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icksonboy 於 2008-4-4 00:42 發表 
賺億億聲就大把人爭住做?你先睇下人地投資幾多喇
如果回報率真係咁高,我就唔信無人同佢爭呀!
正如橙橙所言,賺兩億真係唔算多咯!
香港既巴士業務回報率好似係大概10-13%
投資幾十億先得10-13%回報,
個市好果陣呢10-13%真係唔係錢
唔 ...
07年年報純計九巴收入58億,成本56億,回報率係9% |
|
|
|
|
原帖由 dicksonboy 於 2008-4-4 00:42 發表 
賺億億聲就大把人爭住做?你先睇下人地投資幾多喇
如果回報率真係咁高,我就唔信無人同佢爭呀!
正如橙橙所言,賺兩億真係唔算多咯!
香港既巴士業務回報率好似係大概10-13%
投資幾十億先得10-13%回報,
個市好果陣呢10-13%真係唔係錢
唔 ...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睇返載通份年報:
http://202.66.146.82/listco/hk/transport/annual/2007/res.pdf
2007年載通專利巴士收入約60.7億,媒體銷售收入約1.8億,其他收入2.6億,合共約65.1億;
員工支出約29.5億,資產分期貶值約9.3億,油費約12.1億,隧道費約3.3億,零件約2.4億,其他營運支出6.7億,合共約63.3億
同年的資本項目:股本約4億,儲備約71.5億…巴士業務回報率有多少,大家不妨自己計一計,回報率沒10-13%之多,應該比製造業還要低,
反正之前已經有不少貼文也討論過其他觀點,大家也不妨看看現在的交通政策下,巴士業務究竟有多難做。 |
|
|
|
|
其實人工才佔最高開支.
粗略地說,
搭一程$6.5既九巴,
近$3都是支付九巴職工薪水,
$1.2是燃油,$0.33是隧道費(假設了隧道費由所有路線攤分),
$0.9是折舊.
剩低就係其他營運開支同九巴賺你既.....
今次國內業務成績表難睇,
賺得二千八百萬,倒退六成.
份年報既寫手都幾難做,
要寫到公司開拓新市場,
寫公司開左B1及西部通道百萬行兩路線. |
|
|
|
|
原帖由 petcity 於 2008-4-3 23:42 發表 
但問題係,佢作為一個機構,十年冇加過價,但成本
不斷上升時,你唔俾佢加,客觀d講又講唔通
問題係加幾多姐
你咁做唔俾人加,就算九巴唔做,冇人會相信願意咁
去接呢盤生意做 ... 咁十年黎佢轉左幾多冷氣車? |
|
|
|
|
原帖由 ChickenTong 於 2008-4-4 02:53 發表 
提升服務質素既同時,收入未必增加~
應該是說收入增加的同時, 未能抵銷成本的增長
不過作為有一定規模的公司, 對油價(price risk)及匯價(exchange risk)應該有有一些對沖(hedging)的財政策略, 個人對載通這方面功夫的效益如何較有興趣, 如果做得好, 在減低現金流及營運成本風險管理上有顯著效益, 這樣可減輕一部分的加價壓力
另一方面, 近年載通的現金流主要靠物業項目維持, 似乎等到地皮發展得差不多的時候就需要找更多融資渠道 |
|
GK9636@ATENVIRO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4-4 08:57 發表 
八達通可以節省現金處理及內部控制成本
其實巴士公司應可以節省了成本
而認同保護鐵路是巴士難做的原因...
青沙公路, 到現在都無線路重組
個人認為大有問題 ...
巴士公司本身都要請一班人去處理八達通維修保養同管理,
加埋其他"雜費",基本上同以前數銀仔慳既錢唔多,最多只係
唔使以前請人日日收錢箱數銀仔
青沙公路現階段開放既路段會出現"遊花園"情況,無太迫切
需要重組,開新線或者可以,但現有路線改行新路始乎不太
合乎成本效益
PS:路線重組以前只係策劃部(發展部)諗條橋交俾政府pass
就可以,今時今日要過五關斬六將,唔叫你cut班已經算偷笑,
所以做呢類行業好睇唔好食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4-4 08:53 發表 
不過, 無公司會做全額對沖, 睇錯市會嚴重損失
好似國泰, 30% 而已
而另外, 市場上有無成幾年期forward做對沖?
就算有, 有無人可以知到幾年後油價?
而巴士業務才是維持載通現金流罷...
物業發展是提供利潤 ...
據知行內主要運輸企業都會用遠期合約或swap去對沖油價(當然不可能全額 ), 不過只要不是自己做underwrite, 損失都會有上限, 從NYMEX期油市場所見, 的確有一些頗長年期的期貨, 其實油價預期會不斷上升, 以現貨價做長年期合約是比較可行, 唯一較難預測反而是香港之後的營運環境 |
|
GK9636@ATENVIRO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