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大屠殺] 第一階段 重組 2/10/18/18X
[複製鏈接]
|
灣仔北去銅鑼灣就點都唔會落地底
等得2來,行都行到啦
反而係朝早班大坑客搭2返工,下晝慣性搭返2返大坑,似乎符合常理
利申我無研究過下繁2班客維園落車行去邊,呢個可以再query
但對大坑客而言,26X似乎係良好既替代
而無論如何我覺得都唔多justify拉慢18去補
叫得做大屠殺,呢啲迷你窿位應該都係放手算
勵德寶馬山,25/25A/26變成25A/26X,其實已經減咗車
26X夠唔夠客係一回事,你拉佢落電車路同25A鬥執雞,無乜意思
如果一個鐘點都要開3-4架銅鑼灣車 同 3架中環車
點解中環車唔行外告節省時間?
當然你可以話25A有機會唔夠載
但25A唔夠載既時段,中上環灣北夠客撐起26X,更加無理由碌電車路
要分流反而係考慮拉592之類上勵德,基本上唔使點加車但就大幅加密 勵德<>銅鑼灣 服務
26X作為最直接既駁鐵選項,我又唔覺得前景好差
特別係有勵德加持,客量至少會好過宜家25多多聲
|
|
|
|
|
我贊成 18 東行某程度上係廢,但話分兩頭講...
首先其實德輔道中返北炮除左 18 之外,就係搭到頸斷嘅 10 號,而且站位上電車路應該點都靚啲/多人啲...?小弟未理解到點解可以唔做德輔道中返北炮
如果前提係中環碼頭同德輔道中必須同時做曬,我會選擇 18 東行跟 5X 直落 IFC 二期(當做左中碼),再跟 780 入返德輔道中(即師兄你講方案 3+1)唯一缺點係做唔到港碼
雖則 18 東行廢,但都有食 5X 之用,所以底線係唔可以慢過 5X
水街走嘅 18 係快過現時 5X,但 "方案 3+1" 會係極限
話就話將來林士街返北角有 700,但炮台山無...
不過我自己其實仲有打算搞 90B 91(但分開方案);前者不變,後者來回程士美菲路落堅城,然後依次經石塘咀、水街、中山、港碼、中碼、交廣、砵典乍街後直去堅城,徹底分屍埋條 5X 去
|
|
|
|
|
小弟唔敢講好熟書,純粹有感而發
先講 2 18,今朝 9 點半同 12 點都睇過一次 ETA 入境處-七海,兩次 2 都快過 18 一分鐘
事實上 18 代 2 做入境處都應該走唔甩,一來車程上無分別,二來做到雙向客源方便 cut 其他西面過來嘅線(aka 5X)
大坑同 26X 係隔離講左,不贅
上大坑有 11 25 呢啲
至於中環碼頭,keep 2 係為左地區層面過骨,對於擺中碼個人無太大意見
而 18 如果好似我係 22# 講 3+1 咁行,9-11 am 都無需要開
唔知 18 現時早上行車安排如何,但我會想像係 18 部分班次會由上環經中灣繞私返北角;18P 亦改唔到啲咩
|
|
|
|
|
灣仔北政府走晒之後
應該都有好幾年無運行
所以先話18拉返去堅尼地城
西區到中區段路平均都有十幾廿個
不過18明顯都大不如前
非繁基本15
以前高峰係18 18P非繁各自開10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又不求 18 18P 回到過去水平,畢竟大家當條港島西延線廢架咩
早幾日搭過 18 六點鬆啲到灣仔嘅班次,都坐大半去中環
|
|
|
|
|
以下繁交通情況,好難相信2快過18
當年110/102/118重組,正正就係呢個位嘈咗四五十版
當然18東行我都搭得唔多,只係觀乎北炮版友對三條紅隧線既反應,呢個位係潛在炸彈
一係折衷,18學722,東行分開兩種走線,交返18/18P
18P 開6am-11am
堅城>中山上橋>中環5號碼頭>入境處>皇室堡>英皇道>北角
18 開11am-尾車
堅城>中山上橋>中環5號碼頭>德輔道中>入境處>渣華道>北角
咁就做埋朝早中環碼頭>皇室堡客
但又唔會影響下晝北角居民直插渣華道
徳輔道中東行,朝早11點前其實注定無客,專心做碼頭好過
而堅尼地城>中環碼頭特快,我估會有客支持,至少比起宜家有用
唯一問題係堅尼地城去灣北/砲台山會慢咗,同無得喺碼頭紅小式煲客
但本身18P東行客量都一般,整體應該都有賺
|
|
|
|
|
本帖最後由 10598C 於 2023-7-19 12:32 編輯
118 當日係直插電氣街渣華道,同今日 18 要停永興街入返英皇道又唔同說法... 都係個句而家 cut 車係前提,時移勢易 2 18 皇室堡呢個位大方向都開始無再睇得咁緊
另外,晚繁入境處出銅鑼灣搭 2 應該快過 25A 8P 呢啲好多,唔需要塞灣仔
而確實入境處出銅鑼灣遠又未算遠,近又未算好近會直接行,18 班次密過 2 咁多吸引力應該會直線上升
德輔道中東行早上 11 點前又未至於無客... 呢類半流水多少需要遊街執客/儲客,反而真正返工客 9 點前應該去曬
18P 改中山上橋但兜中碼係一個做法,進一步 cut 走埋個幾部 2 仔
另外,中碼去銅鑼灣炮北唔會大搞(或者 2 仔部分死因)係因為 11 25
|
|
|
|
|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7-18 07:08
灣仔北去銅鑼灣就點都唔會落地底
等得2來,行都行到啦
反而係朝早班大坑客搭2返工,下晝慣性搭返2返大坑 ...
1. 灣北>銅鑼灣班客就唔到2咪行出去軒尼詩道坐巴士。唔識坐巴士,直接坐鐵有幾出奇? 唔係個個都願意行。
2. 下繁都無咩人係中圖落車,就知2唔係中上環灣北番大坑既唯一選擇啦。
3. 勵德寶馬山本身基本盤細,如果唔係因為要處理天后廟道,根本應該係全日集中谷一條線做中環金鐘灣仔,用密車留住班客,順便做山下流水。兩繁需求大咪開短棍(aka 25A)同一條快線出中環金鐘,已經係最效率啦。
依家25/25A/26三合二, 25又可以做山下流水加輔助25A,唔見得成組線無效率。勵德寶馬山又唔係小西灣,中上環灣仔又唔係全日有客,真係睇唔到有需要全日拆條26X出黎。到時26X無流水客,又唔夠沿線小巴密去搶你口中好有potential既駁鐵客,26X盤數真係好極有限。加埋592無啦啦要拉上山,到時香隧一塞車,回車時間又長左,唔見得係有效率。
|
|
|
|
|
灣北去銅鑼灣視乎位置
會有人沿內告行過去
因為有時等得車黎都行左過去..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啱啱今日收工時間去銅鑼灣,順手就測試入境處 (IMT) 去七海 (FOH) 嘅時間如何
到站嘅次序係 18 2 18 2 卡啦咁嚟
18
IMT 1807 下層企人
FOH 1816
(IMT - FOH 9 分鐘)
2
IMT 1813(註:比原定時間早 2 分鐘)上 24 人,派 38xx
吿士打道維園 1817
FOH 1822
(IMT - FOH 9 分鐘)
18
IMT 1828
FOH 1845
(IMT - FOH 17 mins)
2
IMT 1845
吿士打道維園 1851
FOH 1856
(IMT - FOH 11 mins)
睇唔切第一架 18 上幾多人,但 10 分鐘後已經有 24 人上第二部車去東區,呢個儲客速度唔算差,都可能係時間啱
反而 1828 個部 18 用咗 17 分鐘先去到七海比較驚訝,似係有事發生嘅 outlier
所以以兩班 2 仔對比第一班 18,兜皇室堡冇乜時間分別
不過部 2 皇室堡落唔多客就真(5 個),但呢個好受班次密度影響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