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政府接納地鐵提交沙中線新鐵路計劃
開啟左側

政府接納地鐵提交沙中線新鐵路計劃

[複製鏈接]
dennis28a 發表於 2006-3-25 14:0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89B 於 2006-3-25 12:46 發表


改完直流,又改軌1435>1432,改電弓高度...仲要拆埋同東鐵相連的側線
咁不如起九鐵format仲好


根本不可行,在港島區擴建中環、金鐘站同時亦使用交流電?
倒不如九鐵的還九鐵,地鐵的還地鐵。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6-3-25 14:04 編輯 ]
chan6723 發表於 2006-3-25 14: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來睇樓主的題目,我仲以為係馬鐵直接延長到中環,點知…

我個人強烈反對咁做,如果咁做的話,馬鞍山居民到時只會
繼續利用巴士出入,沙中線亦都未必會夠客…

最好就當然係將馬鐵延長至中環,路線就可以用返地鐵建議的
模式。到時將馬鐵改成七至八卡就可以出到對面海啦!

如果真係要咁,我寧願將馬鐵改成地鐵模式…
不過就算要將馬鐵「合併」入地鐵,沙中線就算俾地鐵做都可
以繼續用交流電同 SP1950 架,將馬鐵果 72 卡車賣埋俾地鐵,
地鐵再搵日本買車同改裝而家果 72 卡車咪得囉。
係而家批車同埋馬鐵車站改個 logo,東馬鐵大圍站好似南昌站
咁整閘機就搞掂啦…
教導子女遠離益童
waichiu 發表於 2006-3-25 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6723 於 2006-3-25 14:47 發表
如果真係要咁,我寧願將馬鐵改成地鐵模式…
不過就算要將馬鐵「合併」入地鐵,沙中線就算俾地鐵做都可
以繼續用交流電同 SP1950 架,將馬鐵果 72 卡車賣埋俾地鐵,
地鐵再搵日本買車同改裝而家果 72 卡車咪得囉。
係而家批車同埋馬鐵車站改個 logo,東馬鐵大圍站好似南昌站
咁整閘機就搞掂啦…  

如果係地鐵起沙中線, 咁必定是合併後的事, 因為而家沙中線發展權係九鐵, 無可能交個發展權給地鐵(唔合併), 到時掂會在大圍加閘機???
tomtom2015 發表於 2006-3-25 15:1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chan6723 於 2006-3-25 14:47 發表
本來睇樓主的題目,我仲以為係馬鐵直接延長到中環,點知…

我個人強烈反對咁做,如果咁做的話,馬鞍山居民到時只會
繼續利用巴士出入,沙中線亦都未必會夠客…

最好就當然係將馬鐵延長至中環,路線就可以用 ...

與其改車,改logo,咁不如索性用九鐵規格建造吧了。有必要硬係改造地鐵規格嗎?
反正到時兩鐵理應合併了。

[ 本帖最後由 tomtom2015 於 2006-3-25 16:23 編輯 ]
500 發表於 2006-3-25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89B 於 2006-3-25 12:46 發表


改完直流,又改軌1435>1432,改電弓高度...仲要拆埋同東鐵相連的側線
咁不如起九鐵format仲好


都唔知有幾多行內人係討論區內講o左幾多次,1432mm(-3+7) = 1435mm(-5+5) 軌距。[括號中的公差值都係一樣ge]

即使地鐵出tender買車都話明係買1435車。
甚至連韓國ROTEM、西班牙CAF、英國Metro Cammell、甚至新車的台車builder Bombarider(前AD Tranz)等都係係1435的試車軌黎做dynamic test。

都仲有人話1435=/=1432,事前唔知當場唔怪得佢。

我見到呢種言論就笑死。(非指定席)
站在學術研究方面,我亦有興趣想知呢種理論係點得黎。

新鋪軌都尚且有極小的公差,運作起上黎輪緣與軌條的摩擦都可以做到果3mm誤差(係控制範圍以內)。

好多時,電弓的作用高係比大家想像中的好。
(大家咪睇地鐵支pan平時行得咁低,係廠都可以舉到東鐵高度,當然能否承受有關行車風壓就要睇spec啦。)
側線其實唔搞都得,反正對信號系統影響極微。(軌道絕緣好簡單,魚尾板+絕緣接地打孖上)
(多條側線對第時加車都方便得多:新車回送可以行少D路)

當然,以上各項到最後都仲係要睇一個老問題:錢!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3-25 16:02 編輯 ]
dennis28a 發表於 2006-3-25 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6723 於 2006-3-25 14:47 發表
本來睇樓主的題目,我仲以為係馬鐵直接延長到中環,點知…

我個人強烈反對咁做,如果咁做的話,馬鞍山居民到時只會
繼續利用巴士出入,沙中線亦都未必會夠客…


非也,因為新聞來源存有問題,試問有否可能完全按地鐵方式?
tomtom2015 發表於 2006-3-25 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吉文
tonyng 發表於 2006-3-25 18:00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倒不如看看明報的報導吧:
土瓜灣馬頭圍.沙中線或併站

與生果報的內容完全不同。個人認為生果報的報導非常不可信,我認為正所謂
「接納地鐵之建議」,是指放棄黃埔輕鐵,改為興建油麻地至黃埔延線,
而不是地鐵2000-2002年所提交的「大圍三線轉車站」建議,相信是生果報
斷章取意居多。

根據政府的要求,兩鐵合併及沙中線的規劃須考慮轉車次數及方便程度,
因此在沙中線主線方面,大圍至紅磡的一段幾乎絕無可能是獨立的新路線。
反而紅磡至中環一段可能另有新計劃,相信這幾個月內會有新消息公佈。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06-3-25 18:01 編輯 ]
 樓主| 黑翼 發表於 2006-3-25 18: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kwtong 於 2006-3-25 10:45 發表


報紙佬講D唔講D, 分分鐘是自己一斐縞Z文指地鐵會中標, 結果.....還是等政府公佈吧. 不過我個人並不喜歡三線轉車設計, 雖然車程很長, 單轉超過一小時, 但九鐵的南北線/東西線建議倒是不俗的, 問題是東鐵的設計 ...



但九鐵建議東西線計劃鑽石山站是一個全新車站,乘客要步行往現有地鐵鑽石山站,又唔見得好設計?
還有另一個問題東鐵MLR列車開關門較慢和列車離站進站速度較慢,唔知能否令大家接受?

[ 本帖最後由 黑翼 於 2006-3-25 18:26 編輯 ]
ArnoldC 發表於 2006-3-25 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其實可唔可以將沙中線改為「馬鑽線」同「東中線」,兩全其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