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樓主要的是彈性, 網約紅的是最優解,
樓主可以開發一個apps去結合去協助前往差唔多目的地的乘客搭同一架的士
至於巴士和綠小,運輸署相信唔會玩"需求訂製"
話明"專利巴士"和"專線小巴"就係要行固定路線
另外,表面上紅小可以滿足條件,實際上政府已用紅小禁區去限制發展
我想,只有可以調動旅遊巴的公司可以滿足樓主的"需求定製"想法(例如, 一班學生去旅行book巴士)
但旅遊巴公司相信會要求一個很高的收費(例如巴士車費幾元,旅遊巴需求定製可能要10-20元)
畢竟這種業務有很大經營風險, 而且旅遊巴公司不能好似專利公司入平油
當然,樓主如果覺得收費太高的話,
我只能說樓主是"吃米不知米價",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
|
錯字連篇
|
|
|
12Lane 發表於 2022-8-31 10:52
一來,唔駛比錢預約嘅,執行上已經近乎不可行。
二來,有二十個客要7:30屯門上車去將軍澳,又有三十個客 ...
-一來,唔駛比錢預約嘅,執行上已經近乎不可行。
唔係只要有人訂就派車,係揀最多人訂(同時未有常規線或常規線運載力唔夠)嘅需求來派車。可以容忍少數人臨尾no show,但係既然已經係針對相對較高嘅需求來派車,大量乘客同時no show機率好細。
-二來,有二十個客要7:30屯門上車去將軍澳,又有三十個客要7:45上車,又有五十個客要8:00上車,咁又點樣需求訂製?
如果當日特車只有一部,就做8:00開。有兩部就做埋7:45果班。有三部就做埋7:30果班。如果乘客需求長期如此,就cut至只開一班,直至乘客報告嘅需求中第二多人嘅時間客量多過開一班車可以回到本嘅最低客量嘅時候,(由次日起)加翻一班特車。
-如果要了解呢類需求,不如直接做居民問卷調查再擺上枱建議限時限刻開特別班,咪一樣,亦都係以前區議員一直做緊嘅野。
我係想儘快響應乘客需求,乘客每日2am前(實際係頭晚)報告左需求之後最快當日就可以搭到特車。跟現有流程嘅話至少要數個星期吧……
-另外,營運同監管上,又係咪變相比巴士公司做「紅van」,可以中意點定線就點行,今日夠客就開,聽日唔夠客又唔開,今日就兜呢幾個站,後日又兜另外幾個站。咁係咪真係對大眾係一件好事?
我唔覺得會讓大眾覺得混亂。大眾只需認識常規線,同埋每日接收啱佢嘅特車資訊,特車唔啱佢果日佢唔使瞭解當日特車去向。將呢個定製特車嘅quota限定在比較少嘅水平(例如每10000個通勤人口只編排1-2班定製特車),唔會對常規線造成影響。絕大多數乘客仍然係去搭常規線。我嘅理念只係俾巴士公司可以儘快響應到常規線未能服務到嘅果部分乘客需求。呢個機制下收集到嘅乘客需求數據,亦都可以被用作循既有機制去改變常規線路服務。 |
|
|
|
|
S3bl430 發表於 2022-8-31 18:34
如果樓主要的是彈性, 網約紅的是最優解,
樓主可以開發一個apps去結合去協助前往差唔多目的地的乘客搭同一 ...
我係想令到專利巴士服務有翻D彈性。當然,巴士始終係集體運輸,彈性一定無的士高,但係唔代表使到而加好低彈性嘅服務有翻些少彈性係無意義。現時機制下,觀察到乘客需求已經要一段時間,真正旭到巴士線路一定以數週計。我嘅想法就係在預先編定嘅每日特車quota之內,可以在一兩日之內就響應到乘客需求。
|
|
|
|
|
其實香港要俾錢訂嘅話已經好麻煩,每晚要用10分鐘去為搭車俾錢
我落屋企樓下搭巴士,用八仔嘟10秒都唔洗
而且支付方式都係問題,唔係個個香港人都有Payme/信用卡
有啲上咗年紀嘅但佢哋對交通有需求,咁你都照顧唔到呢班人
======
開車順序
你按需求定嘅話,今日有車開,聽日冇車開
就咩下下都要班客靠估
同埋你又話要提早訂,一陣訂咗冇車又要退款返俾人
反而係用多咗不必要嘅資源
=====
路線需求
其實個個人返工地點唔同,我用呢個例子比如你就明(荃灣去灣仔)
例如荃灣過海
10個人麗城出發
15個人荃景圍出發
10個人石圍角 象山出發
20個人荃灣西站出發
12個人汀九出發
10個人荃錦公路出發
10個人去跑馬地
30個人去入境處
15個人去禮頓道
12個人去怡和街
10個人返天后
35個人0900前要到
25個人0830前要到
10個人0800前要到
10個人0700前要到
淨係咁都諗到你頭痛,而且呢個案例隨時有幾百個
|
|
265B 22年不變
|
|
|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2-8-31 22:07 編輯
我覺得因求供需式提供服務唔係差,明白你想要做到好似共乘的士果程模式。
但實際運行上幾乎係限制極大,甚至比起現有運行模式更為複雜。
No Show固然係一個Case, population size有幾大都係,唔係個個人都好似巴士迷咁樣得閒無事開個九巴城巴APP黎睇,仲要日日開APP為第二朝 "爭車爭線",你果架係小巴的士都可能得,但講緊咁大架巴士,調動成本同靈活性比前者低咁多。有七十個人想由沙頭角沿線去旺角,又有六十個客想由皇后山去大埔中心,又得一部車,咁又係咪真係要山長水遠私部車入沙頭角去做你十幾蚊生意而唔去服務"好做"好多果班短途客? 所以諗就好完美,實際上就好難搞。
要做到同一效果,我反建議不如運輸署/巴士公司每年搞幾個地區公投,收集乘客通勤習慣,投完一次就下次搭車減五蚊,按結果分派需求,每隔一段時間檢討一次交通班次同服務,咁樣分分鐘仲好,又唔駛日日要班市民㩒制,不過"公投"同"民意"呢兩個字仲喺香港本字典存唔存在,你我都心知肚明啦。
大眾只需認識常規線,同埋每日接收啱佢嘅特車資訊
做巴士迷都要落番地,除左巴士服務極稀少地區,我諗你訪問十個人有九個都答唔晒佢樓下有幾多條巴士線經過,村巴類路線甚至好多人住左十幾廿年都未必知,真係唔係每個人心目中對交通都有巴迷果種關心度同參與度,除非真係住鄉村每日靠果一千零一條村巴/小巴/巴士出城。
到最後,其實我幾欣賞你呢種諗法,但個人覺得用喺人口稀少鄉村地區反而更好,外國都一早有先例,亦都類似紅VAN,有人搭就留位,有人上先兜入去某些人少車站。不過當然呢個模式都有佢限制,就係老一輩根本唔會識用。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2-9-1 07:57 編輯
見到另帖講290A、948E派出
不常見車款,引致乘客明顯增多
而陷於每一個角色都無錯嘅爭議
1. 客訂巴士如祗接受特定的乘客搭
仲係唔係專利巴士? 以往旅遊業正常
時建議攞喼客搭A線、一係搭E線要補$
都有唔弱嘅理據反對咁樣設限制。
2. 今日有聽日唔開嘅問題,我認為
設立得客訂路線,要有一至兩個月嘅
試辦期,專利巴士要操線但未聽過非專
要咁做,但馬場等娛樂場所散場線有無
無操線呢回事? 二來正如#35講用非專
做就一定計埋回空費(私牌出入)嘅成本
專利巴士做就祗能呃里數收多一級。
3. 電子支付與回款問題,排除咗
唔識用手機付款者申請服務,設立
中介唔可能做義工、巴士公司做返
亦涉及角色衝突。
4. 有一段時間為咗續專營權,
會設立跨公司嘅BBI,哪怕回贈
不足一元或者邊間公司出資,至少
有途徑知道另一家公司轉乘自己嘅
路線而有個參考,而家係傾向僅提供
轉車地點卻不再提供轉車回贈。
5. 紅Van某程度上做緊類似服務
滿坐人數門檻低,但新市鎮幾乎都
不准營運,多少也涉及勢力團體利益,
兼司機高齡化,事實上祗係等自然淘汰。
爭議太多,弊多於利,唔適合香港環境 |
|
|
|
|
二來,有二十個客要7:30屯門上車去將軍澳,又有三十個客要7:45上車,又有五十個客要8:00上車,咁又點樣需求訂製?
如果當日特車只有一部,就做8:00開。有兩部就做埋7:45果班。有三部就做埋7:30果班。如果乘客需求長期如此,就cut至只開一班,直至乘客報告嘅需求中第二多人嘅時間客量多過開一班車可以回到本嘅最低客量嘅時候,(由次日起)加翻一班特車 姐係我要第二朝訓醒先知我報名果班車開吾開得成?7:30班客比你放兩三次飛機就會一去無回頭,
一場大台戲到最後都係做一班8:00,
倒不如巴士公司用自己數據編班特車出來願姐上吊算
|
|
|
|
|
多謝咁多位回覆。其實好多新野都係咁,如果咁容易做,一早有人做左啦。無咁容易做嘅野,技術上有限制還可以搵solution,政策上嘅限制就幾乎無解。如果有人成功改變政策或搵到政策空隙先算。定製巴士在政策上嘅限制就係專巴行駛須事先批准,非專行駛享受唔到專巴嘅免稅福利同規模效益從而營運成本較高,紅van行駛又太多禁區唔入得。只有呢D政策限制有機會鬆綁,呢件事先有得諗。 |
|
|
|
|
小小溢價就想玩定制你真係唔使諗......講緊每個客肯+$10或以上, 再加埋一架雙層起碼保證坐得大半滿先再講~
最好你玩既定制係BOOK果刻開始就要比晒車資, 佢最後唔坐都要比錢, 你先焗到人上車~
|
|
|
|
|
用返我#20嘅情況嚟講,非專開
嘅價係每位貴過當區的機場A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