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Proposal]如果當年輕鐵規劃時係咁樣會唔會理想D?
[複製鏈接]
|
以下純屬本人意見
一、列車設計
一列輕鐵列車尺寸及規格大致與現時相同,但分開成兩節車廂,兩節車廂間以類似法國TGV的關節式轉向架連結,並可互通。集電弓及駕駛室位於第一節,第一節有兩個車門,第二節有一個車門,第一節第二個車門與第二節車門剛好為兩個車窗的距離。放棄凹凸坑紋車身設計,改用平滑車身。可增加拖卡。
好處:1. 轉彎更靈活快捷→提升行車效率
2. 重心分佈更平均,減低過彎時車身的左右搖晃→提高乘車舒適性,保障乘客安全
3. 減低車身轉彎半徑→節省土地
4. 平滑車身可用作廣告位→增加收入,填補營運開支。
二、取消及合併某些不必要車站
屯門方面:
1. 良景站連同良景商場向新圍附近南移,取消新圍站,可同時服務良景及新圍一帶居民。
2. 山景北站及山景南站合併為山景站,大興北站及大興南站合併為大興站。取消銀圍站。
3. 蔡意橋站稍微南移,取消河田站,西鐵通車後可以屯門站興建的行人天橋取代。
4. 豐景園站向西移,取消屯門泳池站,可同時滿足豐景園一帶居民及前往屯門泳池乘客的需求。
天水圍方面:
1. 取消天湖站。
2. 天恆站北移,取消濕地公園站,可同時服務天恆一帶居民及前往濕地公園之乘客。
3. 西鐵通車後,可考慮取消天耀站(原因:近西鐵天水圍站)
元朗方面:
1. 取消康樂路站。
2. 元朗總站應向西移,以更貼近元朗市中心。
進一步建議:合併後嘅車站可以起大D,並買多D拖卡,加密班次,舒緩龐大人流。
好處:減少車站密度,降低行車時間,提升營運效率
三、走線改良
元朗大馬路一段塞車非常嚴重,以下有兩個改善方案
方案1:將元朗大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一段改為公交專線,只准輕鐵、巴士、小巴及的士駛入。來自屯門、天水圍方向的其他車輛只能經宏達路、媽橫路及朗天路等出入元朗(有錯請指)
難度:低 成本:低 可行性:高 認受性:中 有效性:中
方案2:如條件充足或時機成熟,將元朗大馬路屏山到大棠道一段地下化。
難道:高 成本:高 可行性:中 有效性:極高 認受性:高
四、平交道訊號系統
1. 平交道採用類似日本、德國等地的列車即將駛過提示。(車站兩端的除外)
2. 平交道增加行人感應系統,一定距離之下如列車即將經過平交道但感應到行人未離開,系統會自動把列車逐漸減速至在平交道前剎停,直接行人完全離開後解除。
好處:列車可更安心地以高速行駛,行車時間可大幅下降。
總結:
本人相信如果當年輕鐵規劃時做足曬以上嘅嘢,輕鐵系統可以比現時更成功、更有效率,既可發揮高運量及準時之優點,亦可以係與其他區內交通工具(如巴士、小巴)並存下,保持競爭力,咁樣就唔需要實行輕鐵專區,等乘客有選擇權利。
希望將來輕鐵有機會可以考慮向尼D方向進一步改良,使系統更完善,更有吸引力。
小弟愚見,歡迎討論,有錯請指。
[ 本帖最後由 K.C.R2007 於 2015-6-13 15:05 編輯 ] |
|
|
|
|
康樂路、大興南/北呢D站取消都無乜作為,因為響正大路口點都要停。
大興更加係,路面亦不適宜高速行車,停同唔停只能慳到車停定果廿幾秒,但同路段車速亦難以增加。 |
|
|
|
|
原帖由 toyl 於 2015-6-12 23:46 發表 
康樂路、大興南/北呢D站取消都無乜作為,因為響正大路口點都要停。
大興更加係,路面亦不適宜高速行車,停同唔停只能慳到車停定果廿幾秒,但同路段車速亦難以增加。 ... 其實我有諗過大興果段可以將兩條路軌移近路中央再啪埋D
然後成條大方街用作輕鐵專線
再起平交道同行人天橋方便南北兩地居民來往
其他車輛可以經大興街或震寰路進入大興邨
只係個巴士總站有D棘手,西面隔住大興商場,南面有興偉樓同幾間小學擋住
[ 本帖最後由 K.C.R2007 於 2015-6-13 09:2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C.R2007 於 2015-6-12 23:02 發表 
以下純屬本人意見
一、列車設計
一列輕鐵列車尺寸及規格大致與現時相同,但分開成兩節車廂,兩節車廂間以類似法國TGV的關節式轉向架連結,並可互通。集電弓及駕駛室位於第一節,第一節有兩個車門,第二節有一個車門,第一節 ...
睇得出你唔係輕鐵常客
1. 大部份屯門綫都係仲用緊單卡,唔少夜晚班次仲係行緊十幾分鐘一班,輕鐵黎講密車係重要過拖卡車
2. 但係乘客體驗先係最重要,你車程係快左一分鐘,但係你要行多三分鐘先去到原本目的地
3. 隔離Post話原來元朗係有北支綫經朗屏加四個中途站去元朗總站,睇黎而家己經被西鐵取代
其實大馬路塞車已經唔嚴重,博愛直頭嚇死你
4. $$$$$$$$$,港鐵已經好好心咁加左唔少路牌,特別係死過人既燈位 |
|
|
|
|
原帖由 dogdog002 於 2015-6-13 19:12 發表 
......2. 但係乘客體驗先係最重要,你車程係快左一分鐘,但係你要行多三分鐘先去到原本目的地......
不過好似例如寶田邨、紫田村門口的新公屋到頭來卻是冇規劃輕鐵直達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dogdog002 於 2015-6-13 19:12 發表 
睇得出你唔係輕鐵常客
1. 大部份屯門綫都係仲用緊單卡,唔少夜晚班次仲係行緊十幾分鐘一班,輕鐵黎講密車係重要過拖卡車
2. 但係乘客體驗先係最重要,你車程係快左一分鐘,但係你要行多三分鐘先去到原本目的地
3. 隔離Po ...
我細個時係屯門生活過幾年日日搭,對輕鐵都有記憶架
1. 拖卡主要用黎舒緩龐大乘客量,我相信如果輕鐵可以提升行車速度,控制班次會更容易。
2. 不過有D站確實真係太多餘,比如河田站實在太近屯門站,屯門泳池站名不符實:一D都唔近屯門泳池,新圍同良景又唔駛過馬路行幾步路就到,總唔可能只為一小部分人行少幾步路而拖慢成條系統運作。
仲有,我覺得cut站唔係凈係慳個十幾秒停站時間,降低車站密度可以令輕鐵有多D時間以高速行車。
宜家我偶然都有返大西北遊輕鐵河,總覺得D司機就住就住咁開車,開下剎下開下剎下,慌死會過左站咁,唔慢至奇
3. 不過我覺得如果開條支線去朗屏邨會增加系統負荷,分薄其他路線班次,而且無吸引力。如果有西鐵滿足佢地嘅需求都唔錯嘅。
4. 其實如果D人可以接受輕鐵以高速係住宅區內行駛,架輕鐵可以係短時間內通過平交道,可以快D到達目的地之餘,行人同車輛又可以多D時間通過平交道。
咁樣個平交道就唔會無規律咁開關,輕鐵又可以更容易控制班次密度,對大家都有益處。
唔好忘記輕鐵唔係港島路面電車
只要改良輕鐵列車設計,高速行車絕對唔係問題
[ 本帖最後由 K.C.R2007 於 2015-6-14 11:0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C.R2007 於 2015-6-14 10:46 發表 
我細個時係屯門生活過幾年日日搭,對輕鐵都有記憶架
1. 拖卡主要用黎舒緩龐大乘客量,我相信如果輕鐵可以提升行車速度,控制班次會更容易。
2. 不過有D站確實真係太多餘,比如河田站實在太近屯門站,屯門泳池站名不符實:一D ... 唔同意第2點,因為新圍站可分流良景站人流和新圍苑居民節省步行時間。至於我眼中多餘輕鐵站包括山景南北站,友愛站
山景南北站只有505北行,實際作用不大,計劃把石排站1號月台搬前石排頭路口就ok |
|
|
|
|
原帖由 dogdog002 於 2015-6-13 19:12 發表 
睇得出你唔係輕鐵常客
1. 大部份屯門綫都係仲用緊單卡,唔少夜晚班次仲係行緊十幾分鐘一班,輕鐵黎講密車係重要過拖卡車
2. 但係乘客體驗先係最重要,你車程係快左一分鐘,但係你要行多三分鐘先去到原本目的地
3. 隔離Po ... 如果加密班次只係單卡係唔夠,因此加拖卡一樣重要過密車 |
|
|
|
|
如果大馬路只許公交行走,咁D橫街咪變成無車行/行人通道/增加自由行阻街機會?
定只得小巴行走? |
|
KOLOR 圍城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