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換牌錢唔係理由,有d錢係冇得慳
而且令管理、運作上對MTR一方及乘客一方產生混亂都係成本黎
東西線其實相當貼切,的確係連接香港東邊與西邊如果連香港東西地理位置都未有大約概念
咁比地方名一樣無用,正如有人會覺得馬鞍山同屯門係隔離
而且照此道理,港島線、南港島線、東西鐵線等名字亦會令人混淆
但現實並未見有此情況普遍,反而聽得最多係以顏色取代正確線名
講到尾都係靠一幅路線圖搭車,而最能夠令乘客減少混淆既安排
就係令同一段線路上無需轉車亦可直達既路段歸納為同一條路線
由修正早期系統中環至太子改歸荃灣線、北角至東隧改歸將軍澳線、尖東改歸西鐵線
一直都係咁既模式
而且東西線已通車路段純粹只係改名,沒有B線接手A線車站既問題
唔會出現尖東歸西時既混亂情況
熟客自然會叫番西鐵馬鐵,正如地鐵火車、藍綠紅線等名字依然百花齊放
唔識路既更加唔需要理重條線咩名,向app/職員查詢時自然有正確官方指示去跟
路線圖上一條啡色可以由屯門去到烏溪沙,而唔會去到紅磡轉左第二隻色以為要轉車
|
|
|
|
|
我覺得啲客誤打誤撞知道614P/615P架車會接着行615P/614P仲多過真正睇得明路綫圖個漸變色
所謂「引入新思維」同擾民可能只差一綫
|
|
|
|
|
你去睇下西鐵綫啲月台幕門係咩款式先啦
部車一停定再開門,個車窗畀車門+幕門遮到七七八八,喺車窗裝側牌真係會epic fail架
宜家喺駁卡位裝display已經算係咁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咁就簡單, 喺幕門上車門旁邊裝, 咁就邊個都睇到啦
|
|
|
|
|
「更複雜的服務安排」我意思係短途車、支線或所謂直通運轉嘅跨線行車
|
|
|
|
|
係鐵路公司黎講,更複雜的服務安排即係會製造更多的營運同效率上的限制
加上你提嘅安排,短途車同支線已經係現有系統存在
跨線運行並不常見(最經常出現都只係觀塘線下行直通荃灣線下行)
如果廣播同車內顯示已經足夠就可以
|
|
|
|
|
其實個名改東南西綫先至係最好,以顯示要經南九龍既事實。 |
|
|
|
|
有新服務就一定會換指示牌同導向標識,係鐵路公司營運成本預算之內
如果唔換指示牌,當東西線全線通車,西鐵線乘客見到「往紅磡」就會知道佢係去烏溪沙?
而馬鞍山線乘客見到「往大圍」就會知道佢係去屯門?
原東九龍線路段新車站又應該點樣標呢?
|
|
|
|
|
我想大多數市民至少會識睇每條線的獨立路線圖
所以東西綫全線通車後,沒必要搞什麼“經紅磡”之類的特別標示
反而是東西綫用什麼顏色代表跟值得關注
現在是選用馬鐵的棕色,但顏色偏紅,容易跟荃灣綫紅色混肴(日後可能會變淺色一點?)
反觀西鐵紫紅色剛好介乎紅色(荃灣綫)和紫色(將軍澳綫)之間
但是東西綫與將軍澳綫完全沒有相交,而且與荃灣綫相交處差別尚算容易區分。 |
|
我是一部小小MMC~~~~
|
|
|
港鐵路線圖採用Pantone專色印刷,而且係構成商標註冊的一部份
除非港鐵在路線圖更新時修改顏色,否則改現有線路顏色的可能性唔大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