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北環線南延與RDS2區域快線的微妙關係
[複製鏈接]
|
感謝幫忙Edit圖!這幅圖中的構思是2021年末的產物,事後亦經過不少進一步的優化和重新思考,慢慢演變至今天新的北環南延方案。
講翻重點,中型鐵路最關鍵是有/大部分獨立路權,高架(架空)+路面結合,未必完全沒有地理空間起,當然需要繼續爭取市民支持,但隨住當區新樓盤和人口增加,居民看法可能亦有改觀。而這條線路的構思主要功能是提供接駁feeder, 以及提升新界西北鐵路網robustness,分流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 因此全地底方案如你所提到,對於這個定位來說可能是過於昂貴.
|
|
|
|
|
garyz 發表於 2022-10-24 15:21
認同屯門應有出市區的路徑,減輕西鐵壓力,始終就算不考慮北環主線,單單屯門加兩站,洪水橋加站所吸引的 ...
屯馬綫每朝荃灣西落10%左右,再上10-15%
美孚落15-20%上<5%
南昌落25-30%上5-20% (取決於有冇東涌綫前兩三分鐘到站) |
|
|
|
|
謝謝分享數據!未有機會仔細核對,不過這個方向對討論有很大幫助。
如果數據準確,即係一抽列車到達南昌後,仍有約60%左右乘客仍然需要繼續南行。倘若頻繁行大細loop,這些乘客全部需要落車,再等候大Loop車,運營管理上不太理想。
|
|
|
|
|
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10-24 19:29 編輯
根據tony的說法,現時南昌到AUSTIN每小時最多30班車。可見如果想增加到36班,需要提升通風系統。
|
|
perge movere
|
|
|
田二少今日FB堅決認為中鐵線唔應該去九龍塘,並認為將總站駁去美孚便可,
可以慳到錢之餘,荃灣線亦足以應付,反而逼爆東鐵不可取,
無古洞居民有直車唔去會咁轉車過海法,表示會同主席繼續商討
見下圖
|
|
|
|
|
garyz 發表於 2022-10-24 15:45
感謝幫忙Edit圖!這幅圖中的構思是2021年末的產物,事後亦經過不少進一步的優化和重新思考,慢慢演變至今 ...
我始終覺得如果真係起跨都會走廊 應該由洪水橋駁落明日大嶼遠期經機場個條鐵路
一來欣澳個條只係經交椅洲邊皮 長遠應該唔夠用
二來可以銜接交椅洲+機場/港珠澳大橋+前海 充分發揮跨都會呢個用途
|
|
|
|
|
其實係嫁,之前唔知邊個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係有預留地下鐵結構。
|
|
|
|
|
HKBCF係詳細設計個陣係預到有railway reserve,但實際有無放落去就真係只有政府知
而且大家真係好乖地緊跟起嘛10年前研究過,由前海經東大嶼直去港島之國鐵/高鐵方案
|
|
|
|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2-10-28 17:01 編輯
北環綫南延係因為西鐵錦上路樽頸,個樽頸去到美孚都未完(至少去到南昌),過海要再轉多次(呢個位邊個會搭荃灣綫過海),駁落美孚有咩意思?
北環綫駁落九龍塘,除了分流作用外,亦方便新界西往返九龍東,屯馬加觀塘綫仍然太慢。
北環綫係得古洞站本身有東鐵,其他站都要再駁腳先到東鐵,如能一程直達九龍東,將有助減輕東鐵負荷。
去美孚唔係唔得,但可以跟我FF的港版臨海線咁繼續去:荔枝角-李鄭屋-九龍塘-宋皇臺-啟福-觀塘碼頭-茶果嶺-油塘。 |
|
|
|
|
本帖最後由 TYChow 於 2022-10-29 12:23 編輯
其實「中鐵綫」如果喺九龍塘以東,繼續去到啟德、東九龍、將軍澳,以及科技大學嘅話,如果在荃景圍能作換乘安排,唔排除會有人想由荃灣站,經荃景圍站轉車去東九龍以及將軍澳。
「中鐵綫」喺荃葵區嘅隧道走線,應該係由下花山轉東「射去」曹公潭,增建「曹公潭站」接駁延長之後地鐵荃灣線。
之後穿過芺蓉山向東面行去2029年重建嘅象山邨,並且喺象山邨附近設置「象鼻山站」,若有需要,「高鐵香港段」近城門谷附近的隧道亦應作出相關之配套工程。
「中鐵綫」喺經過石蔭梨木道公園之後入童子街,「北葵涌街市」附近起多個「上葵涌站」,之後過山去九龍塘。
港鐵喺「小蠔灣報告」入面已經講咗,即使有鑽石山往來寶琳嘅東九龍線,觀塘線彩虹至九龍灣喺2036年嘅早繁客量會有每小時51,000人次,在「每平方米站立四人」嘅情況下其實是會爆棚,如果現時沒有「過山」東九龍線,觀塘線黃大仙至九龍灣擠塞問題可能會更嚴重,所以「中鐵綫」是應該預留讓荃灣的乘客能轉車去東九龍、將軍澳、科技大學嘅空間,而轉車時亦能避開觀塘線和太子、旺角地鐵站。
此外,中鐵綫在曹公潭以及象鼻山附近增加鐵路車站,亦可幫助荃灣北面上坡地區的土地開發。
不過,中鐵綫喺李鄭屋同蘇屋邨加站會比較困難,因為九龍塘站東面有軍營而不能再新建鐵路穿越,新站只能南北走向與東鐵平行,如果再於深水埗山邊設站,走線會嚴重偏南,不符鐵路所需的最少轉彎半徑,所以「中鐵綫」要喺深水埗再加站反而不可行。
如果由我設計的話,中鐵綫會由九龍塘「歌和老街公園」出發,經過「小西湖」射去青沙公路轉車站並新建通風樓(同時避開九龍水塘),之後再穿山去石籬邨附近增建「上葵涌站」。 |
-
「上葵涌」至「九龍塘」之隧道走線建議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