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紅隧封閉個十多天以來NWFF北紅土線主要係平日兩繁時段用平日的離島線Spare船,
(如:新輪株如仔,兩層普通慢船)做加班;其他時段就無乜特別話會加班最盡只安排多一隻聲威船行?!
|
|
|
|
|
渡輪有先天缺點, 就係碼頭唔就腳, 要轉車轉船先到
除非巴士及地鐵加價至一百蚊先過到海, 否則都解決唔到呢個問題 |
|
|
|
|
碼頭位置偏遠、香港人覺得坐船慢及限時限刻是重要因素。
好像港珠澳搶走噴射船3成多乘客,珀客中環船客量差弄到去年鬧出cut船風波就是例子。
|
|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
|
|
如果一程船只有兩個碼頭,兩邊仲要駁車,當然係無人搭啦!啲人梗係搭隧道巴士或者「党铁」好過!
但若果一程船可以停幾個碼頭,例如:「屯門-馬灣-中環」以及「中環-紅磡-觀塘」,其實係會吸引到一班想避塞車的海邊乘客。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雖然標題討論港內線
但提到屯門至中環快速船
西隧通車之後該渡輪仍與
962系並存過一段時間,快船
一般可40分鐘內行完,但結束
前單程票價$27,明顯真係要船
可以步行到所需地點而唔需要
接駁車(免費與否,時間也是成本)
先有足夠競爭力,962系做嘅範圍
大好多噃……
另一例子係中環/梅窩渡輪,
船嘅班次都係死因之一,走咗
班船隨時搭3M到東涌都未有
下一班,如果唔係去中環附近亦
係無好處,要好似天星咁又密又
便宜(多客也不一定高盈利)呢種
例子實在難以複製。 |
|
|
|
|
唔少情況﹐真係車快過船﹐這又真係事實。
再加埋船期的密度﹐只要夾唔到船期就出現塞車都快過船(連等船時間)。
少數情況係北角的幾條線﹐航線長度唔長﹐但係車又要兜大圈﹐唔夠船的直接。
北角的一邊又同MTR/電車接駁﹐步行距離唔遠。
所以仲維持到航班唔係太疏﹐令到航線仲有得做。
反觀其他港內線﹐都唔易搵到相類伕的地理優勢﹐令到航線可以持續有盈利去營運。
澳門船﹐車可搶3成客。
真心講﹐新界人(特別係葵青荃灣﹐沙田一帶)不論時間及交通費用﹐坐車真係無得輸。
搶到船的乘客﹐完全不感意外。
正如﹐港島人去澳門﹐坐車的吸引力就真係不大了。(唔計真係遊覽大橋這個目的)
珀<>中航線﹐根本就係唔夠客去支持非繁忙時間﹐試問成個島有幾多人住?
成個珀麗灣的交通﹐車及船根本係有結構性問題。
當政府放寬車船比例﹐就更加減輕船的比重﹐令到船就更加少班次﹐更少人坐。
|
|
|
|
|
都唔講屯公
仲有汀九同西隧塞車情況差咗好多
如果屯碼直達中環灣仔或者有得做
我估朝早香港過澳門應該多人搭過倒轉
咪拎幾班船停屯門出中環唔好嘥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