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 工程進度update 咗, 有新閘機圖
[複製鏈接]
|
其實自從轉用智能車票之後,入閘機係咪可以簡化啲,例如變成一條柱加一道閘咁?
畢竟唔需要再處理磁帶飛,用柱加閘式入閘機可以節省位置,同避免三節棍卡住乘客,增加流量。 |
|
|
|
|
原帖由 4437 於 2014-4-12 01:37 發表 
其實自從轉用智能車票之後,入閘機係咪可以簡化啲,例如變成一條柱加一道閘咁?
畢竟唔需要再處理磁帶飛,用柱加閘式入閘機可以節省位置,同避免三節棍卡住乘客,增加流量。 ... 唔係好明你講既柱式入閘機係乜野
有無參考圖?
其實閘機入面仲有機件用黎驗票
淨係得一條柱放唔放到咁多機件?
(我有無理解錯?) |
|
=0=
|
|
|
原帖由 4437 於 2014-4-12 01:37 發表 
其實自從轉用智能車票之後,入閘機係咪可以簡化啲,例如變成一條柱加一道閘咁?
畢竟唔需要再處理磁帶飛,用柱加閘式入閘機可以節省位置,同避免三節棍卡住乘客,增加流量。 ...
唔係太明你想講咩....你意思係d 閘機可以"薄d"? 一條柱, 你想道閘點開關法?
如果你有留意, 新閘機, 包括上圖, 都已經無用三節棍好耐, 而是用近西鐵款的左右扇形伸縮閘....
而閘機"闊度"本身是要夠足收納有關扇形伸縮閘, 唔係就唔可以伸縮....
當然, 如果有關閘機是用"轉角度"式開關, 即第一代闊閘機的方式, 是可以令閘機"薄d", 但似乎就無咁理想..
而另外新款單程智能車票, 入閘可以o都, 但出閘時仍然要收飛, 出閘機仍然不能得一條柱....因為會無空間收卡...
再講, 依家因為月台人流太多, MTR間中都要限制閘機開放數目, 似乎增加流量都不再是入閘重點了...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14-4-12 10:29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14-4-12 10:26 AM 發表 
唔係太明你想講咩....你意思係d 閘機可以"薄d"? 一條柱, 你想道閘點開關法?
如果你有留意, 新閘機, 包括上圖, 都已經無用三節棍好耐, 而是用近西鐵款的左右扇形伸縮閘....
而閘機"闊度"本身是要夠足收納有關扇形 ...
還有個display mon 及 閘前的display (x 及 剔號)﹐都有一定闊度﹐而且也是必須品。
前者是提供是否車票有問題﹐是否可以過閘(入閘時餘額已經係後話)﹐後者係話比乘客知閘機是否可使用。
雖然﹐可以做到輕鐵的「一柱式」入閘﹐再加超市入閘位的細入閘位(eg:3支轉杆式)﹐但實際上所慳的空間都係有限﹐可能一排7-8部機才有1部機的空間多出﹐作用不大。
而出閘方面﹐已經可以講無得用「一柱式」﹐因為要有設備收回車票。
一個車站﹐再大部一點的閘機都有位裝﹐完全無需要在閘機去慳位。
慳到的位又唔係可以去加店舖 |
|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14-4-12 10:26 發表 
唔係太明你想講咩....你意思係d 閘機可以"薄d"? 一條柱, 你想道閘點開關法?
可能像過關 E 道的第一道閘般?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回復 3-6# 的帖子
就係類似E道第一道閘個設計,不過大家講得啱,本身港鐵好多時已經要控制入閘人流量,整新閘機提高流量冇意思。 |
|
|
|
|
原帖由 4437 於 2014-4-12 01:37 發表 
其實自從轉用智能車票之後,入閘機係咪可以簡化啲,例如變成一條柱加一道閘咁?
畢竟唔需要再處理磁帶飛,用柱加閘式入閘機可以節省位置,同避免三節棍卡住乘客,增加流量。 ...
莫斯科地鐵似乎有你想要的閘機設計
 |
|
|
|
|

呢隻都係差唔多既野,只係冇得拍卡... |
|
|
|
|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4-4-12 20:01 發表 

呢隻都係差唔多既野,只係冇得拍卡... 呢隻係出閘機bor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