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咁咪幾好,成日都見到空一邊, 然後勁多人排隊, 點解唔用埋嗰邊
|
|
|
|
|
就係電梯較慢完清客都快過左行右企
當見住部電梯慢,就自然引到人企埋左邊 |
|
|
|
|
ArnoldC 發表於 2024-8-14 15:22
外國經驗證明,兩邊企人,流量高過左行右企,不過執行非常困難。
一個地道嘅例子,紅隧往日長期塞車,好慢先至過到海。
多年嘅數據都顯示汽車流量係大過暢順嘅隧道,
甚至紅隧塞車嘅時段嘅汽車流量,都係高過暢順嘅時間。
原因係塞車慢流時車貼車,一架車過完,下架車唔駛一秒後就到。
車行得慢而通過嘅車輛多。
暢順時D車會隔開D,兩秒甚至更多。架車快行完而通過嘅數量反而降低佐。
扶手電梯係同樣道理,企人一邊企得密D,行人一邊疏落D,
自然係企人上落較行嘅慢,但清客反而會快。
個人追求個人嘅快捷,而規劃果個就係追求拉勻計最快/流量最高
(以及大眾無咁著眼嘅安全同減少禍害)。
故此措施同個人嘅perception常有衝突就係咁解。 |
|
|
|
|
James116 發表於 2024-8-14 17:16
其實咁咪幾好,成日都見到空一邊, 然後勁多人排隊, 點解唔用埋嗰邊
就算要行扶手電梯嘅,都要兜過條人龍
清客快少佐條龍,就算扶手電梯慢佐,拉勻未必駛蝕 |
|
|
|
|
跟本應該左行右行
先係最快上大堂
銀髮應該去搭lift 而唔係阻街
一陣較慢完條梯又係走唔切攬炒
|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8-15 12:45 編輯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8-15 10:26
跟本應該左行右行
先係最快上大堂
响容量去到近飽和時,個人最短時間上到大堂唔等於條梯送到最多嘅人。
用鐵路嘅例子係高鐵快,地鐵慢。
高鐵快係可以最短時間去到目的地,不過代價係速度快,
安全間距就要長,每個鐘開到嘅班次少過地鐵。地鐵可以開一個鐘三十幾班,高鐵就做唔到。
|
|
|
|
|
上面有師兄已經好理性科學咁解釋點解要鼓勵左右並企+電梯速度要調慢  |
|
|
|
|
s3n370 發表於 2024-8-15 20:39
响容量去到近飽和時,個人最短時間上到大堂唔等於條梯送到最多嘅人。
用鐵路嘅例子係高鐵快,地鐵慢。
用番你紅隧個例子, 行得快流量少, 行得慢車流多, 但政府點解最終都選擇用行快D而流量少既方案? 邊個方式先合乎社會去用好明顯!
同埋呢D數據, 係基於人多/車多時做既統車, 但人少/車小時, 又點睇? 舉個例子非繁忙時間得一兩部車行果時, 就係因為遷就繁忙時間, 明明暢通無阻都要統一行慢啲, 甘就即係浪費時間!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