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orange 於 2011-4-19 12:31 發表 
基建本身係為市民出發,只不過而家將部分利益放到無限大而莫視
對整體社會利益,由正生高鐵焚化爐以至港珠澳都係出現相近問題
政府威信唔係靠一兩個官就可以形成,整個政治班子,由官員以至班
AO本身有無一致信念,有無 ...
宜家香港根本成日畀少部份組織、社團、政棍輪姦民意
部分更是旨在反中反共反政府, 為反對而反而
可謂香港人自作孽 |
|
|
|
|
原帖由 a_drew 於 2011-4-19 01:18 PM 發表 
宜家香港根本成日畀少部份組織、社團、政棍輪姦民意
部分更是旨在反中反共反政府, 為反對而反而
可謂香港人自作孽
自梁議員進入立法會﹐便不停挑起反政府動作﹐其他黨派加入﹐同一陣線的黃,陳議員齊齊入立法局後﹐問題更嚴重。
高官要不停處理這些事端﹐根本無時間去處理真正的事務﹐做成一個潛在的問題。
所以﹐而家的官本著「多做多機會錯﹐少做少錯」的心態﹐盡量做少一些事﹐務求少痛腳出來。
形成整個政府應有的工作能力大大下降﹐服務水平越來越差﹐令不少事務都出現「爆鑊」邊緣。有更多痛腳給大家捉﹐整個政府便因此面倒退。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4-19 14:18 發表 
自梁議員進入立法會﹐便不停挑起反政府動作﹐其他黨派加入﹐同一陣線的黃,陳議員齊齊入立法局後﹐問題更嚴重。
高官要不停處理這些事端﹐根本無時間去處理真正的事務﹐做成一個潛在的問題。
所以﹐而家的官本著「多做多機會錯﹐少 ...
有D人為左唔想投票畀對家, 而要投D垃圾出來累鬥累
宜家香港唔係冇人才做官及選議員, 只係D人才不忿出來畀呢班垃圾玩姐 |
|
|
|
|
而家個情況唔係政府甩漏,而係法律觀點問題,向來香港的環評報告都唔會計算基線情況,
只要證明項目建成後唔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就可以通過,
但主審官唔同意沿用呢個原則,要同基線情況進行比較,睇下增加幾多污染物,
令唔同項目之間可以相互比較,或同國際標準比較,作為制定緩解措施的基礎,
所以並唔存在政府想港珠澳橋盡快上馬而草率了事的問題,而係環評制度被法庭收緊咗。 |
|
|
|
|
公民黨搵阿婆申請法援用納稅人錢去打官司,然後又由一個公民黨律師收錢負責訴訟,呢D係咪叫利益輸送? |
|
|
|
|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11-4-19 22:42 發表 
而家個情況唔係政府甩漏,而係法律觀點問題,向來香港的環評報告都唔會計算基線情況,
只要證明項目建成後唔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就可以通過,
但主審官唔同意沿用呢個原則,要同基線情況進行比較,睇下增加幾多污染物,
令唔同項 ...
政府看似輸了但又其實冇輸,簡單來看只要做返法官所要求環評便可。
反而全盤否定提出司法覆核必定帶來不斷上訴(個人睇法而已)。 |
|
|
|
|
呢單官司揭發政府好多工程既環評都冇做假設有工程和
沒有工程對環境影響分別既評估,牽連甚廣,似乎如果
唔上訴好多工程都會受影響。
原帖由 on11358 於 2011-4-19 23:25 發表 
政府看似輸了但又其實冇輸,簡單來看只要做返法官所要求環評便可。
反而全盤否定提出司法覆核必定帶來不斷上訴(個人睇法而已)。 |
|
[i]影像.從心[/i]
|
|
|
依家睇報道話做漏個part原來政府都有做,有埋備份
預計幾個月就搞掂,似乎影響無想象中咁大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我個人對法律程序無意見,但事實就係無論有冇被挑戰,港方進度已經比人落後。
之前板友指出的政府工作心態問題亦是事實。
順道分享港珠澳大橋澳門人工島的施工進度: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1-4-28 12:24 發表 
順道分享港珠澳大橋澳門人工島的施工進度:
我覺得澳門的反對派的影響力比香港少很多,所以澳門的施政比香港容易,連基建的阻力也很少? |
|
喵...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