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愛☆OLYMPIANS~powered by~CUMMINS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0-8-28 15:40 發表 
Still slower than East Rail
不同意,東橫特急的平均表定車速比東鐵線快8.3km/h。
東鐵線
羅湖 :33.2km / 40min = 49.8km/h
落馬洲:37.1km / 42min = 53.0km/h
東橫線(渋谷<>横浜)
特急 :24.2km / 25min = 58.1km/h
急行 :24.2km / 29min = 50.1km/h
各停 :24.2km / 37min = 39.2km/h (無待避)
反而如果話東横特急比西鐵線稍慢,才說得過去。
西鐵線:36.0km / 36min = 60.0km/h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0-8-27 17:45 發表 
每站入站、停車、離站加埋大約2分鐘(以車頭進入月台尾至車尾離開月台為止,我曾實地計算),
而飛站車頭走相同距離則只需用36秒(假設通過車速大約60km/h),
飛一個站,淨減時1分24秒,以上路線飛走6個站,即係可以節省8分24秒。
東鐵現時官方時間43分鐘,將來過海後估計多8分鐘,總時間51分鐘,
急行可節省8分24秒,至42分36秒,減幅16.5%。
若只計羅湖至紅磡一段,由43分鐘減至34分半,減幅19.5%。
如果計埋減至9卡,實在太複雜,我唔想計住。
以前嘗試砌過一個虛構時刻表,可純粹作參考及討論用途: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0-8-28 22:04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兩日冇上網,估唔到都有人原則上認同我的見解,或自己都有砌過東鐵快速時間表。
某程度上,是否表示東鐵快速,至少在鐵路迷眼中,是有一定需要呢?
東京的情況比香港複雜得多,而的確大部分地下鉄路線都沒有快速服務。
正如香港,地鐵部分相信大家也不會認為在現有資源下有需要/有能力搞快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線快速在東京山手線圈內交通亦發揮很大作用,不能將之單純理解為市郊運輸。
例如
御茶ノ水<>新宿,快速9分,各停16分,快速節省41%(此例為起訖站都在山手圈以內);
御茶ノ水<>三鷹,快速25分,各停37分,快速節省32%(此例為中央総武緩行與中央線快速的整個重疊區間)。
有玩過電車Go! Final或親身留意過當地信號的朋友都會知道,
中央線快速在御茶ノ水<>新宿,短短7.7km,已經有路段可以開到100km/h,
可見中央線快速的意義並非全然只是為了和西郊私鉄競爭,而是市內本身亦有開快速車疏導乘客的需要。
我亦都在睇過一本書後,思考過東鐵可唔可以行區域停站制,但係始終待避線不多,
而且香港情況特殊,並非單向湧入市區,另一端羅湖亦是一塊大磁石,個個站都想有車直達羅湖,
卻偏偏羅湖開出一直到大埔墟才有待避線,擴容空間不多,連倫敦Metropolitan Railway/Line的水平都不如。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0-8-28 15:40 發表 
They all serve the suburbs so they shouldn't be used as examples.
Should use Ginza Line to compare with HK's urban lines.
West Rail Tsuen Wan West to Tsim Sha Tsui section is just another form of express
荔景到中環特快節省10分鐘,但等車加步行時間隨時超過其數.因快得慢
還搞什麼特急? |
|
新造的人、如鷹展翅上騰。
|
|
|
個人認為,「大站式」特快唔係好適合香港情況
如果特快唔停粉嶺同太和,對兩區居民唔公平,
大家都住咁遠,點解上水同大埔墟有特快我地冇;
同埋粉嶺站繁忙時間同上水一樣咁多人,
太和站繁忙時間亦分分鐘比大埔墟站更多人
另一個問題係由上水至大埔墟之間係冇爬頭軌,
如果飛粉嶺同太和,就可能會拉疏班次
另外個人認為特快唔應該去到羅湖/落馬洲,
因為咁樣只會同高鐵爭市區客
建議特快模式:
上水-粉嶺-太和-大埔墟-大圍-九龍塘-旺角東-紅磡-會展-金鐘
建議各停模式:
羅湖/落馬洲-上水-粉嶺-太和-大埔墟-科學園-大學-火炭-沙田-大圍-九龍塘-旺角東-紅磡-會展-金鐘
科學園、火炭同沙田均為爬頭站,
若能拉直大學一段並在上海總會現址至澤祥街範圍重建4軌大學站更佳
繁忙時間班次比例
羅湖各停:落馬洲各停:上水特快 = 0.5:0.5:1
以平均每2.5分鐘開出一班計,上水特快每5分鐘一班,
各停聯合5分鐘一班,羅湖/落馬洲各停各自每10分鐘一班,
各停待避次數分分鐘達3次
非繁忙時間班次比例
羅湖各停:落馬洲各停:上水特快 = 1:1:1
以平均每4分鐘開出一班計,上水特快每12分鐘一班,
各停聯合6分鐘一班,羅湖/落馬洲各停各自每12分鐘一班
以上僅為粗疏估算,不要太認真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0-8-29 15:5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0-8-29 15:32 發表 
又唔使驚會搶高鐵生意既,或者,會唔會反而因為高鐵分走部分客量,
令東鐵可更專注做本地服務,而令開快速的(財政)需要增加呢?
高鐵要有10萬客,就係靠去深圳嘅客
東鐵仲要直接過海,如果由金鐘去深圳老街,
東鐵特快車去羅湖再轉深圳地鐵真係可能同去西九搭高鐵轉深圳地鐵打和
落馬洲車反而唔會搶到高鐵客,因為去福田區高鐵係有絕對優勢
所以特快車應該到上水終著,最好隨後係落馬洲車,
連坐特快車到上水轉羅湖車都障礙重重,
一係乖乖地坐高鐵,一係坐東鐵羅湖各停慢慢碌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0-8-29 15:02 發表 
個人認為,「大站式」特快唔係好適合香港情況
如果特快唔停粉嶺同太和,對兩區居民唔公平,
大家都住咁遠,點解上水同大埔墟有特快我地冇;
同埋粉嶺站繁忙時間同上水一樣咁多人,
太和站繁忙時間亦分分鐘比大埔墟站更多人
另一個問題係由上水至大埔墟之間係冇爬頭軌,
如果飛粉嶺同太和,就可能會拉疏班次
另外個人認為特快唔應該去到羅湖/落馬洲,
因為咁樣只會同高鐵爭市區客
建議特快模式:
上水-粉嶺-太和-大埔墟-大圍-九龍塘-旺角東-紅磡-會展-金鐘
所以特快車應該到上水終著,最好隨後係落馬洲車,
連坐特快車到上水轉羅湖車都障礙重重,
一係乖乖地坐高鐵,一係坐東鐵羅湖各停慢慢碌
同意,快速列車應該將大埔區及北區乘客盡快輸送到市區通勤。
另已依閣下的建議,將上述的「構想時刻表」作出修改。
(因應快速列車通過沙田站,及大埔墟至上水各停,所以將前兩班各停列車改由火炭站中間月台待避)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0-9-7 21:47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