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a54 於 2012-1-17 18:29 發表 
真係?我的理解係講相應的財政年度喎。
巴士公司當年有利潤保障開始都係計當年盈利除當年資產值,用黎計回報率。
根據香港法例第 230 章第 26 條:
“固定資產平均淨值”(average net fixed assets),就任何一個會計年度而 ...
27(1) 提到發展基金係用黎買fixed asset ,既無提過左准許百分比之後,只可keep一半其他要回餽乘客,又無提可加可減,所以我嘅理解呢part並唔係講緊宜家個情況
要翻到屋企先能夠詳細研究 |
|
|
|
|
原帖由 kp3011 於 2012-1-17 19:03 發表 
27(1) 提到發展基金係用黎買fixed asset ,既無提過左准許百分比之後,只可keep一半其他要回餽乘客,又無提可加可減,所以我嘅理解呢part並唔係講緊宜家個情況
要翻到屋企先能夠詳細研究 ...
基本上我搵左好幾份 2005 年推出可加可減的立法會文件都無提及資產值係以 2006 (或者任何指明年份) 為 reference point,事實上咁樣計「回報率」係毫不合理。
俾埋有關的立法會資料文件列表你參考:
http://www.legco.gov.hk/yr07-08/ ... p/papers/tp_apf.htm
9.7% 係利潤管制計劃的自然延伸(由 13% 變成 9.7%),如果政府無特別指出定義上有變動,我相信無合理理由去採納同 s.26 有異的含義。
[ 本帖最後由 da54 於 2012-1-17 19:18 編輯 ] |
|
至於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
|
回復 9# 的帖子
新城同九巴 / 龍運折舊計算方式有唔同,
新城係平分 15 年,但九巴 / 龍運只係平分 14 年,
所以即便車價一樣,但九巴 / 龍運每年折舊開支係會較大。
而折舊大會減低資產淨值,
即係增加固定資產回報率,所以如果城巴折舊少,反而仲容易要回饋乘客。
如果呢個回饋制度真係會左右巴士公司換車決定,
咁出年城巴專利二既車隊就大部份都會夠晒 15 歲,如果行到 2014 佢成個專營權既車加埋都只係值幾百萬,
所以佢地應該寧願要成批 Trident 都早死。
不過咁都合理,因為批 Trident 架架咪數都好勁,其實唔可以同市區車比。 |
|
|
|
|
如果我去程:973>930
回程:
930>973
係咪咁計?
去程:973(正價)>930(正價)
回程:
930(八折)>973(八折) |
|
|
|
|
原帖由 nwfb94A 於 2012-1-17 22:21 發表 
如果我去程:973>930
回程:
930>973
係咪咁計?
去程:973(正價)>930(正價)
回程:
930(八折)>973(八折)
唔係,係
去程:973(正價)>930(八折)
回程:930(正價)>973(八折) |
|
|
|
|
上年係咪都無大嶼山路線份?(意指E線)
上年玩法同今年是否一樣?還是類似$10以上9折,$15以上8折? |
|
|
|
|
原帖由 kelvina905 於 2012-1-17 23:21 發表 
唔係,係
去程:973(正價)>930(八折)
回程:930(正價)>973(八折) "即日來回乘搭同一路線或同一組別路線"
照我理解,
應該係 973>930 正價
930>973 八折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0=
|
|
|
原帖由 ky927 於 2012-1-17 23:50 發表 
上年係咪都無大嶼山路線份?(意指E線)
上年玩法同今年是否一樣?還是類似$10以上9折,$15以上8折? 上年都係八折 |
|
|
|
|
原帖由 SSBT 於 2012-1-17 23:54 發表 
"即日來回乘搭同一路線或同一組別路線"
照我理解,
應該係 973>930 正價
930>973 八折
其中一程係咪仲可以扣$5呢(8仔西隧優惠)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