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zz567 於 2009-9-6 01:26 發表 
其實今次最錯係判左比United Group同中國南車合營,應該只批比單一公司,價錢可能會平D,
呢批輕鐵列車合約總值3億元,粗略計平均每部車造價達1千3百萬,應該係其中一批最昂貴鐵路
車輛,一部雙層巴士都只係4百萬。
如果只單一 ... 問題係中國車廠有無能力設計應付?
A320極其量只係代工,CRH亦係如是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9-9-6 00:28 發表 
雖是陳年往事,但不得不提一件鮮為人知的事實,就是:九鐵本身已決定將輕鐵新車合約批給川崎重工,
但在磋商兩鐵合併事宜後,改為批予前地鐵的合作伙伴United Group,原因大家應猜得到,在此不詳述。 ...
四個字送俾港鐵: 自討苦吃
難為了一眾前線維修同事 |
|
|
|
|
唔係咁化學呀麻 |
|
|
|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9-9-6 11:39 AM 發表 
原因之一是路軌的質素差
2006-05-05 新報 《波紋九鐵軌產自四川》
路軌方面,個人認為唔太怪得九鐵,內地早已經生產路軌多年,在外國亦常用內地鋼材,九鐵使用內地產品沒太大問題
也許大家會怪九鐵買平貨,但當年裂紋事故的調查報告亦指路軌質素引致列車出現裂紋屬全球鐵路上首次遇上
根本避免不來
即使是另一間鐵路公司買路軌亦不見得很好,新路線宣傳用了新款路軌更寧靜,最後卻因為路軌噪音問題,列車減速行走......
但鐵路列車根本就不能亂來,構造複雜內裡所涉及的技術又多,中國只"製造"了鐵路列車數一段不長的時間
當韓國鐵路公司都唔買韓國車而買返外國車時,香港的公司竟然退而求其次找國產......真令人無奈 |
|
|
|
|
原帖由 zz567 於 2009-9-6 01:26 發表 
以中國現今既科技水
平絕對有能力造一架輕鐵,根本唔需要澳洲技術,澳洲佬連火箭制造技術都無,竟然設計一批
次貨輕鐵比內地廠商生產
火箭又點同輕鐵...唔好拉埋嚟講喎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9-6 10:26 發表 
設計係澳州, 轉向架又唔係自己設計
似乎係唔係同砌車有關
重點係OEM廠家點樣去覆行designer的設計
p.s. 都係老生常談, 任何西方模式搬到中國去, 都要take care |
|
|
|
|
原帖由 rickywk 於 2009-9-6 13:25 發表 
四個字送俾港鐵: 自討苦吃
難為了一眾前線維修同事
Do MTR ensure /guess that the quality will be like this when ordering the trains?
History of the old products done by the same manufacturer is not a equal the quality of the future products. No matter how good are the products in the past, it still cannot ensure that the future products must be good! |
|
I love Fuji RVP vivid picture style!~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