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應該點樣善用九龍區公路幫市區線提速?
開啟左側

應該點樣善用九龍區公路幫市區線提速?

[複製鏈接]
transbus 發表於 2013-7-24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個人一直對長途流水線兜路冇乜好感,
例如5c要經土瓜灣紅磡落尖咀,
1A要經旺角落尖咀,
102由美孚碌到佐敦先過海等等.

有人話改特快, 就做唔到一個位收幾次錢,
巴士公司唔會玩,
但係巴士公司又知唔知, 繼續做流水線,
趕走想快而成本較轉車或紅色小巴平o既客,
未必會轉用其他特快線去轉車,
而係改搭地鐵,
就算咁都唔會轉返佢地o既接駁線, 而係改搭小巴轉?
錢最終都唔會返巴士公司袋.

小弟有幾個構思,
例如102分拆做太子至佐敦, 同美孚至太子兩線,
5c, 5P加超快版, 過九龍城經公主道落尖咀,
順利加條尖咀快線, 經樂華行啟隧等等.

歡迎各位賜教.

[ 本帖最後由 transbus 於 2013-7-24 23:42 編輯 ]
坑口皇帝 馬尾皇后 囍結良緣
avianwind 發表於 2013-7-25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transbus 於 2013-7-24 22:09 發表
5c, 5P加超快版, 過九龍城經公主道落尖咀,


公主道南行尾站
http://goo.gl/maps/6PNuQ

這個塞車時間可以接受嗎

評分

參與人數 1HugeC +1 收起 理由
smal + 1 good capture! :)

查看全部評分

busfunfun 發表於 2013-7-25 01:40 | 顯示全部樓層
之前有方案話6號改行西九變特快
但係好似港鐵會快D

個人認為市區多老牌路線
有好多已經唔再適合現今社區
例如15A由行經以前旺盛的觀塘工業區
改返行觀塘道
2A去美孚係咪需要再兜入已經清拆左ge蘇屋
limited 發表於 2013-7-25 01:4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從今年RDP當中, 睇到改特快都係九巴想走的路 (6X, 30X, 33A, 41, 41A, 277E)
不過巴士公司亦唔會放棄食水深的流水線,
你提及的1A, 花墟上車去九龍城收$6.6, 觀塘上車去九龍城收$6.6
對比12A, 11B, 11D收$4.9, 當然更用心做好1A

5C土瓜灣道往返尖沙咀獨市生意, 受沙中線影響細, 都好難從5C分車俾5P做全日特快
我諗要到港鐵通車後取消到5A, 5+11系+14有重組有車慳到先有希望

深水步區紅隧線好似未試過有一條唔經旺角, 西隧線914同之前971班次同客量有眼睇
如果取道渡船街天橋去加士居道大部分時間都中伏, 巴士公司正常唔會冒呢個風險

改特快, 都要乘客在不同時間乘搭都感受到真係快左先成功
奈何九龍公路的落橋位一係好塞車(東九龍走廊/加士居道天橋/公主道),
一係就偏離主幹道甚遠(西九龍快速公路)要花時間入鬧市
油尖旺巴士總站佈局又欠佳(彌敦道南行過左亞皆老街最近要去到佐敦渡華路)
循環線運作班次就九成九不穩
就咁數設計特快線時都有好多制肘

[ 本帖最後由 limited 於 2013-7-25 01:56 編輯 ]
S3BL100 發表於 2013-7-25 01:49 | 顯示全部樓層
九龍同港島唔同,最大問題係果幾條所謂公路/主幹
公主道、加士居道天橋、東九龍走廊,無時無刻都有機會塞車。

102拆港島段好過拆九龍段,東廊出口數目多,健康村上落橋的提速幅度幾明顯,
相反九龍果邊,公路出口少,深水步先開始多客,但係深水步行得長沙灣道,
都係要行晒半條彌敦道落加士居道喇。公主道太塞。

同樣因為公主道太塞,慈雲山特快線落尖咀,行公主道都係唔會快(回程又唔同),
倒不如由九龍城直落窩打老道轉入彌敦道,行果段窩打老道唔駛塞入旺角中心區,
又有油麻地佐敦客幫補,呢個優勢一直無巴士線好好利用。
問題係似乎唔係好夠車咁拆線。

而東九龍走廊塞車,四順經樂華出尖咀唔一定快過26的行法。
傳聞當年計劃過開條咁既線,最後都係無開,結果用返26算數。

剩返有相當提速空間的巿區內陸線,其實都係得幾條
2F(可以考慮同2B重組,一條行龍翔道直落長沙灣)
3C(慈雲山經黃大仙、橫頭磡去旺角太兜)
16(如果有資源,可以拆條16X行觀繞,兩邊可以擺深水步同油塘,提速之餘方便更多人)
6C(可以考慮同6F重組,拆條特快線,土瓜灣經加士居道直上美孚,之後經長沙灣,東京街上返西九龍走廊走人)

九龍另一條無善用的公路係西九龍走廊,但係都係適合新界線居多。

[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13-7-25 01:51 編輯 ]
fb.com/scientisthk2usa/
S3BL100 發表於 2013-7-25 01: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imited 於 2013-7-25 01:42 發表
深水步區紅隧線好似未試過有一條唔經旺角, 西隧線914同之前971班次同客量有眼睇
如果取道渡船街天橋去加士居道大部分時間都中伏, 巴士公司正常唔會冒呢個風險


深水步紅隧過海線的確唔值得用渡船街天橋/加士居道

不過西隧線唔同,之前有傳聞某巴士公司繼914轉兩味失敗後,想905/914重組,二拆三,
拆一條線,美孚/荔枝角直接經四小龍過海,而914會搬總站返舊區。
不過似乎唔係好夠車咁拆,結果呢項重組上唔到RDP。

點都好,咁拆其實似乎進取過頭,我唔sure四小龍直走夠唔夠客,呢個亦係四小龍過海的困局,
914太兜又同港鐵重疊,都係唔夠客。

反而深水步人流較多,如果905可以拆到一條線,經欽州街直接出連翔道過海出西營盤、中上環的話,或者有得做,
到時914亦無必要兜返入深水步舊區,可以跟914P行法過海,
港島區再搬總站,可能可以去遠少少,或者對條線有幫助,又或者當係陰乾條線。

問題都係車從何來,畢竟905非繁實際都係大約10分鐘先一班。
fb.com/scientisthk2usa/
JX9097 發表於 2013-7-25 02:0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3-7-25 01:49 發表
同樣因為公主道太塞,慈雲山特快線落尖咀,行公主道都係唔會快(回程又唔同),
倒不如由九龍城直落窩打老道轉入彌敦道,行果段窩打老道唔駛塞入旺角中心區,
又有油麻地佐敦客幫補,呢個優勢一直無巴士線好好利用。
問題係似乎唔係好夠車咁拆線。


窩打老道唔順燈呢下都夠惡搞...
AVW21 發表於 2013-7-25 02:3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的帖子

流水線兜路係鐵一般的事實,
但偏偏巴士公司玩密食當三番你真係吹佢唔脹。


樓主有三個方案

1)102拆線
而家102都有特車去到旺角,基本上做咗嗰項建議後半。
而前半反而有少少怕唔夠客。

2)5C,5P特快板,想經公主道落尖沙咀
上面有提到公主道塞爆,另外想講太子道西塞燈都可以塞到離哂譜。

3)順利來往尖沙咀之特快車,想經樂華行啟隧
樂華一帶而家有13X同28兩條線出尖沙咀都係行啟隧。
不如試下改行彩盈彩霞一帶,橫掂兩邊過啟隧都要兜圈先過隧道,又可以發掘新客源。
JM99 發表於 2013-7-25 06:46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彌敦道唔塞果陣可以好快,
我試過係銅鑼灣搭112返長沙灣半個鐘就到
cong 發表於 2013-7-25 09:0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5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