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香港人睇國泰唔順眼,
其實佢死對頭同樣如是,我上網都見到有部份新加坡人鐘意 CX 多過 SQ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原帖由 AVD1 於 2015-5-29 10:11 發表 
老實講,香港人睇國泰唔順眼,
其實佢死對頭同樣如是,我上網都見到有部份新加坡人鐘意 CX 多過 SQ ……
呢間野, 衰, 都唔係第一日~~
當年我成日飛既時候, 用英國口音流利英語扮唔識中文, 佢地d服務態度已經好好多~ 佢地一向對本地客差, 對外地客好~ |
|
殺雞焉用牛刀?!
|
|
|
航空公司是反映該地方的縮影,那地方如何,那地方之航空公司也是如何。
香港和新加坡人都有一種隔離飯香的心態,即係亞洲普遍的純洋心態....
至於CX,想服務好首先千萬不要坐經濟艙(PY也可免則免),
坐過CX的經濟艙,服務上同今日的大陸四大國際航空唔差得遠,
可能近幾年CX主攻大陸市場,近年CX經濟艙服務明顯很大陸化...
近兩年我算坐得多CX(不過只飛TPE線,CX夠密),但只限商務艙,
坐經濟艙見到班晚娘面Crew真是心情大減,坐商務艙就較少態度問題,
始終商務同頭等之團客/大陸客/印度客/麻煩客比例上遠比經濟艙少!
至於SQ,坐左佢十年,眼見近幾年比中東三傑+CX打到殘,
服務上我發覺已經開始慢慢退步,有留意/坐開SQ的朋友,
可見近幾年SQ不斷縮縮縮,北美線比CX/EK打到殘,
歐洲線比CX/EK/QR轉機客搶左成半,SQ也無還擊之心,
而家得返澳紐給同印度線叫做有心做,近年SQ的航線都無乜發展,
CX卻圍堵式不斷開辦歐美新航線,SQ就企晒係度,心淡... |
|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
|
|
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5-5-29 12:54 發表 
航空公司是反映該地方的縮影,那地方如何,那地方之航空公司也是如何。
香港和新加坡人都有一種隔離飯香的心態,即係亞洲普遍的純洋心態....
至於CX,想服務好首先千萬不要坐經濟艙(PY也可免則免),
坐過CX的經濟艙,服務上同今 ...
點解CX可以發大黎做, SQ就原地搭步?
證明好多轉機客揀左CX(對佢地黎講平過SQ)
一間airine要做得成功, cut cost係第一步
之前有報道指一張HKG-LHR既機票利潤少過100HKD
服務好既代價咪係成本高囉
CX就係cut cost到一個水平大部份人仲可以接受 (唔計飛機迷)
買機係保守, 唔買A380, 但係保持機隊盡力簡單
所以年年都有錢賺咁濟 |
|
|
|
|
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5-5-29 12:54 發表 
航空公司是反映該地方的縮影,那地方如何,那地方之航空公司也是如何。
香港和新加坡人都有一種隔離飯香的心態,即係亞洲普遍的純洋心態....
至於CX,想服務好首先千萬不要坐經濟艙(PY也可免則免),
坐過CX的經濟艙,服務上同今 ...
其實東南亞三大航企(TG、MH、SQ)都冇咩邊間冇縮,
反而真係有明顯進步應該係得 GA 一間。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原帖由 neosan 於 2015-5-29 13:04 發表 
點解CX可以發大黎做, SQ就原地搭步?
證明好多轉機客揀左CX(對佢地黎講平過SQ)
一間airine要做得成功, cut cost係第一步
之前有報道指一張HKG-LHR既機票利潤少過100HKD
服務好既代價咪係成本高囉
CX就係cut cost ...
根本 A380 就唔係重點。普通乘客黎講最重要都係準時到,尤其對於商務客更甚,最好時間靈活就更好,呢兩點國泰事實係交到功課。
至於 HKG - LHR 少過 HKD 100 我唔知條數佢點樣計出黎,
但我想講就係,一架飛機除左載客之外仲有載貨,而貨運一向都幫航空公司搵唔少,
呢樣野都可以解釋到點解當年 Oasis 咁快玩完,某討論區當年就已經講佢機肚係空的。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CX搵岩左條路,機型適中簡單,經濟性佳,
長短線班次密商務客最鐘意,轉機客又唔洗等咁耐,
反觀SQ,雖然用A380真係顯得高大上,
不過你睇佢大部份線都係每日一班,
熱門port頂多都係每日三四班,
你睇CX,超長途的NYC直航做到每日四班,SQ得一班(SIN直航又做唔住),
而家連新加坡人自己去北美都唔多坐SQ,
佢地飛美國坐CX的遠比SQ多....
我早前聽SQ朋友講,SQ的美國線已經唔多local坐,
客源只是靠外站客支持,例如SFO, JFK線,
只是靠HKG/ICN/FRA客先頂得住,
好多客流失左去CX/EK...
你睇而家SQ1/2的HKG-SIN段轉用77W後
仲容易左訂位就知咩事!
PS:其實自大陸四大航近年不斷開辦歐美長途線及機種更新後,
CX的大陸<>北美客都有一定程度影響,航空業競爭真是越黎越大。
[ 本帖最後由 volvo_chan 於 2015-5-29 14:29 編輯 ] |
|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
|
|
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5-5-29 12:54 發表 
航空公司是反映該地方的縮影,那地方如何,那地方之航空公司也是如何。
香港和新加坡人都有一種隔離飯香的心態,即係亞洲普遍的純洋心態....
至於CX,想服務好首先千萬不要坐經濟艙(PY也可免則免),
坐過CX的經濟艙,服務上同今 ...
其實 CX 商務服務好,唔見得因為D客易服侍。我有幾位朋友做 CX FA,不約而同都話大陸客其實好服侍過港客。而佢地最憎既,其實係商務班自以為俾得起錢大晒既港客 (當然唔係話你~ ) 可能商務服務好只不過係人手相對Y class 充足而已
作為o係美國飛過唔少既人,基本上我對飛機 service 既要求係零。相比起美國一眾航空公司,其實CX 真係算唔錯。另一方面,當我發覺每次搭飛機,環顧四周都冇乜人食晒成個飛機餐唔浪費既時候,站在環保角度,我絕對支持每班機唔放足食物,尤其係小食同甜品。冇錯 CX 係姑寒,但係唔見得貪字行頭既港客有幾高尚。所以我絕對同意你講「那地方如何,那地方之航空公司也是如何」。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