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係呢個位大部份人覺得唔好坐, 先可以做到始發站上車10次有8次都係坐呢個位
|
|
|
|
|
tonyng 發表於 2024-5-18 06:14
你諗漏咗一樣好重要嘅嘢,就係買車之時的鐵路規劃係東鐵、西鐵、北環線共用車隊。 ...
同意有呢個考慮。
千九車用R車門距一來只係FF。
二來就算共用,相信頂多係新車共用,MLR一離開東鐵就會出事。
因為調MLR過新線,先不論拆卡問題,
加速度及極速match唔到千九車,
撈埋預佐用全新列車營運嘅路線,就會拖慢營運速度同埋拉疏佐時間表。
剩低嘅考慮,就係忍唔忍到兩款唔同門距嘅車响東鐵混跑十幾廿年。 |
|
|
|
|
相信當年東鐵要用千九黎增加班次,門距就要同MLR一樣,否則兩款唔同門距既車係東鐵混跑成廿年,係香港應該幾難接受。而係成本效益考慮下,又無理由特登分開唔同門距版本GE千九比東鐵、西鐵各自用,所以西鐵千九都要用MLR門距
以前都唔覺呢個問題,但只從屯馬線通車後,流水客多左,門距不平均的問題就好似突顯左,不完美但惟有接受
FF如果當年千九唔係要比東鐵用,九鐵在設計西鐵千九時,會唔會設計到門距平均呢
只可以無奈講句,只怪當年估錯數,九鐵電氣化用3門車,陰差陽錯下,造成今天屯馬線列車永遠都門距不平均
|
|
|
|
|
如果要講無奈, MTR為左省錢, 人為地限制左TML加班加車加卡, 咪更加無奈, 配用幾先進既信號, 間距可以幾密車都無用 |
|
|
|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24-5-18 20:19 編輯
咁呢個係你自己主觀的諗法姐。你試下唔同時段去ADM睇睇,事實上呢組座位冇你想像中咁易有空位,事關係有唔少人唔想隔離塊板有人企。講多無謂,睇圖:
|
-
ADM始發R車二人座位(最少人的第8、9卡)
|
|
|
|
都唔係呀,九鐵真係有考慮過MLR行埋西鐵,當年如果成事,所有千九都要好似東鐵嗰邊降低性能遷就。
|
|
|
|
|
tonyng 發表於 2024-5-18 10:25
都唔係呀,九鐵真係有考慮過MLR行埋西鐵,當年如果成事,所有千九都要好似東鐵嗰邊降低性能遷就。
...
咁做其實有乜好處呢?
我剩係諗到堆MLR兩線共享的話,就要買多D車卡去開一樣嘅班次。
當然另一個諗法係西鐵全線行MLR,東鐵全線用新車,提早提速。
不過又會凸章凸得好緊要。
西鐵雖然預有跨境車行,但至少唔會係通車後短期內會發生。 |
|
|
|
|
tomtom2015 發表於 2024-5-18 09:50
相信當年東鐵要用千九黎增加班次,門距就要同MLR一樣,否則兩款唔同門距既車係東鐵混跑成廿年,係香港應 ...
諗法正路。
雖然之前話買千九可以係時機改門距,但係壞處亦都好明顯。
而到MLR夠期,屯馬又食得哂D千九,副作用少好多。 |
|
|
|
|
teddybus 發表於 2024-5-18 06:28
嘿總知MTR 就係原罪
你覺得好嘅都係錯
嘿,兩間公司唔通真係兩班人。
當年要爭建造經營權咪競爭你睇。
合併佐就係合併佐,唔通會自找麻煩咩,嘿嘿嘿... |
|
|
|
|
應該係因為當年計劃東西鐵直通方案(馬鐵過海),屯門一程直達羅湖/落馬洲,所以東鐵MLR變9卡然後直通至屯門?
OT講,雖然我明鐵路公司唔係善堂,唔係話買新車就買,亦知好多人鐘意MLR有情意結,但見當到當年九鐵好似「死都攬住」批MLR真係幾唔理想,又嘈又限速加速又慢,完全拖低東鐵效率。
而家既東鐵隨左爭議比較大既9卡化之外,換左性能高既R-TRAIN加新訊號後真係脫胎換骨,下下扯到盡加速,「感覺」仲爽過東涌線同屯馬線。最「麻煩」既羅湖經馬場多次跨越金鐘方向轉軌都「輕鬆左」,少左塞車,我諗我係少數無論從乘客或鐵路迷角度都覺得而家東鐵好過以前既人。
連出名「慳錢」既港鐵都寧願買新車取代MLR,可想而知MLR既健康同效率真係幾唔理想。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