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UN8708 於 2023-6-19 21:42 編輯
近年東涌北對外交通需求上升,黃巴安排各條E車兜東涌北,唯令車程非常迂迴,尤以博覽館開出的路線爲甚。
而由於途經青馬路線時間上無法與港鐵匹敵,兜路加上疏車,亦使其漸漸失去後勤區、東涌西等客源。
其實,東涌北出區需求是否如此龐大?若否,是否應以青馬作轉乘站,各分區(機場島、東涌西及市中心、東涌北及將來東涌東)各設一條直出密車線,使用類似屯門轉車站的方式來進行轉乘?
參考龍運,E31、E32、E32A服務範圍各異,卻能相互利用,客量不算標青,但至少比黃巴佳。
另,港珠澳應否加入E車?始終高峯期A車機場一站打爆,E車可算是另一選擇。
歡迎討論。
|
|
|
|
|
本帖最後由 YouTime 於 2023-6-19 21:53 編輯
點解又要拖埋其他乘客落水?港珠澳打爆左部車東涌居民同後勤區多得班港珠澳客唔少,應該用B車做好過 
同埋東涌北路網好差,不停兜圈 |
|
咁就叫優質服務呀?!仲要加價?!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3-6-19 22:53 編輯
1. 東涌人口係持續增長,但有排
都未去到屯門嘅級數、屯馬線要
睇吓去邊區,九龍仲可望以時間穩定
做優勢,但去荃葵明顯巴士便宜又快捷
港鐵東涌線vs城巴北嶼網絡競爭力不低
2. 承上,如東涌各分區以較密車線
去到青馬轉,既然都係轉車就會令更多
乘客去返港鐵,而且青馬轉乘站係封閉
設計,以屯轉西行為例萬一有乘客在轉車
站下車卻後來有交通意外,屯公幾乎無車
可至仲可以行返落去搭52X/53甚至的士
至少有後著,同樣情況發生在青馬就瀨嘢
3. 正如上面嘅意見,珠橋請用B線
E線假設撤出GTC但服務珠橋咁仲
停唔停東涌或/及後勤區呢? 城巴越嚟
越多E線經東涌北,商業考慮拉遠與A線
在車程上的距離。城巴B5以低價入標仲
主要係送客落鐵,不應讓原E線乘客找數。 |
|
|
|
|
kitarolo 發表於 2023-6-19 22:16
1. 東涌人口係持續增長,但有排
都未去到屯門嘅級數、屯馬線要
睇吓去邊區,九龍仲可望以時間穩定
如果青馬出事而冇車可轉你坐直車一樣塞死唔郁 |
|
|
|
|
樓主建議,後勤/東涌各自分區
以循環線嘅方式去青馬轉乘,咁
似返R8最近都要觀景台先有得
掉頭,都唔好話交通意外,淨係青馬
強風要高身車輛行下層通道,即是說
所花時間等於途經兩次樽頸位。 |
|
|
|
|
kitarolo 發表於 2023-6-19 22:28
樓主建議,後勤/東涌各自分區
以循環線嘅方式去青馬轉乘,咁
似返R8最近都要觀景台先有得
唔係,意思係E11/E21/E22各條分別只做一區,提供轉乘優惠。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3-6-19 22:50 編輯
明白。E21機場島往裕東有雙向分段
不易處理、E21D亦要輔助S56,E11至今
都未致於夠勇氣完全唔做東涌市中心......
機場島假設分配到其中一條,因為通勤
都唔係人人喺GTC搭機鐵、A線復常路遠
再調整路線好快全機場祗剩下輸入勞工
順帶一提E線便宜故不積極,A線唔夠載
都難加班,祗怕咁樣改都係反效果居多。 |
|
|
|
|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3-6-19 23:27 編輯
第時居民暴增就難講,但一直以來用東薈城做hub似乎唔算失敗掛,後勤區唔同時段提供穩定客量供應,再順帶東涌市中心執埋一大堆嶼南/M線轉車客。係唔知幾時開始要搞到條條線都要咩都做晒先安樂,特別城巴。
不過以後東涌會好唔同,呢種搭車方式會漸漸成為歷史架啦,加上機場增長潛力堪憂,交通會唔會受惠東涌東發展大幅改善都仲係未知之數...
|
|
|
|
|
個問題係每條綫都20分鐘一班叫人點轉?如果做到城隧個班次就話啫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新造的人、如鷹展翅上騰。
|
|
|
睇返新城最近重組都係一條綫做曬多區,所以如果E11/E21/E22南北分家,唔排除係R11東涌版日間化。
|
|
新造的人、如鷹展翅上騰。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