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論)誰偷走了巴士的未來?
[複製鏈接]
|
雖不知在本版發評論文章會否被站長log account,本身也不是政治熱血分子,但特別找到上周四43名立會民意代表對巴士路線重組發表的意見,深感作為巴士迷不能留在自己的世界發表各項意見,而是要對廣大社會會如何處理巴士的未來,有及時的醒覺,否則我們的鎖好會在不久將來“被自殺”掉。
設偷走巴士的未來?我認為第一是議員們,避免爭拗,我不想表明政治立場。但請站友們翻看他們對巴士的看法,這令我十分感嘆。他們說,自己不是想阻撓路線重組,而是九巴每次都是一條一條個他們,令他們因看不到整體規劃而被迫反對!我倒要問,處理1條線還是10條容易?用早前在本網引起增益的81M+88M為例。沙田路線是要處理的。但如果一天之內就老哥大翻身,市民能適應嗎?我們當然是要取易不取難,做一條就一條。今天九龍城又說開6P了,如果所要有規劃,不如讓偉大議員說說,車從何來?
第二是政府,本版已不止一次有人提出過關注政府公交政策的討論。但我們一直忽略的問題是,政府說要鐵路優先啊!如此一來巴士哪兒站?看著我們自己的討論,有時我也會自責:為何不想想巴士在鐵路下的哦特點?我們常說的獨市,改快等字眼,無非都是跟港鐵對抗下的手段,但為何這兒無人說及小巴?巴士的特點何在?就是direct嘛。所以286X同798都是好嘗試,但為何F1版289X的帖子卻少人問津?
第三就是我們,或準確說,是大部分的我們。站友當中擁抱巴士的應該非常多。但我首先在這自我審判,就是在很多時間,就算價錢,時間都不是考慮因素,我也會乘搭鐵路?這是為何?是否人的一種 根性?有議員說,港鐵的宣傳很虛偽,又說港鐵快不勝負荷了。但我們在批評的同時,為惡化不用巴士?把它未來偷走的,還有我們自己,實在是可悲的。
話不可說多,不知本文能否找到知音?是時候我們要為巴士的未來想一想,在這個可怕的時候,我們是選擇讓他滅亡?還是能及時醒來,提出更實際的止血方法?在此不多說,指向跟大家保證,新年我會第一個身體力行,在所有可能情況下用巴士去拜年! |
|
|
|
|
286X同798都有一個遠因,
本身自己手頭上有蝕錢線可以拎堆資源出黎做
其實如果要睇大型重組,
好多時唔應該會出現今日有人話開6P,
聽日第二區有人話要改35A,
後日有人話要改68X(我只係舉例,並非有人實際要求)...
18區,區區議員各自為政,
各自各爭取自己想既野,
點樣去做有效既重組? |
|
|
|
|
這就有以下的疑問:
為何過去數十年來,巴士路線的大型重組相當容易?
但今日要實行大型巴士路線重組卻相當困難?
就如:
1938年3月九巴取得地區專營權後的大型重組
1955年11月1日、1963年5月12日九巴大型重組新界區路線(來源:容偉釗著《二十世紀巴士路線發展史》)
1973年7月16日九巴大型重組新界路線及重訂編號
1982年5月配合地鐵荃灣線全線通車、九廣鐵路電氣化首期落成的大型巴士路線重組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回復 1# 的帖子
政府政策的確很關鍵
看看新加坡
不單單賣單比錢買新車開新路線
在基建及政策上也積極配合
像改建冷氣巴士轉車站
讓乘客有無需吸入廢氣的環境等車
改建路邊巴士站
上蓋延伸到巴士車頂
方便乘客無需淋雨上車
推行巴士專線
及車輛必需禮讓巴士出站等等
都改善巴士運作效率
係香港單靠巴士公司努力
面對日益惡劣的交通環境
根本係好難做
多向議員表達意見
製造民意逼政府重視巴士係公共交通重要一環先至有用 |
|
|
|
|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13-2-4 15:58 發表 
這就有以下的疑問:
為何過去數十年來,巴士路線的大型重組相當容易?
但今日要實行大型巴士路線重組卻相當困難?
就如:
1938年3月九巴取得地區專營權後的大型重組
1955年11月1日、1963年5月12日九巴大型重組新界區路線(來源:容 ...
過去數十年既政制發展都唔同左係事實
你點解唔問八十年代前有何民選議員? |
|
|
|
|
其實, 巴士路線規劃只係...
決策: 運輸署(政府) <--> 區議員 <--> 巴士公司
受惠/受害: 市民
我地討論還討論, 實際上並不能左右佢地既決定
咁我地可以做到D乜? |
|
|
|
|
原帖由 happykeroro 於 2013-2-4 16:11 發表 
其實, 巴士路線規劃只係...
決策: 運輸署(政府) 區議員 巴士公司
受惠/受害: 市民
我地討論還討論, 實際上並不能左右佢地既決定
咁我地可以做到D乜? ...
以前黎講,係
而家表面上都係咁,
但本身資訊發達,
好多野透明度高左,
變左雖然你唔係直接左右佢地決定,
但有時候好多反應係容易俾佢地知道 |
|
|
|
|
原帖由 da93 於 2013-2-4 16:16 發表 
以前黎講,係
而家表面上都係咁,
但本身資訊發達,
好多野透明度高左,
變左雖然你唔係直接左右佢地決定,
但有時候好多反應係容易俾佢地知道
那麼,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當年未有區議會等的地區諮詢架構,巴士路線的規劃方案,
是否當時的布政司署所下的交通事務組(及後來的運輸署)直接指令實施?
當年實施巴士改動,有沒有徵詢地區人士才實行,還是一指令就立即實行?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班區議員咪又係用樓下班 C9 阿婆的意見當民意....
平日要搭車返工返學個班,區議員根本接觸唔到.....
原帖由 da93 於 2013-2-4 16:16 發表 
以前黎講,係
而家表面上都係咁,
但本身資訊發達,
好多野透明度高左,
變左雖然你唔係直接左右佢地決定,
但有時候好多反應係容易俾佢地知道 |
|
|
|
|
受惠 / 受害 : 市民 + 巴士公司
依家的巴士服務根本唔係用商業原則提供服務
所以有好多巴士載空氣的同時,好多人上唔到巴士.....
依家九巴的每架車每日的載客人數,只係 80s 的一半
原帖由 happykeroro 於 2013-2-4 16:11 發表 
其實, 巴士路線規劃只係...
決策: 運輸署(政府) 區議員 巴士公司
受惠/受害: 市民
我地討論還討論, 實際上並不能左右佢地既決定
咁我地可以做到D乜? ...
[ 本帖最後由 LF5502 於 2013-2-4 16:59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