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ingfai31 於 2014-5-1 09:29 發表 
有D根本好唔合理
1."中途站實際班距比乳豬紙所示大於10%以脫班論"
台北同香港邊有得比..台北有幾可會塞車?
2."車齡"
點解係九年?請解釋/引用下九年既作用
5."環保"
我覺得九年換一次車好唔環保囉
3."車輛狀況"
清潔就外判晒..調整冷氣唔識先問下車長?(好多時係車長決定)
4."資訊服務設施"
車長唔記得轉車資又入落巴士公司數..真係多多分都唔夠扣啦
9."車長行為"
同上
6."意外率"
同上..車長問題入落巴士公司度
又或者人地炒埋黎都可以入落巴士公司度
8."飛站率"
呢個還可以..只係你又點計算呢?
有d評分準則係有可討論既空間,
例如車齡,香港已經有相關規定,就未必要跟台北,
又例如塞車情況導致脫班,亦都有相討既餘地
但係你提到有d反對既理由我都覺得唔合理,
你話關於車長既問題唔應該入落巴士公司數,我唔認同,
車長係巴士公司既員工,
員工做錯事唔入落公司數咁應該入落邊個數?
車輛既狀況作為評分準則亦都算合理,
車輛係巴士公司既資產,
例如就算 外判左清潔服務都好,巴士公司都有責任應該監察外判商既質素
當然評分制既內容可以討論,但係呢個實施呢個評分制既大方向我個人覺得係可取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