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新聞]
彭博指新創建考慮以3億美元出售新巴城巴
[複製鏈接]
|
但呢個MOMENT 百佳前景無新城咁淡吧
當然百佳既對手唔係超市而係網購
但網購興左咁耐,百佳地位都無動搖
似乎影響比想像中細
反而網購影響D 中高檔既RETAIL
好似有間感嘆字號既,近年越做越DUP
想返大陸擴充市場結果唔夠人打要CLOSE STORE
香港中產消費力大不如前,但基層有根本需求
而過多十幾廿年,香港每3個就有1個係長者
呢個就致命
小巴R到有2蚊,但小巴本身無長者半價,變相收返全費
對小巴無影響,只係政府幫手比唔少錢
巴士隨時要將今日既車費乘70-80%去反映未來趨勢(當然要計通脹加價,機場巴除外)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又咁講
百佳又真係執下一間執一又一間
佢仲係好大但係隔一排就有新競爭者加入
網購/759/360/價真棧等等
其實全方位慢慢分走個餅仔
相反新城D金蛋線
可以咁講過多20/30年都唔會有影響
當然人口老化對盤數會有影響
但而家又唔係唔可以加價
甚至有時班65歲上條682都唔上82仲有賺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但之少基層地區,百佳惠康可以話係屹立不倒
巴士就算今日好多皇牌線
幾十年後一個人口老化都已經夠玩殘
好似華富邨
二三十年前交通需求仲高過依家
人口老化/人口減少根本維持唔到當年服務
(當然華富新邨起好就另一件事)
南區就算當年無MTR,但人口老化/減少/小巴爭食
個餅一路細緊
同樣道理,九巴獨市生意HEA做
有競爭有大量客源就點都要搶客(934),唔怕比人PORT(紅隧線)
不過新創建投咁多次標
只係投到B5/W1/20/22/608,同埋北區
好做個D,一係內定比九巴(5M/288 something),一係招完都係比九巴
咁點玩落去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當然嚟近5-10年兩大超市應該都可以維持優勢
但始終零售市場變化得好快
由貨品種類到購物模式
要興起新軍未必真係咁難
人口結構固然會對交通需求起頗大變化
但只要過左重建期就係新既開始
亦唔係成個大區一齊重建既問題不大
之前都討論過
係既新城個前景冇老九咁好
但城二有足以救全家之力
新記既將南康城仲有得發展
其實重點在於點玩手上既盤
就算老九個盤本身好靚
轉個頭咪又係要見紅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作為銷費者, 個人覺得千奇唔好拉百佳賣盤去講
怡和經營的惠康萬寧越做越大, 人地設計同燈光起, 對比百佳"感覺上"高兩三皮
人地萬寧燈光柔和舒適, 屈人寺同百佳係刺眼趕客走
屈人寺集團近年越做越縮係自己管理有問題.
不過, 前面有人講京東, 其實HKTV MALL 就係採用京東模式, 對傳統超市長遠有挑戰.
新城就係市場問題, 整體來講, 新城按比例的投訴係少過九巴, 人口老化加上市場太細呢個難關, 係無得搞
|
|
簽名被屏蔽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19-7-26 12:05 編輯
新巴城巴港島線前景再差都好,都有6系/260,2X,8P,15,7xx系依d有一定盈利基礎既路線,至於過海線盈利水平更高
除了免收隧道費的潛在利好政策(對905,970系經營尤其有幫助),
南區和西區線之間存在整合空間(見4X的建議),兩巴易手後仍有空間通過精簡路線網絡節省成本,
相信有助部份抵消老年化+人口減少衍生的問題
東鐵過海看來要不停延後通車時間,而影響主要集中在老牌紅隧線(101,104,111,116),
但我覺得,除了104外,東鐵過海未必顯著打擊新巴客量和相關路線盈利能力,畢竟總會有死忠唔介意慢而坐巴士,
而部份港島線車站(例如上環,銅鑼灣)上落月台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亦會降低部份過海客搭鐵的意欲,
另一邊廂,7xx系在東鐵過海後的角色更加重要,此消彼長下會部份抵消上述事件的影響
新城的經營前景未必很差(至少仍看到有利業務經營的因素),
但新創建將其套現換其他資產(海外資產? )亦能理解
只要一家公司有持續正數的EBITDA,總有他的投資價值
|
|
錯字連篇
|
|
|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7-26 12:14 編輯
隧道費唔係免收, 係延緩加幅. 實際上, 人工升加上收入跌幅, 係難以抵銷所謂免隧道費因素.
放諸四海發達地區, 有咩地方係做巴士唔洗補貼又可以係人口老化鐵路搶客下收得平呢? 我就唔多覺有.
新城做比交咨會盤數, 係加完價都係繼續蝕, 正正係因為人口老化呢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就算比你有兩蚊計劃, 都係收收一半錢
*總有, 南區區議員係拎西港島線要港鐵交報告做政績
新城係做專營巴士, 當收縮規模就要裁減管理層流失人才, 難以維持現有IT 系統, 因為攤分成本高, 變相更難同九巴同場競爭
嶼巴只係冠忠副業兼獨市, 唔洗有咁多顧慮
做生意角度, 一個成熟並且市場年年縮的市場, 重有咩好做? 實際上本人半年前見到交咨會新城加價的報告兼者老縇收緊就提出呢樣野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109722-3-1.html
|
|
簽名被屏蔽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19-7-26 12:24 編輯
所以新創建決定要賣巴士資產囉
依家睇下有没有對家用2-3億美金買依舊資產
新城前景唔太好,但都唔駛講到佢未來幾年要倒閉,價值歸零咁
巴士資產係有一定的投資價值點都好過可再生能源發電場資產,甚至有時會好過火力發電資產(因為監管更嚴,煤/天然氣價格變動亦控制唔到),
相對來說,人工成本更容易估計
如果下家入主新城後償還所有貸款,再打包上市,可能可以更早體現資產價值
|
|
錯字連篇
|
|
|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7-26 12:26 編輯
其實香港做生意有個問題, 就係LOW TECH 撈野, HIGH TECH "HI"野
UNIQLO 自己老細話, 係照搬當日的香港成衣零售模式, 但關鍵差異係人地有投資係布的開發到
所以人地D款千遍一律, 但布的材質防寒或排汗又平
所以係全球, 包括大陸都有得打
根本問題係, 本地做生意模式, 太過習慣用資產搵食, 只係講究包裝CUT COST
實業因為管理並且要係科技追加投資, 某最大本地商人咪又賣得就賣
商業信托, RSIT咩都齊
有間數字的電訊公司, 由市佔第一跌到排尾咁滯, 但當然, 流失去佢個仔個間, 或者好似HGC咁, 賣成20億美金, 都未必有損失
|
|
簽名被屏蔽
|
|
|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7-26 12:30 編輯
無巴士搭可以行路, 但無電睇怕連水都無得飲
所以世上無一個國家當巴士營運係核心產業, 而電廠同電網就係核心產業
另外, 當日只係城巴都值3億美金(城巴車廠當日未完工), 而家新城新車主導, 加埋三大車廠的構造物, 先3億美金
實際質產質素已經係大跌
新城執其實都可以預期GA LAR, 3年前我已經咁預測, 無左紅隧線收入, 低價流水線得2蚊客主導, 捱得幾耐?
巴士公司會年都要交未來五年的FORWARD LOOKING PLAN, 我做就一定把港島人口跌人口老化, 加上潛在鐵路發展的負面影響加晒落去, 叫政府自己睇清楚
我個人認為新城都會咁做, 政府無表視無反應, 點解唔賣呢
|
|
簽名被屏蔽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