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錦上路的士與巴士之間的暗鬥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jd2522 於 2009-4-4 10:20 發表 
所以拆線係唯一方法
錦田公路同錦上路都有相對客量 , 冇可能話將251M改到淨係經一邊唔經另一邊
但係家下又大把人嘈話251A/B唔方便乘客 (第時由錦田出荃灣工廠區點算) 
仲有D比較有趣o既版友話響欖隧下面個位行上 ...
就來往錦田至荃灣工業區的問題,本人提議一項八達通連環轉乘計劃,讓乘客乘搭九巴251A/251B->九巴各條大欖隧道M線->九巴41M/42M/243M以及乘搭九巴41M/42M/243M->九巴各條大欖隧道M線->九巴251A/251B可以豁免九巴41M/42M/243M的車費,這樣可以避免有關乘客只能轉乘班次非常疏落的九巴263M,未知可不可行?
[ 本帖最後由 YC 於 2009-4-4 15:1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YC 於 2009-4-4 15:11 發表 
就來往錦田至荃灣工業區的問題,本人提議一項八達通連環轉乘計劃,讓乘客乘搭九巴251A/251B->九巴各條大欖隧道M線->九巴41M/42M/243M以及乘搭九巴41M/42M/243M->九巴各條大欖隧道M線->九巴251A/251B可以豁免九巴41M/42M ...
一日263M唔取消,呢個都可以話冇可能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4-4 15:26 發表 
一日263M唔取消,呢個都可以話冇可能 其實兩個方案並存並不矛盾的,263M即使他日屯公轉車站落成最多只會縮減服務(如縮去如心廣場);因為263M還有轉乘B1(目前北上唯一可與B1原站轉乘的路線)的功能。作為263M的轉乘(B1)客,我當然更想要有YC兄建議的轉乘計劃。
[ 本帖最後由 kj9021 於 2009-4-4 16:42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YC 於 2009-4-4 15:11 發表 
就來往錦田至荃灣工業區的問題,本人提議一項八達通連環轉乘計劃,讓乘客乘搭九巴251A/251B->九巴各條大欖隧道M線->九巴41M/42M/243M以及乘搭九巴41M/42M/243M->九巴各條大欖隧道M線->九巴251A/251B可以豁免九巴41M/42M ...
果然大家睇法一致
當初我自己響另一個壇都有提過呢個方法.. 不過就比人話冇建設囉
我就唔明.. 咁樣都係方便番九記自己乘客 , 乘客方便自然更加多選搭九巴..
但好多人講到加轉乘係好難o既事.. 又講到你點樣天馬行空 , 一定冇可能架喇
更何況呢個方法真係幫助到乘客之餘 , 又能取代轉263M之煩惱 , 更加唔需要多加資源 (41M/42M/243M呢三條線響朝早應該未做到飽和..)
回番上面講點解251M客量差左.. 其實唔係話冇得解
首先有左替代品 , 錦田區以及錦上路居民 , 特別係接近錦上路站o既居民都改坐鐵路
當中小弟有部分住響上述區域o既親友都係改左坐鐵路
第二就係本身呢條線響非繁時客量唔多(呢個可能要睇番年齡分佈問題..)
大部分坐呢條線o既乘客都係響繁忙時間番工放工 , 客量多o既時間主要都係響呢個時間 ,
又或者比較疏o既深夜時段 , 因為少車而製造出好多客o既現象
除此之外 , 有版友覺得循環線時代同而家相比 , 而家客量係差左 ,
首先客量真係少左係事實 , 但亦都有一個原因 , 從親友口中提及就可知
響以前循環線時代好多時都會由錦田拖卡番青衣 , 就算非繁時都會令到前車爆後車吉
無形中就會有個假象係251M好好客.. 就算前車爆後車得少少人.. 都係好客丫
其實將呢個客量代番入去而家.. 兩部車平分番再減少一D客.. 同而家都係相差無幾 
[ 本帖最後由 jd2522 於 2009-4-4 18:5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jd2522 於 2009-4-4 10:20 發表 
仲有D比較有趣o既版友話響欖隧下面個位行上轉車站要好耐同好辛苦
當然.. 呢D就大家自行定奪
一,本來大欖隧道口上去九龍巴士站的樓梯係封住
不過由於太多人就特登行個到上去
所以最後都要開放比人用
二,大欖隧道口正式的士站係青朗公路橋底
不過大部分司機都知道有人會係去元朗的大欖隧道口落車
所以一落巴士就會見到唔少的士等住你
行十幾廿步揮手就得
所以我都想知未來251A&B的總站係邊 |
|
我的愛線——888!
|
|
|
事實上 , 如果 251A/B 開辦後 , 設置幾班 251M 早繁特別循環線車就解決到啦
(青衣 -> 荃灣 -> 錦田 -> 錦上路 -> 錦田公路 -> 錦田 -> 荃灣 -> 青衣)
響度縮數根本解決唔到件事 
[ 本帖最後由 天空之神 於 2009-4-5 00:38 編輯 ] |
|
.
|
|
|
原帖由 alexero 於 2009-4-4 02:00 PM 發表 
其實初開線的時候, 251M好似都幾好客的
251M的沒落,似乎係源於當年改路,將整個循環的方向調轉
再加上之後不斷減班,結果"整死"左條線...
仲有一個主原﹐便是改路的原因~~~~ 西鐵。
以前﹐所有人都迫於坐251M, 51去九龍。
而家﹐有不少人改坐64K, 54 去西鐵站﹐再轉西鐵﹐令到客源真係少了。
我有朋友曾居錦田市中心﹐有一次同他出屯門﹐當然最直接便是西鐵。起初﹐他說行去西鐵站﹐我以為很遠。但原來也不是想像中的遠﹐都只是約15分鐘﹐而且9成路有樹蔭﹐又可踏到單車。
所以﹐當天我是星期六4點幾時段﹐沿途都有不少人用此方法去轉車的﹐差不多到車站時﹐見到有成班4X-5X人行出來(有列車到站)﹐可想而之居民的選擇。所以﹐西鐵的影響力也不細。
自西鐵開通﹐我都一直有一個提議﹐便是九鐵(港鐵)提供接駁巴士﹐跟251M 的行法﹐但分拆成2個方向﹐加停大欖轉車站﹐去接載錦田八鄉的人﹐251M 便可取消。當然﹐轉西鐵可以免費﹐淨坐車便要收車費。
建議中的251M 拆線﹐九巴也可以走這條路﹐不再出荃灣青衣﹐在大欖隧道轉車免費﹐相信居民都會接受的。而重點的是﹐配合轉車站﹐所有目的地都有車去到﹐同251M 現時的路線重疊的。最多﹐早上加數班特車行回現時的路線便可。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