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家討論過不少九巴優勢,
主要是BBI,但今次本人想提出觀點
就是九巴規模的優勢.
由290/A到88,粗略統計過有70部巴士需要調配
而根據三巴路線數量(2012-2016)
新巴:87-91
城巴:103-110
九巴:377-394
而根據三巴車隊數量(2012-2016)
新巴:710-722
城巴:933-958
九巴:3820-3920
假設這70部巴士,由現有路線分擔
新巴接近需要每條線要減一車,還未計一堆路線班次減無可減,亦不能重組的路線,以及運吉要求直接取消路線
城巴情況亦好不了多少
相反九巴有不少水位,加上2013年前,以加價代替減班/重組
就算新城合併,規模實力都不能與九巴相比
在這情況下,新創建可調配巴士能力理應較九巴低
九巴亦有本錢去以本傷人,開出比標書更優厚條款,反正舊區路線仍可不斷減班
其實這樣的招標是否公平?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本帖最後由 leefung 於 2017-7-10 11:37 編輯
好似新線會加Quota...
只係九巴順便Cut車調資源開...
名正言順將資源放係有用既地方上
新城輸既地方除了價錢,最大既可能係BBI
|
|
|
|
|
290/290A應該新城是但一間都應該食得落
安達臣有心要做既話其實新城係唔係可以合營去投呢?
不過之後仲有幾條路線有得投
新城重點投一兩條既無理由投唔到
除非佢份標唔得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但近年大家都覺得係有份抽舊區資源去新區
再講,兩間公司基數不同,BBI都係九巴SURE WIN
咁幾個因素加埋,九巴有先天優勢推論更有條件成立
新創建連輸幾次既死因,似乎唔係自己水皮,而係對手太強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290/A標書要求各30分
九巴咬大到各20分,已經講係要投放接近30部車
如果有得加QUOTA還好,但無既話,點嘔呢30部車都係問題
就算嘔一半,15部,都係九巴易嘔過新巴/城巴
新巴/城巴以往做重組太多,已經唔容易再抽走巴士
再講,安達臣枝標,九巴都係咬大,兩味變全日
如果九巴鋪鋪都咬大,招標形同虛設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當年九巴加價就話人賺到盡,呢家多左資源出黎改善服務又話人地以本傷人,我覺得講唔過囉。不如話柴小自己當年玩油價玩出事,商業政策出事,又係到自己閹割自己先啦 |
|
|
|
|
巴士車隊加Quota可以用錢買, 但落標時落咩班次都要考慮車長短缺問題, 新城尤其明顯
故現時環境與新城當年投到西九龍線時有好大分別
單頭路線理論上有得爭, 但論新線潛質, 除左油荃外今年RDP個幾條都麻麻地
尤其郵輪碼頭至又一城, 新城唔知會唔會有"796B症候群"
|
|
|
|
|
當初290系都係行廿一架車
而同一時間港島線西延通車都有兩三個月
手頭上又未必真係無車無人出標
當然我認同九巴每區減兩架車都已經有一大堆車
Which is 新城比較難做到
但係當年港島線西延同南港島線投入
都算叫俾左空間新城投標
到今年度有幾條線投標的話
老九應該都玩唔到條條煲到咁大的話
其實新城又未必玩唔到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老實講啱啱四條線如果都玩煲大其實好危險,唔知九巴仲夠唔夠膽咁玩。不過站乘客角度,公唔公平好似唔重要,反正開線價平班次密就已經係招標獨有優點。本身堆線都落九巴袋,依家仲有得減價,叫做好過原本添。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