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
有消息指有部份短車將會延長壽命至19年
[複製鏈接]
|
其實唔同年代既野拎黎比較一定出事
正如當年出PENTIUM 1年代,佢最快
但出到2,3,4 1就顯得佢慢
ADS當年係車型限制+冷氣化服務下為最佳選擇
但後期道路改善短車需求少左,ADS派咩線都比人鬧
本版早年都有人好憎ADS,仲話"沒用的東西就不要"
初代ATE當年人見人讚,依家行大線又話直梯比高載載少十幾個人
結果要將ATE當11米車咁用,鄉郊客量唔多又行到ATE肯定分到D車
睇怕要初代ATE退咁D,九巴先會考慮買高載11米車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S3BL470@98A 發表於 2019-3-17 15:15
觀塘廠是在90年代停用,被九龍灣廠取代。
未出現F牌車之前,九龍灣廠已經出現。
觀塘廠創紀一期嗰邊就係90年代停用
但巧明街係用到零幾年,去到舊年定前年先郁手拆
短金係入過呢間聽聞二樓入唔到11米車嘅觀塘廠 |
|
|
|
|
本帖最後由 HV7025 於 2019-3-17 21:48 編輯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19-3-17 15:03
你估打機買車咩
噤一噤個制話買邊款就買邊款?
當然我唔明既係老九點解咁勇一下就入大量sd
之前歐五尾會幾間公司都標緊E400,連MTR都買多兩架,當時九記撓埋雙手,都由佢
但由祖堯打回頭一刻開始,歐二短金退役後唔夠數已經係相當明顯,必然要用短過12米嘅車頂檔買10米或11米也好、不論批車車價平貴、架車好唔好用,基本上都要盡快買,無太多時間你考慮咁多
除非市場上完全無適合型號,咁就講得過去,但好明顯唔係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本帖最後由 cz9328 於 2019-3-17 21:55 編輯
kay 發表於 2019-3-17 21:14
其實唔同年代既野拎黎比較一定出事
正如當年出PENTIUM 1年代,佢最快
唔係要刻意比較不同年代。
起初回文只係想俾班未捱過嘅後生知道: 唔係個個都憎ADS / 短車。
要俾班太幸福, 幸福到不知足,出恨意嘅後生知道...上一輩有好些同道係由九十年代初等了又等...等咗三數年 (有D區甚至係等三年又三年)...屋企樓下才等到有ADS提供雙層空調服務。
要強調呢一點, 唯有講吓不同年代嘅情況。
|
|
|
|
|
其實我個人立場係傾向有大食大
不過呢招唔WORK,又唔夠短車
11米車亦唔見得會入個陣
得3個方案
新短車盡快出牌
道路改善工程比12米行
行到12米既線,唔可以行短車
同步進行無衝突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如果JZ 及 KA 牌ASV冇得續期...
沙田大埔有一堆唔夠一個月命。
KA 牌亦五月夠鐘。
當然到時 280x 如果可以換埋最後兩架掛牌, 81K 開始換出三幾架短車, 應該替補到沙廠/水廠退役車。
但其他廠嘅就兼顧唔到; 畢竟自從2018年某事故之後, 好似都少聽見有短車地區加入解禁行列。
|
|
|
|
|
kay 發表於 2019-3-17 21:59
其實我個人立場係傾向有大食大
不過呢招唔WORK,又唔夠短車
11米車亦唔見得會入個陣
同意
小弟由細到大搭得短車線多(細個搭28、讀書11C、91M短中混合,出來做野103轉番轉頭),短車從無離開過生活
呢啲線客又唔係多得咁交關,但用短車做閘長次數的確遠多過用中車
即使路面係可以用大一級,但現實卻成日因為短車少咗十幾個位,就係你做頭幾個無位坐嘅人,呢件事一啲都唔好玩
喺路面可行安全下,我絕對支持有大食大
但部分路面條件不太好,或總站過於狹小,就不宜強行轉大
前者稍為整路已經好危險,或者因為差少少過唔到而買起當地交通
後車就隨時因為總站調度不方便而影響班次(例如假日黃石,假如架架都係12米,架架三手軚以上調頭,遇著個手車無咁準嘅車長,塞住個站一陣,咁對中途站架車幾大都無意思啦)
事到如今,都真係唯有舊車續牌袋住先,但都只可以袋得一時 |
|
|
|
|
都話左
新訂批車正常2019下半年到港
已經接到2020年第1季退KL牌
只要老九肯將短雙放係正確地方
絕對夠數
將批車續命stand by亦無不可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如果純粹計短車數量,尾批ASV去到03-04年,可以話係喺短車過剩嘅情況下買
當時上文所講嘅短車線,有唔少白板已掛AV AD,17直頭改掛3AV,298亦都執咗,已有大量ADS做通天後備
但另一方面,短車線有唔少都係老人、醫院線,對低地台巴士需求其實比大車線更大
例如2D、10,加冷都係直接加金,有其實際需要
呢堆線有較大需要換低地台車,如果唔買短金,部分線應該等好多年都加唔到金,繼續買又錯唔晒嘅 九巴是在2002年訂購尾批ASV,2003年到港及投入服務。
ASV是特殊車型,有利用的價值。
尾批ASV未必是取代短車。DM是在2001年全退,BL只是行2002年,只得幾架M是行到2003年。尾批ASV有50架,超過舊短車的數量。
九巴在2003年利用ASV,雪藏ASV75-100超過1年。
ASV51-74是K牌,有KX牌,KY牌及KZ牌,由2003年1月出到5月。之後是出L牌車,不是由LA牌開始出,而是由LR牌出到LV牌。
九巴在當時是利用ASV。
|
|
簽名被屏蔽
|
|
|
本帖最後由 HV7025 於 2019-3-17 22:44 編輯
kay 發表於 2019-3-17 21:14
其實唔同年代既野拎黎比較一定出事
正如當年出PENTIUM 1年代,佢最快
都的確年代唔同有唔同結論
ATE個例子,新車嘅時候,九巴多數路線班次都比而家好,當年用舒適車改善服務係比較易受落
來到而家,稍為旺場嘅線出ATE,要企嘅機會都大咗,形勢唔同咗
行車時間長咗,企嘅時間長咗,都容易令人不悅
有唔少時候,繁時搭巴士只係為咗避開鐵路嘅擠逼,但如果搭巴士都係無位坐,咁不如逼鐵算吧啦
要求已經降到要個位坐低釣陣魚就算,仲講咩改善服務吖,窄位都袋住先了
同樣都係cut班收車,大車線起碼架車座位數相若,或者多位過以前用AV ATE,部分用12.8更加真係多到位
但短車線就有唔少班次座位俱減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