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shiu830 發表於 2014-12-26 00:25

原帖由 solomon 於 24/12/2014 10:02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減至九卡,就算用新車,乘客量可增長唔太高,
以東鐵的情況,票價平,過海吸引力高,增長隨時幾何級數,
如果連新界東北未來發展,落馬洲口岸更多人使用,
就算羅湖繼續飽和,東西線吸引人流使用,
個人相信南北線通車五年內必定飽和,到 ...

絕對同意!!!
過海吸引力真係好高, 大圍至紅磡段可以分擔到的壓力真係不大
我估計更長遠的發展係需要設計多一條北區至九龍區的鐵路, 才能真正分流乘客

tonyng 發表於 2014-12-26 00:58

原帖由 solomon 於 2014-12-24 22:02 發表
其實減至九卡,就算用新車,乘客量可增長唔太高,
以東鐵的情況,票價平,過海吸引力高,增長隨時幾何級數,
如果連新界東北未來發展,落馬洲口岸更多人使用,
就算羅湖繼續飽和,東西線吸引人流使用,
個人相信南北線通車五年內必定飽和,到 ...

政府和港鐵是分開幾個階段來估算南北線的乘客量:

由現時至東西線通車之前,大圍至九龍塘為目前東鐵的最擠迫路段,每小時每方向的乘客量為58700人,
因此現時早上繁忙時間的班次是每小時22至23班12卡車,以維持100%或以下的AW1載客率。

但在東西線通車之後,他們預計會在大圍分流大約20%的乘客(前往九龍東和港島東)到東西線,
屆時沙田至大圍將成為東鐵最擠迫路段,每小時每方向的乘客量估算為46600人,所以即使由現時的
每小時22至23班12卡車,減至每小時22至23班9卡車,依然能夠維持100%或以下的AW1載客率。

到了南北線通車之後,他們由會預計有部分馬鞍山線及東西線的乘客會於大圍及紅磡轉車,最繁忙路段
乘客量估算為51600人(如果仍要維持100%或以下的AW1載客率,需要加密至每小時25班9卡車)。

最後他們又預計由2021至2031年間,每年乘客量會提升1.5%左右,到2031年的乘客量估算約60000人,
即需要加密至每小時29班9卡車的終極班次,並達至飽和程度。

南北線及東西線終極設計容量只考慮到2031年,2031年之後的額外乘客量增長將需要依靠其他方式,
例如興建新路線,以作分流。

MMMMM 發表於 2014-12-26 13:56

只考慮10年的載客量好像是不太合理和不正常的做法,一般地鐵路線也會考慮長遠人口增長,例如早期修正系統 也考慮20,30年之後的90年代。十年便告飽和是失敗的規劃。還有,當南北線通車後,官方公布預測最高載客需求是由 紅磡的過海路段,不是大圍至九龍塘。

[ 本帖最後由 MMMMM 於 2014-12-26 14:15 編輯 ]

tonyng 發表於 2014-12-26 18:04

原帖由 MMMMM 於 2014-12-26 13: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只考慮10年的載客量好像是不太合理和不正常的做法,一般地鐵路線也會考慮長遠人口增長,例如早期修正系統 也考慮20,30年之後的90年代。十年便告飽和是失敗的規劃。還有,當南北線通車後,官方公布預測最高載客需求是由 紅磡的過海路段,不是大圍至九龍塘。 ...
別忘了南北線和東西線已經是《鐵路發展策略2000》時提出的鐵路線,而今年發佈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顧問報告
也旨在為香港鐵路網絡直至2031年的未來擴展提供規劃框架。至於2031年後,某些鐵路線會出現飽和的情況,就會
留待再下一次鐵路發展研究才作考慮。

至於最高載客量需求,你先前看的只是2024年的情況,以下是政府和港鐵在南北線通車前後的最高載客量路段的估算:

年份 最繁忙的路段 最高乘客量 反映情況
== ====== ===== =============
2014 大圍至九龍塘 59100人  現時乘客量
2019 沙田至大圍  48800人  東西線通車後大圍轉乘客分流
2021 大圍至九龍塘 51600人  南北線通車後大圍轉乘客回流
2024 紅磡至會展  55300人  東南九龍人口增長
2031 紅磡至會展  60600人  新界東北人口增長

Kaix 發表於 2014-12-26 20:25

原帖由 MMMMM 於 2014-12-24 10: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9人一平方米,那個天才的計法?

日本東京每日都有不少班次迫到每平方米載9人

Kaix 發表於 2014-12-26 20:33

原帖由 ckw222 於 2014-12-26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覺得將來東鐵會變到錦

一定唔會,因為要達到每平方米載9人,
一定要靠乘客用力推壓擠入車廂甚至要推擠員協助推壓才可達到

香港人面對每平方米載4人的情況已經不願意上車,
所以客量上升只會不斷增加月台候車人數

Kaix 發表於 2014-12-26 20:45

原帖由 MMMMM 於 2014-12-26 13: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只考慮10年的載客量好像是不太合理和不正常的做法,一般地鐵路線也會考慮長遠人口增長,例如早期修正系統 也考慮20,30年之後的90年代。十年便告飽和是失敗的規劃。還有,當南北線通車後,官方公布預測最高載客需求是由 紅磡 ...


這只是應市民的意願去辦,
早幾年市民經常批評當年客量只達最高載客量50%的新鐵路是大白象浪費公帑(例如馬鐵/西鐵/機鐵),
政府其後廣納民意,所以現時起新鐵路都要預計一通車就好爆同埋幾年後飽和的先會起,
避免被市民批評大白象浪費公帑

HU6455 發表於 2014-12-26 21:22

原帖由 Kaix 於 2014-12-26 20: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這只是應市民的意願去辦,
早幾年市民經常批評當年客量只達最高載客量50%的新鐵路是大白象浪費公帑(例如馬鐵/西鐵/機鐵),
政府其後廣納民意,所以現時起新鐵路都要預計一通車就好爆同埋幾年後飽和的先會起,
避免被市民 ...
政府有遠大理念去起新鐵路, 但通車就未飽和, 市民政黨就會話政府既錯
但如果通車就飽和, 班班車要企, 市民政黨都會話政府有錯
最後政府跟據民意去推行計劃起新鐵路, 但結果遲遲起唔到, 遲遲無通車, 市民政黨又係會話政府既錯


總結一句, 無論政府點做, 永遠結果都係政府錯

solomon 發表於 2014-12-26 22:12

花這麼多錢,最終2031只能比現時每小時增加1500人,
絕對是荒謬而且浪費投資。當東鐵沿線人口再增加,
新界東北返工人口也不是只增加10000人的時候,
似乎現在要想的是南北線擴容,或增加新線了,
而北環線絕對不是解決方案。

K仔 發表於 2014-12-26 23:40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12-26 00: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政府和港鐵是分開幾個階段來估算南北線的乘客量:

由現時至東西線通車之前,大圍至九龍塘為目前東鐵的最擠迫路段,每小時每方向的乘客量為58700人,
因此現時早上繁忙時間的班次是每小時22至23班12卡車,以維持100%或以下的 ...
這些估算有沒有考慮到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古洞北、粉嶺北等)和北環線的發展?

另外,這裡的 AW1 是港鐵標準的 AW1,即每平方米站立 3.6 至 5 人嗎?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37列南北線列車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