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3-7-17 15:32 編輯
我幾時有權去終止呢個討論,只不過我已經講左,我回應過,我本人唔想再回應都唔可以? 我又幾時有阻止過你地去繼續討論?
咁既然閣下咁想繼續既,又要出埋D激漲法要我繼續同你講,今日又打風,咁唯有奉陪一次。
好簡單,
就你張圖,我已經唔認同你對於呢個"長沙灣"嘅畫法,咁我想問再討論落去有咩意義? 我前面已經回覆過。
咁不如講一講我嘅前題,就係地名係由幾樣因素形成,任何有根據嘅文獻都係可以被理解為地名來源解釋,後代約定俗成又得。
所以我完全冇否定過南昌定係長沙灣南係唔岩,只係我同樣覺得長沙灣西並非無根據。
引述維基百科 - 長沙灣
""
長沙灣位於荔枝角和深水埗之間,填海發展前是一個長形沙灘,以長沙灣道位置附近為海岸綫,當地鄉民稱之為長沙灣。而海旁則有數條鄉村,包括黃屋、李屋、蘇屋、鄭屋、白薯茛及上李屋,長沙灣於清嘉慶年間出版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
....
一般而言,長沙灣泛指蝴蝶谷道至東京街之間的地區,以東京街與菴由(大約由東京街與欽州街之間,是長沙灣與深水埗之過渡段)連接,並與深水埗分隔;與蘇屋及李鄭屋以青山道為界,與荔枝角以蝴蝶谷道為界。然而長沙灣及深水埗一帶有很多誤以「長沙灣」或「深水埗」甚至「荔枝角」命名的建築物(包括港鐵站),容易令人混淆。例如位於長沙灣的深水埗運動場;及位於長沙灣工業區內長沙灣廣場地底的荔枝角站,甚至深水埗區議會三個以荔枝角為名的選區位於長沙灣之內。另外位於深水埗南昌站的富昌邨,施工時命名為「長沙灣西邨」(另一說法是「南昌西邨」)。另外,現今區內居民普遍視菴由(大約由東京街與欽州街之間,是長沙灣與深水埗之過渡段),為深水埗一部分,並不視其為獨立地方。
""
引述維基百科 - 長沙灣站
""
由於長沙灣地區發展前本為一處長形海灣,因此幅距甚大,區內有不少建築物以深水埗或長沙灣命名,如長沙灣道、長沙灣廣場、深水埗運動場、長沙灣政府合署等,有些並不接近長沙灣站。亦因此有不少市民誤以為建築物名稱有「長沙灣」即等如在長沙灣站下車。故此,港鐵公司在長沙灣站內貼出告示,提示乘客如要到長沙灣廣場,應在茘枝角站下車;而前往長沙灣政府合署的乘客,應在深水埗站下車。
""
引述維基百科 - 深水埗
""
深水埗歷史悠久。「埗」、「埔」及「埠」三字相通[1],意思是深水而無淺灘的海灣[2],皆解作碼頭,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一個深水碼頭。深水莆甚麼時候改名爲「深水埗」則難以稽考。1912年以前,政府並未熱衷於發展深水埗區,區內主要的道路設施僅有1902年建成的大埔道及其後建成的青山道,其餘發展則由私人發展商小規模負責,如南昌街至桂林街一帶的填海工程。數十年前,深水埗曾稱作「深水埔」。時至今日,深水埔街坊福利會仍然以「深水埔」爲名。 現時,深水埗與塘尾、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但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而欽州街至東京街屬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在深水埗區議會中屬於長沙灣選區。
""
冇錯,第一句你會問我,維基係唔係有效資訊來源,我會話,未必。但"灣"字本身解"海灣", "海岸" 之意應該唔會錯。
咁大家就要諗,到底"灣"係一個點,定係一條線;當填海後,呢個區邊一個位係中心點?
參考兩份文獻,圖一圖二,歷史問題,圖例各有不同,對位就冇可能完全同今日比較,唯有盡力求真,冇偏幫嘅。
首先,到底長沙灣係一個點,定係一條海岸線,
如果你覺得係一點,圖一1866年已經清楚定明呢一點大約位置,海麗海達都喺呢點以南。
但如果長沙灣係一條海岸線,咁範圍會更大,條海岸線由北至南, 海麗海達 分別在呢條線以南->以西南->以西。
而圖一亦有一幅簡陋地圖,顯示長沙灣仿為"海灣"的大約位置和走向。
圖二,比較近代,可見未經完全填海嘅長沙灣,及其海岸線連綿位置,雖說"西"未必最準確,但個人認為講唔上錯。
當然,我唔否認該地同樣可稱作深水埗西。
維基有樣野似乎講岩左,就係地界本身就非常模糊,冇明確界線,甚至冇基準點,又何來"絕對正確"之方位?
你畫幅圖,先唔講長深並無官方明確地界,咁邊個位先係基準點?
呢點就係我一直想表達嘅矯枉過正說。官方就直頭將長沙灣站一條由東北向西南嘅發祥街尾段稱發祥街西。咁去到呢道,又係咪你口中講緊嘅畫圖形叫小學生答問題咁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