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為何近年巴士路線既設計冇哂以前巴士路線既設計果種氣度
[複製鏈接]
|
不過我係認同近年巴士路線嘅定線係唔積極嘅
三彩>近年先有條9/28B/2X 全日線;之前夠膽係無全日線;
啟德>晴朗又係得5M/28B;出油尖旺係得24;
|
|
|
|
|
本帖最後由 fatpear 於 2018-6-9 09:45 編輯
完全唔明咩叫「巴士路線設計嘅氣度」先click 入嚟睇吓up乜,不過睇完內文都係唔知個論點係咩
近來呢個站越來越多令我覺得自己去咗火星嘅post,何止搭錯線,直情痴哂線
講番樓主話咩近代四小龍只係被塞咗幾條得朝早嘅青沙線要死得
先唔講有12/702等線停正四小龍門口
四小龍大部份座數都係十分鐘步程內就行到長沙灣道有齊去18區嘅巴士線
唔想行地面日曬雨淋仲可以行地鐵條冷氣隧道出去
方便程度應該唔多其他地方比得止
究竟同東北葵/荃灣西/葵涌邨等等等地方有咩可比性?
|
|
|
|
|
最主要係以前有車有司機就可以開線,而家就乜都講quota, 車隊有quota, 入旺區有quota, 司機呢?心知肚明喇 |
|
|
|
|
唉!人口又老化,司機越來越難請,地鐵又坐大,
所以我已感到「專利巴士」已經過時,
爭取多兩條地下自動行人道都好過!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香港究竟發生左咩野事?要玩到分化港島友九龍友新界友去到咁既地步?
試下逆地而處例如沙田區收起哂D巴士線要班友乖乖地步行搭馬鐵東鐵出入吧。
成件事最衰格就係點解新界友有權掌握哂來往大部分地方交通大權,但九龍友港島友就只好屈辱地求交通營辦商開恩唔到收左另一邊既交通服務,隨時侷佢地去新界友活動熱點先至搭到車出入係硬道理。
|
|
|
|
|
本帖最後由 MT695 於 2018-6-10 03:48 編輯
我諗你要改善下d表達能力,完全唔知你最後幾句up緊乜
同埋我唔明你覺得有咩唔公平
西九係一個小區,你同成個沙田區大區比?
|
|
|
|
|
抽絲剝繭後估計保羅大大神邏輯既中心思想,應該想講點解以前可以做到一小區一線但而家唔得。而第二版保羅大大神邏輯應該係想講點解咁多九龍區內穿梭要靠新界線做,搞到好似九龍唔夠用要外借咁。 |
|
|
|
|
雙向客源咪雙向客源囉,彈個「氣度」出黎都唔知阿保羅大大你想點;做唔做到雙向客源其實關區域規劃,以前冇咁着重居住環境就會直接起工業區喺住宅附近,於是可以好順路咁住九龍返新界嘅人都做到;但近年人口同工商業活動增長比例不一,加上環境考量,於是咪出咗純住宅區,西九填海區就係一例;上繁九龍入新界我諗隨着鐵路網絡完善,運豬都會鼓勵你搭鐵填番未飽和路段嘅空間,否則環保去睇,西鐵朝早3分鐘一班入屯門,東涌線朝早4分鐘一班入青衣都好嘥電,但至弊另一方向有樽頸,唔開咁密都唔得 |
|
|
|
|
所以我成日覺得西九龍填海區入新界的路線,
特別係青沙線,在晨早繁忙時間都未善用往新界方向的載客能力。
唔通九龍站、奧運站、維港灣、南昌站、海麗邨、四小龍的居民
就無人要入大埔、沙田返工?(特別係沙田市中心、火炭、石門、小瀝源、威記?)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住得嗰啲富貴地方,返嘅都係中環尖沙咀大角咀嘅寫字樓工啦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