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51客量比以前高左好多, 到底蝕多左定蝕少左?
[複製鏈接]
|
睇返片上次山頂調頭直頭要五手駄先走到
用左分幾鐘不過先得一兩架車等要過其實影響不大
不過個站既對面其實有個小空地
執一執既應該可以做到輕鬆三手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星期日日光日白拉哂龍都可以痴線 應該連士啤撻都炒埋 
搭過幾次51來回都係安全行車
|
|
坦克王EH 9697
|
|
|
順利村 發表於 2018-4-30 20:06
呢個只係謠傳,無內部人士確認過,況且載滿人的班次,袋足540蚊,圍番條數,以班次計的維修費應該不至於咁大
...
收貴要過運輸署同區議會兩關
九巴未做到呢步,或者係覺得R化太殺雞取卵
陣間比競爭者有藉口入嚟「支援」最旺時段,咁就連唯一大賺嘅位都無埋 |
|
|
|
|
51其實某程度上係社會責任路線,當日51由錦上路縮線到上村並減至平日一小時一班時,星期六假日日間由頭車至下午加強至15分一班.平日開咁疏蝕少左,假日人多機件損耗問題唔理得咁多.先唔好計較賺定蝕,我覺得作為荃錦公路唯一公共交通工具,做唔好實俾傳媒區議員賣廣告.做好俾人睇,係企業型象的表現 |
|
|
|
|
51呢類型爬山線,平日走一轉車,架車就要爬上爬落,保養/維修費唔少。
如果滿載嘅盈收,都依然抵不過行一轉車嘅保養/維修費,咁51係點做都唔會有賺。不過客量越多,可能會蝕少D錢。
呢樣野只有九巴自己先最清楚。
我有一個疑惑,
就係如果改用小巴/中型巴士行呢類型爬山線,係咪會冇咁傷車?或者保養/維修費會平D?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8-5-5 17:25 編輯
用中小型巴士行走
假設客量同整體候車
時間不變,咁即係用多咗
車長,成本未必可減輕。
早幾年仲討論緊低地台巴士
底盤強度低,但應該係針對交通
意外等情況,第一批低地台巴士都
退役啦……唔通仲收集唔夠數據?
R線收費除有可能招來其他
巴士營運商,連的士都會係競爭。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