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小型冷氣巴士的產生
開啟左側

[歷史資料] 小型冷氣巴士的產生

  [複製鏈接]
chowchi 發表於 2024-6-16 12:2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01:13
夠獨市的話一樣做得起
最多冇咁密車
如果要參考當年九巴肯做屯門上水巴士可以參考263今日有咩成果

睇來你無試過當年坐 102 同 98A/地鐵 個分別有幾大了
(而家當然唔同)

e? 好似回覆錯咗第個 post 既?講緊 102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16:3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4-6-16 21:24 編輯
KC3555 發表於 2024-6-16 10:12
睇過本身份文件係咁樣,都唔知你駁嚟做乜。
後來B3亦係一個例子,城巴成功投得後,都同政府講效益唔大,加 ...

唔知你駁乜就真
我意思係就算文件要九巴兜曬成個屯門
以當年九巴嘅勢力,如果佢有心開的話一定改到條線佢鍾意先開
而唔會係因為定線太兜或屯門太散而唔肯開,而係真係冇心開
九巴當年有心開的話,就算話淨係停屯市運吉都可能收貨,最多加埋屯碼因為想接駁渡輪,點會有小巴。

當年上水屯門巴士需求算係報紙投訴版常見訴求,九巴官方答覆都係叫你輕鐵轉276,已經唔係持開放態度或會再研究等等,可見唔肯開嘅態度相當強硬,而當年除69X同K1X同嘉湖食鬼之外冇其他巴士行元朗公路,就算來回各兩線都比今日順暢,怕塞車唔會係唔肯開線嘅原因。唯一原因只會係以為自己仲係市場壟斷,全數屯門客會去元朗搭佢嘅276,咁成本效益自然大過佢開屯門上水巴士

s3n370 發表於 2024-6-16 21: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08:37
唔知你駁乜就真
我意思係就算文件要九巴兜曬成個屯門
以當年九巴嘅勢力,如果佢有心開的話一定改到條線佢 ...

曾經有期會下繁大興紀律部隊大樓去上水,留後就梗。
點等都唔會荃灣等觀塘van咁誇張。亦就造就佐共享草蜢。
九巴就算想做都可能唔可以就咁同綠小對打。

正路當年若果俾小巴升格中巴大巴,大巴中巴唔夠客就降格做小巴慳皮,
咁其實會有效率好多。
violet 發表於 2024-6-16 21: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eric278 發表於 2024-6-15 10:20
有誰會想到,94及99今日已經全線12米雙層,班次比1980-1990年代更密。

本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比80-90年代密好正常,有冇新鐵路或者大量新巴士線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21:5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4-6-16 21:08
曾經有期會下繁大興紀律部隊大樓去上水,留後就梗。
點等都唔會荃灣等觀塘van咁誇張。亦就造就佐共享草蜢 ...

2000年代,小巴冇唔夠司機,公路飛100回車快,司機見有留後即打上總站揾其他車救,隨時任何一個站中途起載,站牌有電話比乘客打比站頭話要留位上車,再頂唔順仲有全天候泥鯭的補底。即使帳面上已爆煲,但有極強自我修復能力運作唔係完美但實際上仍運作到。而九巴當年大大聲話唔肯做,「抵佢死」概念深入區會同居民,除咗開埋啲261/261P喺週邊熠熠癢癢之外插針都插唔落。
2010年代後,站牌上電話隨年月甩色,就算有電話打去都冇人聽,上唔到車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傻傻的等一個鐘以上非常常見。去到今時今日,馬生咁多年作嘅孽比當年九巴當年唔開線多很多,廿幾三十年養到馬生肥肥白白,成楝中環中心買起(但冇人接手)有咩咁多年都還曬。
s3n370 發表於 2024-6-16 22:2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13:51
2000年代,小巴冇唔夠司機,公路飛100回車快,司機見有留後即打上總站揾其他車救,隨時任何一個站中途起 ...

我搭嘅年代已經唔可以跑100。

小巴不嬲只係大架D嘅泥鯭的,而佢又合法咁解。
地下秩序固然造就佐紅綠小嘅彈性同興旺,
但亦都係呢點令到全行焗住進取駕駛,導致日後嘅管制。

個人懷疑數碼化令威脅到地下秩序尋租嘅能力。
AN Bus正正係靠數碼化造起佐,我估計如果數碼化可以推廣到,
小巴唔會萎縮得咁快。
 樓主| KC3555 發表於 2024-6-16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16:37
唔知你駁乜就真
我意思係就算文件要九巴兜曬成個屯門
以當年九巴嘅勢力,如果佢有心開的話一定改到條線佢 ...

我咪答咗你,九巴度唔掂點改,推咗運輸署囉。
你開頭話唔信運輸署俾九巴會係咁樣路線,
之後就話九巴聲大可以改。
不是嗎?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22:4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4-6-16 22:55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4-6-16 22:27
我搭嘅年代已經唔可以跑100。

小巴不嬲只係大架D嘅泥鯭的,而佢又合法咁解。

新鐵路通車
無低地台,新區油水接駁線直接揾專巴做,新區只能做輔助線
司機不足/老化
載客容量升幅(例如:16座變19)速度追唔上成本效益

而大量小巴死車周街泊,證明油水線減少同司機不足影響最大,否則唔會有揾食工具都唔拎出嚟用嚟揾錢
根本性原因,無得救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22:5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KC3555 發表於 2024-6-16 22:33
我咪答咗你,九巴度唔掂點改,推咗運輸署囉。
你開頭話唔信運輸署俾九巴會係咁樣路線,
之後就話九巴聲大 ...

如有誤會謹致歉
年代久遠兼就算當年到今時今日運輸署都係要同巴士公司協商或巴士公司自己有counter proposal
相信到今時今日一樣都仲有唔少運吉劃線但畀巴公話唔make sense要再度過,簡單如69被棄標都要再重新劃線
一路嘅重點係有心開嘅自然冇咁多藉口
s3n370 發表於 2024-6-17 00:4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6-16 14:43
新鐵路通車
無低地台,新區油水接駁線直接揾專巴做,新區只能做輔助線
司機不足/老化

小巴每座位成本極高,但係收緊比巴士地鐵高DD嘅價。
舊日可以狂跑去彌補呢個缺點。

本身上述角色就有D錯配。拎去俾大巴做開而無得唔做,
將成本有咁低降低都話講得通。

真係要健康地有利,P車根本就唔應該用大巴,借小巴夠快,
再藉豪華賣貴去回本。
將網約+泥鯭呢兩個概念擺埋一齊,除咗開車時間係按需求,
連路線都可以按需求。

網約+泥鯭呢個概念從另一角度去睇,本來有堆俾得起錢,嫌巴士地鐵慢嘅本來可以去的士度。
但連的士都要有禮貌有要求,對住烏爸又玩彈弓手,
邀請完就走去拉人封舖。咪個個走去買車。

假日本地旅遊熱點俾私家車塞死哂,如果幾個家庭夾埋一架小巴,
係可以幫手減少車流。
弊在小巴禁區又係多中產屋苑,難以做得起。

AN Bus正正係身體力行做緊呢個方向。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