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搞清楚以下幾個概念,否則牛頭唔搭馬嘴:
1. 路線每日總載客量
2. 路線平均每班車載客量(總載客量除以每日開出班次總數)
3. 路線平均每班車載客率(要考慮埋用車問題,如出短單層同12.8m雙層,條數已經可以好大差別)
以上呢三類,基本上只講客量,並無考慮車費(收入)以及成本(人工、燃油、路況等)。
4. 路線每日總收入
5. 路線每班車每小時收入(繁時兩味線可以好高)
以上呢兩類,就計算咗載客量同車費,但無計算成本。
6. 路線每日 / 每月總盈利
7. 路線每班車平均盈利
以上呢兩類,就計哂收入(車費 + 載客量)同埋成本。
****
當然除咗呢7類,
仲有好多種唔同計算方法,
另外轉乘優惠亦都好難去計算。
求其舉個例,58M<->263由良田去沙田,咁應該點計返落車費去呢兩條線到?個比例點set?
呢啲當然只有巴士公司自己知。 |
|
古生死左,大家終於可以支持返青衣有合理既巴士服務啦。
|
|
|
話港島人口少又話環境艱難,結果最好客依然係清一色港島綫,屎水喺九龍新界想好似20A廣告咁食紅鬼要繼續加把勁。 |
|
|
|
|
以新界<>港島線為例,大多數路線單向客為主,和雙向客路線比較變相小巫見大巫,未能上榜意料中事。
自從恢復通關,A/B線反而未上榜大感驚訝,睇來上年內地客來港人數遠遠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
|
|
|
10條有6條係前新巴線,
真。城巴線只得4條;
新區一條都無不意外,
但西九/將軍澳亦無一上榜
另外82同970估計應該係將支線82X/970X都納入主線一齊計?
|
|
|
|
|
如果計客量,講真8X 2A比起B7高,絕對唔出奇。
8X 2A一程車做幾水客,班次(相對)密,車程(相對)短,客量梗係高。 |
|
|
|
|
8X做緊至少三批客:
1. 柴小區內客(82越嚟越疏嘅情況下,8X好自然食到唔少呢批客)
2. 柴小 <-> 北炮(suppose 呢條線最主要嘅功能)
3. 北炮天銅 <-> 跑馬地(中巴新巴年代嘅19客源)
但用車多、車費唔高,所以就算客量高,盤數係咪靚,就唔知啦。
|
|
古生死左,大家終於可以支持返青衣有合理既巴士服務啦。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