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z 發表於 2025-9-13 01:27
如果唔可以起大D, 重建成本邊個負擔呢?
一話你覺得小業主可以自己起多幾十呎出黎? 無話過可以好似以前咁 ...
你錯誤假定佐收購價固定不變。
事實上有重建潛力,即係剩餘地積比率嘅,收購價都會高,
尤其是專業嘅投資者。
而另一盲點係物業狀況亦會影響收購價,
做佐大維修同未夾錢做大維修、靚裝同敍利亞風個價都可以差一截。
更何況結構狀況良好同殘到醫番都哂藥費?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14 06:17 編輯
香港正正係有一大堆無乜剩餘地積比既舊樓
60-70年代起既舊樓頂唔頂到一百年?
呢批樓邊個會蝕做?
如果拖到爛晒壓低個價先搵到人重建,會唔會得閒就冧樓?
|
|
|
|
|
政府比容許地積比轉移但要個地盤有返咁上下大
但打後問題係
90年代都已經30+
如果要放寬要起到60層?
呢D問題留返比下一代算
前面有版友話保養好就得
但香港地用好多石屎
石屎年期就係得50附近
所以樓舊就成日石屎剝落
|
|
宇宙只會讚許正確分析的人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5-9-14 10:56 編輯
銀行做按揭一般情況下
私樓75減樓齡 居屋50減樓齡
還款上限30年 取較早到達者
有財力Full Pay都未必願意
因為有咁嘅財力
本身都有投資頭腦
一係就買嚟做留學生/外勞宿舍
所以有一段時間
甜心地產用佢嘅方法
亦如#20所言必須係賺到錢
好多統計住宅售價vs年收入
難以負擔嘅城市實有香港份
係唔係可以無止境咁升
人人都心中有數
前面#8都講
新樓賣出街好過安置重建戶
呢個可以話係定律
之前有個案係就算發展商
願意300呎新樓換700呎唐樓
年長者無咁多家人同住
唐樓亦無電梯
本身都唔介意單位細咗
但新樓差餉管理費都唔簡單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14 12:00 編輯
90年代批樓,絕大部份結構好穩陣,保養得唔錯
鋼筋+石屎只要一直有良好保養,捱一百年以上唔係問題,宜家唔洗理住
所謂五十年壽命,只係由佢放係度唔做保養既壽命
宜家係怕60-70年代起果批,起果陣都唔知用料掂唔掂,好多去到90年代尾都無做過維修,真係70年玩完都唔出奇,計落就果頭近了
仲有就係早年裝修工程規管差,尤其所謂既商住樓,地下幾層開鋪裝修時亂咁改一D都唔出奇,都係隱患黎,未至於冧樓,但肯定加速老化
呢批樓好多騎到出行人路,仲要十幾層,基本唔會剩幾多地積比
|
|
|
|
|
最想出售的公屋係 "俊宏軒".
冷氣大堂, 3房單位有套廁, 太豪華了.
當年根本不應將 "俊宏軒" 轉為公屋, 太浪費了. |
|
|
|
|
邏輯上,如果成條邨要重建,同樣係要逼人搬,只要房署比足搬遷津貼兼原區安置就冇問題。
統一到租置屋邨做私人業權價值其實大唔少。
|
|
抗議962B重組
還我962全日服務
|
|
|
Toz 發表於 2025-9-13 22:15
香港正正係有一大堆無乜剩餘地積比既舊樓
60-70年代起既舊樓頂唔頂到一百年?
呢批樓邊個會蝕做?
所以咪有強制驗樓、大維修資助等等計劃囉 |
|
|
|
|
60-70年代既樓,尤其係所謂既商住樓,2000年前好多都係無王管,連業主立案法團都無
起果陣你都唔知有無偷工減料, 跟住幾十年無做過整體維修,相反有大量僭建物依附去到90年代先拆,甚至有D無入積既巨型招牌去到2010年左右先拆, 內部裝修亦可能亂咁郁(唔好覺得無可能, 2010年果次冧樓咪就係裝修師傅亂咁黎)
2000年代後再做大維修,你唔通覺得可以徹底undo左D暗傷?
做足強制驗樓同維修,咪比呢批樓捱七八十年,之後就算整到小業主都頂唔順, 分分鐘貴過重建, 資助得幾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