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擬在九龍灣站B出口(北面) 加建橫過觀塘道行人天橋
[複製鏈接]
|
依家九龍灣站頭尾都有天橋接駁
有冇需要起多一條呢?
若果真係想做到九龍灣站直達東九文化中心的話
又可唔可以喺現有嘅兩條天橋伸延呢?
無啦啦起多一條天橋,仲要搞到條觀塘道左轉右轉
(都未計興建期間改道隨時影響流量)
兩個字講完:擾民!
|
|
|
|
|
疑建新橋係位於彩虹的一邊﹐平時人流都接近3/4以上﹐上落樓梯塞晒人要慢慢行﹐加多一條分流一下﹐都未尚係壞事。
|
|
|
|
|
借機為一堆巴士站製做停車灣﹐唔駛長期佔用慢線
|
|
|
|
|
起唔係問題, 搞到觀塘道微彎都可以算(觀塘道/駿業里天橋一樣係咁), 但可唔可以唔好再搞「堆砌式」斜道, 與其見有位就攝條斜道, 不如重整現有天橋系統, 令斜道在外觀和實用性都盡量做到滿分.
去東九文化中心, 我會覺得出入港鐵站的市民會比往來三彩的多, 所以斜道唔應該向三彩, 而且會同舊天橋樓梯口打交, 可以在非港鐵站範圍的右邊(由九龍灣站出來)整斜道, 斜道要有180度轉角, 避免大量行人貪方便, 阻礙真正有需要人士使用, 斜道旁有梯級供行人使用, 通往三彩一邊的斜道取消, 要增加行人空間, 係應該用呢度擴闊現有通道, 而唔係將斜道擺喺兩條樓梯中間, 讓各方向人流打交.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7-6-1 02:00 編輯
留意番條新天橋除佐通去九龍灣站,另一作用係提供無障礙通道往返觀塘道西行巴士站,
而升降機正正响三彩天橋
所以斜道低位連接現有天橋,唔係完全無道理
況且新橋落成後,九龍灣站往東九文化中心/淘大行人,
大多會改用新橋
打大交情況應該唔會太嚴重
斜道用現有設計連接新舊天橋,仲有個唔太顯眼的好處
就係變相擴闊九龍灣站同三彩天橋中間果段行人橋
近年新建天橋,大多捨斜道,改用升降機/垂直升降台
甚至係現時建有斜道天橋,都情願拆卸斜道,改建升降機,
除佐係土地問題,最大關鍵係升降機造價同保養都平佐
以呢個例子,如果唔起斜道,
直接响新橋起垂直升降台,連接新天橋同九龍灣站
己經避免佐你擔心行人打大交呢個問題
呢條橋反其道而行,起斜道而唔係升降台,
最大原因應該係變相擴闊呢個功效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現有B出口條天橋根本太多人用,繁忙時間迫到落樓梯
有時寧願兜遠少少,行A出口天橋再經牛頭角公園過淘大,起碼唔洗迫
真係唔該佢啦啦聲起多條
|
|
italk亞氏保加症討論者通病:魚蛋論、離地
|
|
|
其實即係將個樽頸擺左喺對面個落橋位
不如睇下個文娛中心會唔會有類似平台既野直駁天橋,等D人穿過個文娛中心去淘大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東九文化中心一樓接駁現有行人天橋,然後可於一樓:
- 經樓梯往現有觀塘道(往觀塘方向)巴士站
- 經扶手電梯、升降機往現有牛頭角道(利基大廈外)行人過路處
- 經樓梯往牛頭角道(往啟祥道天橋方向)巴士站
而面向擬議的新行人天橋只是行人通道及少量綠化空間,有條件研究
能否擴闊接駁行人天橋的位置以連接新、舊兩條行人天橋。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