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新聞]
彭博指新創建考慮以3億美元出售新巴城巴
[複製鏈接]
|
你食我嘅我又食返你,仲要比條港鐵咁住上
合併唔重組有咩用 |
|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19-7-25 18:40 編輯
看過了,連經營現金都計唔到, 因為便覽没有公布Working capital
一間公司生財能力高唔高,有時都幾睇佢拖數的能力(Account payable)和收數的能力(account receivible)
另外,我粗略計算新巴,城一,城二的EBITDA,其實又唔差
新巴城一虧損由折舊引起,而折舊本身唔影響實際現金流
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年度,新巴,城一,城二EBITDA分別是1.36億,1.51億和1.67億元,合共4.55億元
如果新巴城巴估值3億美元(假設收購代價=Enterprise Value(EV)),EV/EBITDA 約5.2倍
載通2018年12月止全年EBITDA約17.7億港元,股份市值101億元,債務帳面值26.25億元,現金約11.74億元,
載通EV約115.9億港元, EV/EBITDA約6.5倍
類比新城業務和載通業務價值之後,
計算出新城估值(EV/EBITDA)低於九巴,亦算合理
|
|
錯字連篇
|
|
|
由於巴士業務係收現金無數期, 其實可以按P&L 大約推算每年的淨現金流入流出
個人意見係, 閣下可以考慮用財務費用去推測負債水平, 而人工, 採購, 收入部份你當零數期就得
|
|
簽名被屏蔽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19-7-25 18:57 編輯
做個valuation model 就知,working capital(AR和AP)真係估唔到,Inventories,AR尚且可以假設為0, 而AP真係一個謎
而估值模型最容易出cheat就係turnover day部份
我又唔係新巴城巴潛在投資者,在没有更多確實資料情況下, 計左佢大概個EV/EBITDA就算(雖然都應該唔準)
|
|
錯字連篇
|
|
|
S3bl430 發表於 2019-7-25 18:54
做個valuation model 就知,working capital(AR和AP)真係估唔到,
而估值模型最容易出cheat就係turnover da ...
你係一個零AR的專營運士行業估AR係無意思。
另外,AP你可以用冠忠估的。
但個人同樣認為意義不大。人工油費隧道費呢D主要支出佔左8成以上都係現金,零件要座貨而轉週量一般都係90天內,係同找數的duration 相近。
係專營巴士估AR, AP, 恕本人認為係不必要且略顯多餘。 |
|
|
|
|
02中巴都試過俾人敵意收購,因為人地留意住呢筆現金,更可況新城 |
|
|
|
|
可惜就是要估算change of working capital 先能夠推算operating CF
By the way, 如果一個業務無Inventory,AR但AP係正數(收數強,拖數勁), 咁對估值會有正面影響
|
|
錯字連篇
|
|
|
依家呢個賣價回報已經高過通脹同美國國債
過多幾年賣一定唔會有呢個價
好老實,收返3億美金
可以做其他更有前景投資
或者買野收息/轉做放數
都可能好過繼續做巴士
過幾年都預計賣唔到3億
今次賣既成數機會唔會細得去邊
同埋睇新聞,新創建都係中門大開,歡迎任何收購計劃
依家開個價睇下市場咩反應都好,同埋同人講自己意願(想賣但唔會講到好想好想賣)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巴士係專利,政府又唔會引入競爭,有穩定cash flow.專2表現尤其出色。如果stagecoach go ahead買就好,新城回報應該好過英國兩大集團好多子公司 |
|
|
|
|
正解. 等如養一間免息財務公司, 吾好話要有盈利,
蝕少少只要慳到集團既融資成本都有so.
正如超人間百佳, 其實基本上都係白做,
但點解仲存在? 日日收cash再加長AP周期,
現金流一流.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