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5-5-29 13:34 發表 
PS:其實自大陸四大航近年不斷開辦歐美長途線及機種更新後,
CX的大陸<>北美客都有一定程度影響,航空業競爭真是越黎越大。
咁事實上大陸個四大航空公司(其實仲有 3U 同埋 MF 呢幾年都開始開長途航線,後者好似將會開啦)係應該要開線,
根本大陸咁多人,而家又有錢,出國 o既人真係多的是。
冇理由做自己人生意做唔到,尤其大陸佬最鐘意同聲同氣(當中部份人都係祟洋,不過又唔識聽外語就 ……),
早幾年不斷比外企搶生意,而家係時候要企返出黎。
不過講真,而家國內咁多間航空公司硬件係有(雖然唔算最好-CA 748/77W 商務位仲係做唔到獨立出入,個人認為係一大敗筆,MU 77W 配色真係靚,我自己認為比 CX 仲好,J/F 位跟得上 CX 但係 Y 位整個 3+4+3 又係衰,CZ 77W/380 就叫搵到個平衡點,但我認為配色係有待改善)。我自己就已經好耐冇幫襯過大陸公司,服務質素就 no comment 啦。
既然而家佢地不斷開國際航點,對於大陸人黎講幫襯佢地又平又慳時間,最重要識溝通,呢樣野已經係優勢。
雖然大陸客係少左,但係東南亞三大航企收縮就岩岩好幫 CX 搵返班客黎頂個班大陸客個位,
以我所知而家真係有唔少東南亞人坐 CX 起香港轉機,上次我坐個班 CX889 眼見都唔知幾多個拎住新加坡同大馬 passport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個人對上一次搭CX已經係10年前的事,無從判斷佢宜家個質素變成點
只係經常聽聞經濟位的service就黎cut到冇得再cut咁既款
其實各大LCC開始陸續係香港開線,對CX等又有幾大打擊? |
|
|
|
|
1.正所謂"隔離飯香"
樓上所講"有部份新加坡人鐘意 CX 多過 SQ ……",不出奇
2.再加上不少航空公司為了吸引其他國家/地區客人,在海外機票票價比本土賣得平,提供同樣的服務,是非常普遍
香港人有少少錢,扮"高級",但品格又唔係高尚,又難服侍
對待其他地區,比本港客好,不出奇
3.另外,香港經常以"好客之都',應以歡迎海外客人態度服務
CX勝在長途航班頻密同CUST COST控制成本成功:
1.CX北美歐洲大洋洲熱門城市航班比起很多東北航空公司頻密,而且短途航班亦都頻密,方便轉機
再者,不開拓附近地區轉機市場,根本無法做到現時班次
所以要更應開拓亞洲地區市場
2.其次,CUT COST控制成本方面
CX主要在軟件服務CUT COST
如:零晨短途航班經濟位不再派全套餐饍,這令一般普通乘客較易接受
非航空迷不會太了解之前零晨機餐饍
不像其他航空公司改窄座位,削減成本,較為顯眼 |
|
|
|
|
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5-5-29 13:34 發表 
CX搵岩左條路,機型適中簡單,經濟性佳,
長短線班次密商務客最鐘意,轉機客又唔洗等咁耐,
反觀SQ,雖然用A380真係顯得高大上,
不過你睇佢大部份線都係每日一班,
熱門port頂多都係每日三四班,
你睇CX,超長途的NYC直航做到每日四班,SQ ...
好難拎 SQ 北美網絡同 CX 比,SIN 先天位置唔適合做東南亞<->北美 hub…
SIN 飛去北美幾個大場,下下都要 16-19 個鐘,成本比起短 3-4 小時的 HKG 貴好多好多,
自然支持唔到咁多直航線,要靠中途客支持係正常。
而且 SIN 位置比 HKG 更南,做到的東南亞 catchment 自然比 CX HKG 少好多。
例如由菲律賓、越南或者泰國出發,經 SIN 去北美係兜遠左唔少,經 HKG 反而算係直接。仲未計台灣之類。
再者就算有直航,乘客多數都寧願短途一程坐耐少少,長途一程坐短少少時間,
而唔係長途飛 16-19 小時,真係幾難頂。就算有客咁搭,長途機本身成本都會高好多,自然無咁好賺。
無直航(例如 SIN-HKG/ICN-SFO、SIN-FRA-JFK)的話,經 SIN 轉機就要停多個站,咁不如索性搭 CX 或者其他亞洲航空公司。
所以 CX 北美網絡比 SQ 發達係正常。
利申:從來無坐過 CX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原帖由 AV115 於 2015-5-29 13:55 發表 
其實 CX 商務服務好,唔見得因為D客易服侍。我有幾位朋友做 CX FA,不約而同都話大陸客其實好服侍過港客。而佢地最憎既,其實係商務班自以為俾得起錢大晒既港客 (當然唔係話你~ ) 可能商務服務好只不過係人手相對Y cla ...
同意,聽過D服務業朋友講過其實大部分大陸遊客唔難服侍,係香港D傳媒不斷醜化,跟住香港人就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同埋我唔明白D人坐Econ想要D乜野服務,特別係short haul, 坐低派餐收餐跟住就落機,你想人地點?Long haul 十零個鐘真係要不停食野?食少個杯面會餓親?定係驚死蝕底?見過唔少香港人,人地派餐唔該都冇聲,唔怪得D空姐見到香港人就黑面,投訴前不如自己先檢討下。 |
|
|
|
|
講開amenity kit, 派拖鞋真係晒氣
要著既人, 9成9都自己帶左對
派對厚socks就仲無謂.. 個廁所濕架.. 點入去丫?
又著返對鞋? 咁我不如著返自己對socks |
|
|
|
|
其實CX的Fanfares只係PR野黎,唔係志在靠fanfares的票價賺錢,令CX在港人的印象係有良心兼會有平飛賣,所以就變相掩飾自己從香港出發的偏貴定價,呢招在PR上贏哂兼又唔會大幅影響自己收入,係好高明
目前一年來回HKG-LHR 3次,通常係SQ,所以可以拎SQ同CX直接比較。(只限於Y Class)
SQ的服務的確有點走下坡,但不太明顯,現在還是良好水平。食物方面亦有CUT過,芝士同餅乾係CUT左的,amenity kit就照有派,但係其實除左拎支牙刷落機當旅行用品外,堆socks真係冇用過....... 座位也是寬敞而新的77W更是非常不錯,AVOD的Screen也夠大,軟硬件都很好,SIN的transit也很流暢,沒有問題。膳食方面也算是一流水準,雖然CUT左芝士餅乾,但雪糕依然有供應,都算係咁 (食過最好食的飛機餐係幾年前的KA HKG-PVG的中式飯同TG BKK-LHR的泰式咖喱) Overall SQ的性價比係高的
我最近亦坐過CX的LHR線,從外站始發買飛,所以比較平。CX這次的服務也不錯,空姐都有笑容同有禮貌,amenity kit就冇啦,毛氈都有的,CX的坐位也不被SQ比下去,始終都係77W的3-3-3位,唔會太差,但AVOD MON因為習慣了SQ的尺吋,覺得CX的小得很可憐...... 而選擇方面SQ同CX都很不錯,兩者不相伯仲。可是,CX的問題係份餐,真係CUT cost cut 到好樣衰,同SQ係無得比,成份餐分量少,冇雪糕,前菜甜品不值一提,明顯CX份餐的CUT係低過SQ唔少的
CX以呢個價位直航來說仍可接受,但若要收過萬的話我唔會
短途線方面,SQ就成日搭HKG-SIN啦,CX最近都搭過HKG-NRT來回,這次SQ係完勝,CX無論服務 (全程黑面)、食物同準時度都差過SQ好多,CX凌晨機派餐盒冇所謂,但唔好剩係serve一包檸茶就算,半夜比啖水人飲都得掛....... 堆空少又黑面,真係差到....... SQ的華藉空姐則有問有答,對乘客有良好的服務,CX回程份餐依然係屬於差,SQ比CX優勝得多。座位方面,兩者都係777舊位,SQ係舒適,有footrest,又好瞓,CX的hard-shell對身高唔高的人真係一種折磨,一跣落去個頭係掂唔到頭枕,差到爆...... CX凌晨機冇毛氈,SQ則每程都有,半夜瞓到凍醒......
CX的短線真係失敗至極,極失望
但諗深一層,如果我只係搭CX而未搭過SQ甚至係搭開UA/AA的話,CX係唔錯的......但當眼界擴闊後,CX的cut cost位則顯而易見
SQ比SIN侷限得好緊要,SIN做除澳洲的轉機客外真係唔理想,我HKG-SIN果程基本上係額外飛的,但以SQ的票價和服務,依然有競爭力,但最近不停漲價,我也要考慮其他航空公司了,畢竟過萬元已經超出我的心理關口 |
|
抗議962B重組
還我962全日服務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