流大增,不見得有何很大差異性。
儘管為鐵路公司的必要服務,但是服務水平是否真為下降,還是乘客在身上有 $100 紙幣而不用無人排隊增值機,而自願而成選擇客務中心(票務處)排隊?
個人不見得排隊人數上升與服務水平下降為對等關係,反而閣下以此作例證。
竟然內外各一乘客,合併票務處及補票處能否解決閘內補票處無人當值,而閘內乘客的必須處理情況(個人認為按鐘等人相比是重要於閣下所謂「長龍」)?
因此,合併獨立票務處及補票處根本可令服務水平上升。
"交某些其他表格"? 請舉例, 否則等如冇講過.
如果你堅持 "排隊人數上升", "排隊時間上升" 與 "服務水平下降" 係冇關係, 咁我只能夠話你只會用鐵路公司的方式思考 :L 仲有, 八達通不止單出卡, 仲有錶, 迷你版, 另外仲有用膠紙包住的八達通卡, 要找贖或收據的增值, 一律用唔到增值機.
合併票務處及補票處唔會令服務水平下降, 但自以為效率上升就可以抽走人手, 至係服務水平下降的主因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1-19 23:48
原帖由 h2o 於 2008-11-19 22:3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交某些其他表格"? 請舉例, 否則等如冇講過.
如果你堅持 "排隊人數上升", "排隊時間上升" 與 "服務水平下降" 係冇關係, 咁我只能夠話你只會用鐵路公司的方式思考仲有, 八達通不止單出卡, 仲有錶, 迷你版, 另外仲有用膠紙包住的八達通卡, 要找贖或收據的增值, 一律用唔到增值機.
合併票務處及補票處唔會令服務水平下降, 但自以為效率上升就可以抽走人手, 至係服務水平下降的主因
即是交個人八達通卡也是其一例子。
個人並非「指排隊時間上升」與「服務水平下降」無關,
只是指並無對等的關係(無對等的關係 =/= 無關係),
在此引伸出其一結論,兩者關係並非對等,而前者的現象由多種因素組成,
在一定程度上,服務水平下降未能完全解指排隊時間上升的現象;
在相對重要性下,服務水平下降亦不見得為最重要因素,反而是客務中心的服務擴大才是指排隊時間上升主因。
人手有否抽走,個人不作評論,因為個人不清楚究竟是抽走人手,還是將相關人手轉配至其他客戶服務的崗位。
但肯定合併票務處及補票處,會使補票處的平均當值人數上升,未知這是否服務水平下降?
而且,票務處的人手是否有所縮減,在某板友的例證中,個別車站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不變,
只是客務中心數目下降,引致原九鐵客務中心的人手下降。
似乎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9 23:52 編輯 ]
h2o
發表於 2008-11-20 00:04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19 23: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即是交個人八達通卡也是其一例子。
個人並非「指排隊時間上升」與「服務水平下降」無關,
只是指並無對等的關係(無對等的關係 =/= 無關係),
在此引伸出其一結論,兩者關係並非對等,而前者的現象由多種因素組成,
在一定程度上,服務水平下降未能完全解指排隊時間上升的現象;
在相對重要性下,服務水平下降亦不見得為最重要因素,反而是客務中心的服務擴大才是指排隊時間上升主因。
人手有否抽走,個人不作評論,因為個人不清楚究竟是抽走人手,還是將相關人手轉配至其他客戶服務的崗位。
但肯定合併票務處及補票處,會使補票處的平均當值人數上升,未知這是否服務水平下降?
而且,票務處的人手是否有所縮減,在某板友的例證中,個別車站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不變,
只是客務中心數目下降,引致原九鐵客務中心的人手下降。
似乎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交個人八達通卡"? 你想講咩呀?
排隊時間上升只是服務水平下降其中一個簡單易明的表徵, 其他不少根本冇數據講, 咁點講?
仲有, 如果 "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咁我可唔可以解釋為人手去左地鐵站? 如是者就會問, 點解要由九鐵抽人去, 而唔自己請人提升服務水平? 其實隱約就見到 "犧牲少數, 成就多數" lu :( 我唔反對地鐵乘客多, 服務需求更大, 但點解要拉低九鐵的服務水平來提高地鐵的服務水平? 地鐵連年盈利, 難道仲可以話冇能力?
[ 本帖最後由 h2o 於 2008-11-20 00:06 編輯 ]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11-20 00:27
原帖由 h2o 於 2008-11-20 00: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交個人八達通卡"? 你想講咩呀?
排隊時間上升只是服務水平下降其中一個簡單易明的表徵, 其他不少根本冇數據講, 咁點講?
仲有, 如果 "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咁我可唔可以解釋為人手去左地鐵站? 如是者就會問, 點解要由九鐵抽人去, 而唔自己請人提升服務水平? 其實隱約就見到 "犧牲少數, 成就多數" lu我唔反對地鐵乘客多, 服務需求更大, 但點解要拉低九鐵的服務水平來提高地鐵的服務水平? 地鐵連年盈利, 難道仲可以話冇能力?
個人八達通卡的申請表。
問題為,排隊時間上升根本不一定代表服務水平下降論證,
舉個例子,正如每日出外午膳時,第一天的餐廳排隊人數較少,第二天排隊人數較多,
便代表餐廳在第二天服務水平下降?為何不一定會當天惠顧餐廳人數急增?
因為現實上,客務中心的服務範圍的確有所大增,而在某板友例證中(雖然未驗證),整體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似乎是前者因素的服說力高於閣下堅稱的票務處/補票處「抽走人手」之說。
小弟在此澄清,文句原意為「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合併前的)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合併後的客務中心)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合併前存在的九鐵客務中心結業,人手抽調絕為正常,難道港鐵會安排合併前在原有九鐵客務中心工作職員站在已關閉的客務中心門外工作,以維持九鐵時的服務水平?
再者,在大圍站客務中心關閉時,也是否將人手抽調至其他崗位?如有,為何閣下又不說服務水平下降。
個人不見得合理而正常的人事調動竟可被閤下說成「拉低九鐵的服務水平」及「犧牲少數,成就多數」。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11-20 00:30 編輯 ]
teddybus
發表於 2008-11-20 08:29
原帖由 h2o 於 2008-11-20 00: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排隊時間上升只是服務水平下降其中一個簡單易明的表徵
唔好介意我比較直, 排隊時間上升唔可以係因為多人有需要排隊架?
就算巴士都有呢d 情況啦....
繁忙時間出到車海都大排長龍, 唔通又話巴士既服務水平下降?
講真合併咁耐, 我個人就唔覺得排隊時間有多好多囉....
特別係原九鐵車站,
我見係櫃台等人多過大排長龍囉....
你無可能話一兩日多左人等就將責任推晒間公司呀嘛?
做research 都要拎起碼一段長時間黎做sample 啦.....
h2o
發表於 2008-11-20 17:47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11-20 00: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個人八達通卡的申請表。
問題為,排隊時間上升根本不一定代表服務水平下降論證,
舉個例子,正如每日出外午膳時,第一天的餐廳排隊人數較少,第二天排隊人數較多,
便代表餐廳在第二天服務水平下降?為何不一定會當天惠顧餐廳人數急增?
因為現實上,客務中心的服務範圍的確有所大增,而在某板友例證中(雖然未驗證),整體票務處/補票處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似乎是前者因素的服說力高於閣下堅稱的票務處/補票處「抽走人手」之說。
小弟在此澄清,文句原意為「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合併前的)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合併後的客務中心)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合併前存在的九鐵客務中心結業,人手抽調絕為正常,難道港鐵會安排合併前在原有九鐵客務中心工作職員站在已關閉的客務中心門外工作,以維持九鐵時的服務水平?
再者,在大圍站客務中心關閉時,也是否將人手抽調至其他崗位?如有,為何閣下又不說服務水平下降。
個人不見得合理而正常的人事調動竟可被閤下說成「拉低九鐵的服務水平」及「犧牲少數,成就多數」。
提供個人八達通卡的是八達通, 九鐵只是代收表, 之後仲有通知, 取卡等步驟, 況且申請個人八達通卡從來都要付錢, 刻意去九鐵申請個人八達通卡的有幾多 (然後以此數目跟九鐵的學生數目比較).
至於人數之忽然驟變, 即是話我幾次的所遇都係巧合. 咁我又冇得好講, 鬼叫我唔係日日都係某個站搭車 ........ 但你又證明這一定只是每日驟增/減?
仲有, 根據你個原意 「抽走人手之說,只局限於(合併前的)原九鐵客務中心,在整體票務處/補票處(合併後的客務中心)人手上,並無明顯變化」, 即是以前可以用九鐵客務中心處理之事, 而家都要走去票務處/補票處(合併後的客務中心)解決, 但九鐵客務中心的人就抽走左, 咁都可以話冇倒退? (你要明白, 乘客需要的好多客戶服務係一個集合 (set), 三個地方係處理一個 set, 兩個地方都係同一個 set, 但三個地方變兩個地方, 兼人手被你抽走左, 咁結果可想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