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CqZwTaHQNc&list=UUx7hA8NXZZd8po87uin5z1w |
|
|
|
|
全因為九鐵公司識揀可以容許與正常行駛方向相逆行駛既訊號系統,總好過地鐵公司揀既訊號系統,只要與正常行駛方向相逆行駛就會大限速,例如想安排單線雙程行車、想安排只在同一路段不斷來回行車既穿梭列車都唔得。
其實地鐵公司係咪搵自己笨?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3-3-22 11:32 發表 
請問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此情況?
那段影片的description已經說明了。
見到當時直通車都在行,而且快到波口位,這班千九應該是恢復正常前最後一班逆綫車了。
九鐵係「做大」起家,九廣鐵路係所謂國鐵主線鐵路(當然到了21世紀同英國或中國的主線無得比),
設計時就預計了每個站之間都可以單線雙向行走,但地鐵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這個打算。 |
|
|
|
|
KCR果套好既地方, 係可以信號配合道岔, 隨意在任可地方「逆綫」行一小段, 之後回復正常方向, 但地鐵唔得, 因為地鐵太少 道岔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3-3-22 22:08 發表 
......
九鐵係「做大」起家,九廣鐵路係所謂國鐵主線鐵路(當然到了21世紀同英國或中國的主線無得比),
設計時就預計了每個站之間都可以單線雙向行走,但地鐵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這個打算。
真係?
睇返宜家既東鐵線,旺角東站北面的出入口、沙田站兩邊的出入口、大學站南面的出入口、太和站南面的出入口、上水站北面的出入口都是只有單向渡線,而九龍塘站南面的出入口、大圍站兩邊的出入口、太和站北面的出入口無論八字渡線還是交叉渡線都完全欠奉。這些又怎樣解釋? |
|
|
|
|
原帖由 paul2357paul 於 2013-3-23 06:57 發表 
真係?
睇返宜家既東鐵線,旺角東站北面的出入口、沙田站兩邊的出入口、大學站南面的出入口、太和站南面的出入口、上水站北面的出入口都是只有單向渡線,而九龍塘站南面的出入口、大圍站兩邊的出入口、太和站北面的出入 ...
"設計時就預計了每個站之間都可以單線雙向行走"
既意思係指任可路段設計時 可以按正常車速反方向行走
同有冇八字渡線還是交叉渡線無關 |
|
|
|
|
原帖由 paul2357paul 於 2013-3-23 06:57 發表 
真係?
睇返宜家既東鐵線,旺角東站北面的出入口、沙田站兩邊的出入口、大學站南面的出入口、太和站南面的出入口、上水站北面的出入口都是只有單向渡線,而九龍塘站南面的出入口、大圍站兩邊的出入口、太和站北面的出入 ...
因為部份渡線原本的設計不是為雙向行車之用
旺角東站北 : 貨物列車進入旺角貨場
沙田站兩邊 : 貨物列車進入沙田貨場
(另外有沙田站以南有一條渡線從北行正線過南行正線, 那條是給當時沙田-紅磡間的折返列車用)
大學站南 (還有火炭站南) : 列車進入馬場支線 (當然這兩組一起看就是一組八字渡線)
(另在火炭站北有另一條渡線從南行線過北行線用作貨物列車進入火炭貨場用 )
太和站南 : 列車進入鐵道博物館
上水站北 : (以前) 列車進入上水側線
而沒有渡線的原因:
九龍塘站南: 彎道上加上九龍塘站北有渡線
大圍站 : 北行非常接近沙田站, 南行有顯徑渡線
太和站北面: 彎道上, 另有九龍坑渡線
以前(未加設白石角/九龍坑渡線)來說就是將東鐵的分段其實如下:
羅湖-上水(南)-大埔(站)-火炭(站)-畢架山隧道北-畢架山隧道南-旺角[東](南)-紅磡
畢架山隧道因為太長加上安全需要獨立成段外
上水-大埔-火炭-旺角 間的間格在 1990 年代的東鐵密度來說也是非常合理的 |
|
|
|
|
原帖由 HU6455 於 2013-3-22 23:13 發表 
KCR果套好既地方, 係可以信號配合道岔, 隨意在任可地方「逆綫」行一小段, 之後回復正常方向, 但地鐵唔得, 因為地鐵太少道岔
東鐵其實係雙單線,全線都有雙向信號 |
|
少甜啊唔該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