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3N92 於 13/4/2008 23:52 發表 
係你拖36A落水在先呢
我只係話因為堆咗幾條線唔重組所以 36A 有份霉,
但包括閣下在內的石籬居民就死攬住 32, 36B 唔放。
(我相信以閣下立場,你哋嗰邊應該有唔少人諗法差不多)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S3N92 於 2008-4-13 20:14 發表 
而家仲要講緊cut車for 40pwww.hkitalk.net. i! [8 [, e& n* Y, N/ b% n# f
更加無可能
同埋梨木樹人都未必肯6 F2 C4 a0 f( W& S0 D( r
我唔exactly講幾分鐘一班......座底確保新32同36B候車時間相若, C. ~9 }* s. k/ r) r
但新32一次過服務石圍角梨木樹同石籬......會唔會高難度呢
而家個習慣維持左咁耐....我唔希望有任何改變
新舊32都要一次過服務石圍角梨木樹同石籬,
36B油麻地、佐敦段繁時都唔多人上落,問題不大
石圍角、石籬可以有多D車去遠D,
梨木樹可以統一等車位置,...好處不能被忽略啊!
至於cut車俾40P...兩線合併、加密班次後仍可慳到車,問題不大
如238X兄所言,石籬仍有31B的服務可往返長沙灣深水埗,打後一段又沒有影響,
只是習慣問題,那麼各區RDP都不用再出了,因為必定有人要改變乘車習慣!
P.S.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改變以配合新的環境,
習慣問題,只是看你有無心去改變以迎接更美好的新事物
[ 本帖最後由 石頭 於 2008-4-14 01:4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8-4-13 14:26 發表 
其實 45 當時已服務該段路十餘年,不需補償,
提早分段可能已足夠。
32 的做法不反對,
反正近石硤尾的一邊深水埗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車去梨木樹,
只是怕加價。
我比較傾向 32 和 36A 合併,經葵涌道的話即使要加價
(我想現 ...
45 個度, 北行往荔景當然冇問題
不過南行方面 (九巴唔興 雙向分段的) ~
45 - $ 5.6
46 - $ 4.7
PS. 32 / 36B 等線個邊
我只係因上面板友講到
路程都可以小 十至十五分鐘
倒不如合併左佢
點都可以用小 D 車呀 (比 D 40P 都唔錯) ~
當然如果我話 32 / 36B 合併左
32 點都要加車 (36B 大把車比佢加)
至於 36A 合併 都冇咩問題
不過東北葵涌個邊咁多線 (32, 35A, 36A, 36B)
全部都出西九龍個邊
所以我先咁講 ~
[ 本帖最後由 AVD1 於 2008-4-14 02:52 編輯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原帖由 AVD1 於 14/4/2008 02:50 發表 
45 個度, 北行往荔景當然冇問題
不過南行方面 (九巴唔興 雙向分段的) ~
45 - $ 5.6
46 - $ 4.7
而家推返 46 入去 (或者改特快) 梗係難啲,
我係講緊 46 準備延長時就唔應該拉出去。
當時無記錯只係三蚊左右,咁而家就算車費差距大,
啲人都搭咗十幾年,咁就無佢符。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08-4-12 23:41 發表 
會唔會亦係因為 e 點成為咗佢既致命傷呢?
我覺得無大太關係,主要是石圍角象山因屋邨人口老化,對交通需求較少
否則無理由所有32系路線客量都唔掂。 |
|
前荃葵青區居民
|
|
|
我認為現時平日早上七時三十分至十時由大角
咀開出之班次可改為每二十分鐘一班,部份車
輛返回奧運站後可空車直返石圍角,確保早上
八時至十時由石圍角開出的班次維持在十五分
鐘以內。 |
|
|
|
|
原帖由 yevgeny 於 2008-4-14 13:45 發表 
我認為現時平日早上七時三十分至十時由大角
咀開出之班次可改為每二十分鐘一班,部份車
輛返回奧運站後可空車直返石圍角,確保早上
八時至十時由石圍角開出的班次維持在十五分
鐘以內。 ...
本來32的S1第一單後係私牌返石圍角,但因32攝40P後,
需要填補奧運站的班次,而改為載客返石圍角。
但個人認為,32開密些吸引力仍然相對偏低。
有板友認為32同36B合併,在於石籬的居民來講唔多接受,
因合併後全日途經石籬至西九龍的班次一定減少左。
而且往長沙灣道至欽州街一段,被逼搭車費較貴的35A($6.4),
或行走青山道而經常塞車的31B。
其實大家可以留意,通常31B往石籬方向係好客過往奧運站方向,
原因就係快同平。而新界線行走青山道的路線,吸引力一般都係較低。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8-4-14 00:36 發表 
我只係話因為堆咗幾條線唔重組所以 36A 有份霉,
但包括閣下在內的石籬居民就死攬住 32, 36B 唔放。
(我相信以閣下立場,你哋嗰邊應該有唔少人諗法差不多) ...
36A咁霉,唔多唔少同行青山道有關,而返梨木樹則因32/36A/36B的
上客站都不同,致分散客源。
石籬居民攬住 32, 36B 唔放,但各線仍維持有足夠客量,
論到達青山公路計,客量最多至最少為35A->36B->31B->32。
個人認為32應該同36A重組,因32在石籬上客人數最低,繁時亦甚少頂閣。
但同時要為持石圍角可有交通工具一程直達至石籬一帶。 |
|
|
|
|
原帖由 3bx 於 2008-4-14 15:50 發表 
36A咁霉,唔多唔少同行青山道有關,而返梨木樹則因32/36A/36B的
上客站都不同,致分散客源。
石籬居民攬住 32, 36B 唔放,但各線仍維持有足夠客量,
論到達青山公路計,客量最多至最少為35A->36B->31B->32。
個人認為32應該同 ...
我都有想過32同36A合併,不過行車路線實在相差太遠la...好惡搞
3bx兄有無咩好提議? |
|
|
|
|
回復 45# 的帖子
又係呢理由...,試問邊個屋村無人口老化?
我覺得政府/運輸署將石圍角村的交通模式制定跟上葵各屋村一樣根本就是大錯
又或者咁講,明明最鄰近係荃灣,對外交通偏偏要跨區發展,導致兩面不討好(石圍角人嫌兜,上葵各村又有自己路線,結果大家都唔會等佢搭)
32B,係鬥不小巴,亦可以話係自已放棄
至於 32M,我知點講好,總之就係兩個字"錯配"
[ 本帖最後由 32 於 2008-4-14 17:04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